市长蔡奇:北京要建设一个这样的首都

2017-03-07 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 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

昨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北京团第三次全体会议开放团组审议结束后,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等10位代表举行记者会,接受中外记者采访。这是北京市市长首次参加全国人大北京团开放日记者会回答记者提问,吸引了境内外76家媒体、107位记者的高度关注。

作为本次记者会的焦点人物,蔡奇收到的问题最多。他就社会高度关注的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雾霾治理三个问题作答,给出市政府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问题的最新思考。

谈城市规划建设


编制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

总体上重点把握:

  • 在城市战略定位上,更加突出“四个中心”的定位;

  • 在空间布局上,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市副中心建设,形成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城市空间格局;

  • 在要素配置上,压缩生产空间规模,适当提高居住用地及配套用地比重,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 在城乡统筹上,加强规划整合,推动多规合一。

蔡奇说,北京规划建设将以人口“天花板”、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为硬约束。人口“天花板”,就是北京市常住人口到2020年要控制在2300万人。“生态红线”,就是生态红线区面积从现在的73%到2030年达到75%。城市开发边界,就是坚持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发展,城乡建设用地现状为2921平方公里,2020年减量到2800平方公里以内、2030年减量到2700平方公里;就是增减挂钩,每年净减一定数量以上,才能有新增建设用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后,将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切实发挥好总规的引领作用。


详解城市副中心


规划形成四大成果,未来做好六项工作

  • 一是形成“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布局。“一带”,就是以大运河为骨架形成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一轴”,就是沿六环路形成创新发展轴,其中有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行政办公区、城市绿心、环球主题公园等多个功能中心;“多组团”,就是依托水网、绿网和路网形成民生共享组团,建设职住平衡、宜居宜业的城市社区。

  • 二是突出三个方面的城市特色。一个特色是水城共融。通州区共有北运河、潮白河、温榆河等13条主要河流,我们将把水系打造成景观带,建设一个水城共融的北方水城。另一个特色是蓝绿交织。形成“两带、一环、一心”的绿色空间结构,规划建设潮白河国家公园、国家级植物园等26个公园,使副中心成为一个蓝绿交织的生态城区。再一个特色是文化传承。挖掘和传承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保护和恢复路县古城(西汉)、通州古城(始建于北齐时期)、张家湾古镇(明嘉靖年间)三个重要历史遗迹,把副中心建设成为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区。

  • 三是明确功能结构。北京城市副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 四是处理好副中心与周边区域的关系。一个是处理好副中心与中心城区的关系,副中心是为了更好示范带动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另一个是处理好副中心(155平方公里)与通州区(906平方公里)的关系,以副中心带动通州区全区发展,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再一个是处理好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地区的关系,按照要求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


蔡奇说,在建设方面,主要抓好六项工作:

  • 一是抓紧推进行政办公区建设,年底四大市级机关和相关市属部门将率先启动搬迁。

  • 二是开工建设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和即将开工的轨道交通有城市副中心站、京唐城际、7号线二期、平谷线、八通线南延等5个项目。市郊铁路也要进行节点改造,今年通车,通车后从北京站到通州约20分钟。广渠路东延段等城市快速道路今年也要开工。

  • 三是开展生态治理。组织为期两年的“1626”治污攻坚会战,全面改善通州区水环境,年底前消除全部53条黑臭水体。

  • 四是启动重点项目建设。环球主题公园一期项目已经开工,预计2020年开园。

  • 五是推动中心城区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向副中心疏解搬迁。人大附中分校等四所学校去年秋季已在副中心招生开学,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今年将开工建设。安贞医院新院区建设也将动工。

  • 六是坚持建管并举,从23个市级部门抽调115名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通州区各部门帮助工作,做好指导与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谈治霾


既不回避问题,也不过度承诺

  • 扎实推进“清煤降氮”。农村完成70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实现朝海丰石四区和南部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城区完成40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1万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治理、淘汰远郊区平原地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供暖季结束后,华能北京热电厂燃煤机组停机备用。通过这些措施,全年再压减燃煤30%,燃煤总量由现在的1000万吨降至700万吨以内。

  • 着力抓好高排放车管控。推动实施六环路重型柴油车限行,严格管控外埠过境高排放重型柴油车。公交、环卫等八大行业新增重型柴油车全部“戴口罩”(安装颗粒捕集器)。再淘汰老旧机动车30万辆。在城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区划定低排放区,不符合国Ⅲ标准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一律禁止使用。

  • 加大工业治污减排力度。修订并落实污染行业淘汰退出目录,关停退出5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全面清理整治镇村产业小区和工业大院,清退2570家“散乱污”企业。对电力、水泥等重点污染源进行严格监管,并接受社会监督。

  • 严格控制扬尘污染。落实施工单位扬尘污染控制责任,要求沙尘必须覆盖、路面必须硬化、出工地车辆必须冲洗车轮、拆除违建必须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地方必须绿化。城区也要加强道路洒水。同时,开展渣土车专项整治。

  • 实施更加严格的督察检查。参照中央环保督察模式,对全市16个区实施市级环保督察,督促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基层环保网格化管理机制建设,将“最后一公里”环保责任落到实处。增加环保执法编制,组建环保督察队伍,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惩处偷排超排行为,依法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在环保部的统筹调度下,加强与天津、河北等省区市的协调联动,统一会商、统一预警、统一应急、联动执法,做好空气重污染应急和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努力推进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