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摸清河北、黑龙江等中高风险地区来京返京人员底数
▲1月15日下午,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0场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主持。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监督组办公室主任肖飒,市公安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绪宏,市疾控中心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所长王全意,京东集团党委副书记、集团副总裁曾晨出席发布会,通报北京最新疫情,发布疫情防控有关信息,回答社会和市民关切的问题。
1月13日0时至14日24时,北京市新增1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某女,47岁,中国籍,在塞尔维亚工作。1月11日乘坐JU400航班从塞尔维亚出发,经丹麦转乘国航CA878航班,于1月12日抵达北京首都机场,海关进行健康筛查并做核酸检测,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月13日报告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已对同航班和同乘车50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其居住等场所进行消毒,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继续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的“五有一网格”防控要求,即:各社会单位、企业、乡镇(街道)、村(社区),有疫情防控指南、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有属地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实施网格化管理,组织开展重点人群的信息登记、摸排和日常健康监测等工作,守住疫情防控网底;要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四方责任”,完善疫情防控责任机制,全面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管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要摸清河北省、黑龙江省等中高风险地区来京返京人员底数,坚持把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落实到位;要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引导村民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请不办。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要配合遵守隔离规定,居家医学观察人员尽量单独居住,保持居室通风,单独用餐,有条件的使用专用厕所,并及时清洁消毒。请市民朋友不聚会、不扎堆、不串门,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保持一米安全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佩戴医用口罩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旅居史、接触史等情况,便于及时排查。
记者提问:为什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中,一再强调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大家都知道,在疫情防控中,我们始终强调要保持社交距离。
首先,新冠、流感等病毒均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当人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出到空气中,研究表明,在重力的作用下飞沫从人体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近距离接触的人,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则有导致感染的风险,所以建议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其次,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控中心等权威公共卫生机构均将保持社交距离作为公众防控新冠肺炎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
当然,1米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研究已证明,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种含有病毒的小颗粒可以在室内环境扩散到更远的距离。因此,在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越远,风险就越低。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文章显示,当保持1米以上距离时,传播风险降低82%。
因此,在室内、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应保持更远的社交距离,与此同时还应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目前新冠疫苗已开始接种,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可能达到100%,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后也仍应继续做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
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播出渠道:
网络直播平台: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平台北京发布(微博快手抖音账号)、千龙网、首都之窗、北京日报客户端、新京报客户端、北京青年报北京头条客户端、听听FM客户端、北京时间、人民网北京频道、人民视频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视频专线、新华网北京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财经客户端、中国日报官方微博客户端、中国网广播平台: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交通广播、北京新闻广播并机直播电视平台: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直播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