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纸慰平生|“共和国第一店”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长安街知事 Author 路艳霞
无论寒暑,位于长安街畔的王府井书店总有全国各地的读者前来。对于拥有“共和国第一店”美誉的王府井书店而言,它承载的历史,拥有的故事,是其他书店无法比拟的。
今年2月10日,王府井书店迎来了建店75周年。75年来,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繁荣的今天,这家与新中国同龄的书店始终坚守在传播先进文化、传承思想智慧、繁荣出版发行、服务大众阅读的主阵地,成为广大读者的文化精神家园。
“为读者找书”
王府井书店的故事一定要从75年前开始说起。
1949年1月31日,浸泡着硝烟与沧桑的北平和平解放。七天后,徐迈进、万启盈、卢鸣谷、王钊以军管会代表身份,受命率东北书店、华北新华书店总店派出的专员,接管国民党的正中书局北平分局、独立出版社、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及其所属印刷厂。随后,卢鸣谷等人带领东北书店小分队工作人员,经三昼夜奋战,于2月10日成立了北平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这正是王府井书店的前身。也是从成立那天起,这座书店便承载了读者对图书和知识的渴求。
尹世昌曾是王府井书店最早一批店员之一,他回忆,1949年2月中旬新华书店登报招收办事员(店员),一下子吸引上千人报名应试。“当年我18岁正在读高中,恰好有同学举着报纸对我讲:‘咱们去考新华书店吧,不会出北平的’,就这样,我们一起于2月18日去报考。”三天后,共有七十余人被录用,其中就有尹世昌。
尹世昌的珍贵回忆特别动人。1949年5月,为迎接“五四运动”30周年,书店特别开辟青年读物专柜并张贴公告:青年人购书9折优惠。书店还在此期间向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为读者找书”和“为书找读者”的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评选优秀青年营业员活动,最终选出8名优秀营业员,其中就有尹世昌。
很快,尹世昌和他的同事就迎来了重大任务。1949年9月,第一批由莫斯科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列宁主义问题》《斯大林传》等中文版图书沿着铁路来到北京,赶在开国大典前与读者见面。在尹世昌的回忆里,这批图书用道林纸印刷,分量很重。一个麻袋大约有80本书,扛起来特别沉,装满一辆卡车后,大家都筋疲力尽。最终,这批中文精装本及时于国庆日前如期上架,与读者见面。
在王府井书店成立之初,书店就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珠那样,保护书、珍惜书。不得污损丢弃,也不能坐书、踩书、扔书等。尹世昌回忆,有个营业员蹬着梯子从书架最高层取书,顺手把它从上扔下,险些砸在读者头上。此事发生后,营业员被严肃批评。
三次扩建
建店75年来,王府井书店先后经历了三次扩建。
1950年,王府井书店由简陋的门市部迁入一栋四层楼房,经营面积进一步扩大,以品种最多、贮量最丰富成为当时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书店。
1951年读者在王府井书店门前等待购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970年4月,王府井书店第二次扩建后的图书大楼正式营业。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营业面积3600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书城。
1970年扩建后的王府井书店。
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求知的读者步入王府井书店一层店堂,服务公约高堂悬挂。
改革开放带来了科学和文化的春天,也造就了“书店一开门,读者排大队”的王府井大街一景。国家动用储备纸紧急重印《子夜》《家》《悲惨世界》《哈姆雷特》等35种中外文学名著,供不应求。许多文化名人、著名学者都曾加入过购书大军。
1983年10月《北京日报》《工人日报》举办“振兴中华读书竞赛”,吸引了广大读者。
曾任王府井书店楼层经理的艾康明回忆了1979年读者来书店购书的火爆景象。他说,那时的人们对知识极度渴求,王府井书店常常是每天一开店,读者就里三层外三层地向内涌,有时柜台玻璃都被人流挤碎。当时售书的方式还是营业员从玻璃柜台里取书,因为读者太多,书店工作人员索性改成开架售书,有的书甚至来不及上架,刚运到大门口就被读者买走了。
在许多员工和读者的记忆里,1994年11月13日是王府井书店一个难忘的日子,当时为配合首都建设发展,王府井书店闭店搬迁,在搬迁前最后一个营业日里,全店职工在门前列队,向读者告别。初冬的寒气凛冽,数以万计的读者闻讯赶来,大家齐声高唱《友谊地久天长》,感谢书店在过去45年间向公众奉献了20亿册图书。“王府井书店,我们心中的圣地。”“我们的好朋友,希望早日和你再见!”送走最后一位读者,已是晚上10点多。
六年后,王府井书店以崭新的面貌再与读者见面。2000年9月26日,王府井书店重新开张。翻建后的王府井书店比原来的营业面积扩大了3倍,现代化的设施使其成为京城又一处文化亮点。
2000年9月,阔别六年的王府井书店重张开业。
2000年,王府井书店重张开业,上万名读者在书店门前,等待阔别六载的王府井书店重新回来。
不解之缘
王府井书店始终致力于触摸时代的脉动,追逐着“最新、最进步”的思想,寻觅着最能代表这个时代之精神的书籍。也正因为如此,它与读者的深厚缘分一直在延续。
读者吕子渔说:“第一次去王府井书店,除了书多,里面到处是人。”
还有一位网友回忆自己上世纪90年代与王府井书店初次谋面的瞬间,“里面陈列着各种时代前沿的书籍,尤其是小说种类繁多,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我把《子夜》放在手里摩挲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放下了。”原来,这位读者当年因为囊中羞涩,未能买下那本心仪之书。
2019年,王府井书店建店70周年发展历程图片展与读者见面,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全景展示书店的发展历程。活动现场,主持人还宣读了一封特别的读者来信。这是王府井书店收到的一封匿名信,写信人讲述称,自己在少年时期喜爱读书,经常去王府井书店阅读,但因为青春期不懂事,他在书店犯下了错误,多次偷窃图书,最终被工作人员发现。但是当时的书店工作人员并没有报警,他感到万分羞愧。信中附了2000元钱,他表示这是自己毕业后工作挣来的工资,希望以此行为来弥补自己当年犯下的过错。
这些年,王府井书店与读者的缘分,因为不断进取创新而更加牢不可破。王府井书店与东城区图书馆携手共建的“王府井图书馆”,一举突破原有的借阅服务形式,把图书采购权交给读者,开启了读者购书、图书馆“买单”的创新模式,王府井图书馆的创办让实体书店兼具了图书馆的部分功能,提高了王府井书店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丰富的馆藏资源,高效的图书利用率,激发广大市民的阅读热情,营造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王府井图书馆。
王府井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万余册,每月接待借阅读者上万人,是北京市首家开在书店里365天不闭馆的公共文化阅读空间。每天下午4点,校尉胡同小学的学生会结伴来还书、借书,正在上六年级的张同学说,他在图书馆借阅的青少年版《西游记》《三国演义》都看完了,“我喜欢身临其境地阅读,别人在看书,我也学会了投入其中。”在附近公司就职的李嘉木更是刚下火车就赶来还书,他说,这家图书馆一开馆他就来报到了。
王府井书店机关服务部副经理林文璐说,东城区图书馆每年拨付180万元购书经费,馆藏图书很多是读者现场从书店选来的。盘点新近入藏的图书不难发现,《巨流河》《海底两万里》《茶经》《哲学如何塑造了我》《四合院里的北京》《中草药图鉴》等,类型多样,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借助书店新书第一时间上架的优势,这家图书馆图书更新、新书上架的频率更快、更高。
王府井书店“品阅书单”特色展区。
让很多读者深有同感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去王府井书店,总能目睹温馨的亲子阅读场面。自有少儿活动品牌“童阅学堂”一经推出便获得社会认可,在东城区妇联的关注和支持下,近年成功升级为东城区“儿童之家 童阅学堂”,聚拢了更为优质的活动资源,大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为广大青少年读者长期稳定地供给阅读文化活动。
不仅如此,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崛起,“书店+科技”更是书店发展的必然趋势。王府井书店按照“线上全品、线下精品”的经营思路,拓展网络发行业务,开发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加快自营网站和第三方网站平台建设,实现以消费者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支撑,集网店、微书城、自媒体于一体,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模式。
来源:北京发布 据长安街知事 图片来源:王府井书店供图
推荐阅读:
● 共筑中非命运共同体——百集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阿拉伯语版即将面向非洲观众播出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北京发布视频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