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为山在那里,自由在那里丨他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红尘国际青年写作营 Author CC

「他·读」为读者书评栏目 

这是一趟没有主角的旅行
但你可独自起舞
也可以跟大家“平起平坐”“赤裸相见”
然后在自由的天空下与众生共舞


当这个世界被工业化调整得左右对称时,只有这里像是佛祖流下的一滴怜悯的泪水,滴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之地,随之赋了形。不管怎么调整总是虔诚纯真的样子,它便会得到天空、大地、众生的亲吻,因为这里与别处不一样。

刚翻开《梵香》书时,那些一如“顶峰”、“寺庙”的字眼扑面而来,以“在尘埃落定的日子里,我重回了加德满都”的开门见山之势开启旅程。

本笃定其作者是男性,然而再往下读时,“女友想念着他的笔迹……为他贴一张布满足迹的世界地图”“想象着这些以雪原为前院的生活……我的身体浸润在了清晨的第一缕朝霞里”的句子,笔端竟是女性的细腻、纤柔。

尼泊尔的所到之处是作者情深所致的笔端荡起的温情,于是不由得翻开页边作者简介,原来确是一名女性作家,如此“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书写者定是一名好“修行者”!

▲ 新年在“尼泊尔的印象”乐曲声中醒来

在这里,你会发现尼泊尔没有被时代挫折的赫然断裂,有的是“震痛”后因爱之名的承载。在离我们迢迢岁月的历史和近在咫尺的现实的碰撞下,宗教、艺术、生活交相辉映的尼泊尔,绽放着光怪陆离、神秘诡异、淳朴宁静的花朵,让你目不暇接;同时,它又是拥有着自由光辉翅膀的鸟儿,让你想与之一同翱翔在蓝天里。
诚如书里提及道:“爱是敞开进入没有边境、没有尽头的世界;爱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在地理环境与世隔绝的尼泊尔,人们生活于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残破庙宇、精美的雕像、传承的信仰、明媚的阳光的环抱中,而虔诚怜爱的心扉从不关闭,总是为来自遥远他国的人们敞开着,随处是可及的善良和慈悲。
在此地相遇的人们,生发了缘分,有了情谊,彼此便报以喜爱关怀之心。就像作者与汉语角学生的相遇,有如身在他乡似故乡的“不再陌生,不再迷乱”。
▲ 费瓦湖畔"汉语角"的一杯咖啡

在“躺着在加德满都泡吧”里,“现场乐队不是站在表演台上演唱,这里根本没有什么舞台。”却有趴在机场外、乡间小路上的狗,从窗外飞来与你同桌吃掉残渣剩羹的鸟儿,和你同住一屋的青蛙……这里动物和人和谐地享用阳光和星空、自由和贫穷。

是的,这是一趟没有主角的旅行,但你可独自起舞,也可以跟大家“平起平坐”“赤裸相见”,然后在自由的天空下与众生共舞。

除了体验乌托邦式俭朴的生活外,你还能穿过神秘的佛像、大大小小的本土节日、吸大麻的苦行僧……看见加德满都如万花筒般的变化、离奇、绚烂。

▲ 跳舞节上的尼泊尔少女

离开加德满都的奇幻欲望之地后,沿着艺僧画唐卡的时间里,村民、艺人雕制香榧木的时间里,寻找到宁静的神迹,看见时光在这些人们手里被雕刻出悲悯和仁爱,然后带上这时间弥久的“梵香”,在攀登完300级的陡峭台阶后,将此“梵香”供奉在“猴庙”前,寻找到自己内心的宁静。

接着在静谧的月光下穿过佛祖的故乡,虔诚如一位僧人坐在时间里,无惧亦无怖,抵达内心的安详平和。

或许,正是在抵达内心的平静后,才能身无挂碍的在尼泊尔的天空化为自由之鸟,拥抱阳光、追逐风儿,不再是一只只——只能伫立在高楼林立的缝隙间仰望天空、挣扎着却不能飞出樊笼的鸟儿。

▲ 进入佛祖的故乡蓝比尼

你真实的体会到了“因为山在那里”——因为尼泊尔在那里,自由在那里。愉悦地过着在清晨被阳光唤醒、白昼看云卷云舒、夜晚月上枝头、七八点朗星在天外时,伴着蛙声入睡的慢生活。

回顾这一路走来又仿佛是“从一个神像到另一个神像的小小敬献之旅”,是每日对人生的思索、祈祷和期盼,收集在充满勃勃生机、有厚重传承和阳光温度的瑞香纸相册里……

每一张都是岁月封存的鲜活的日子,翻阅在手里,千山万水犹在一朝走尽。

或许如史铁生写道:“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会坍塌”。亦如红尘写道:“一旦飞过,你的眼睛将永远向着天空。”

▲ 在博卡拉做国际志愿者的红尘

尼泊尔的101夜,正成为越来越多想要抵达的彼岸。

“因为山在那里!”

但愿一趟“逍遥游”后,你我归去后,仍是那个血液里有风的少年。


·     ·     ·

☛ 

 


 

玉为媒,看尽中国千年

刘火:历史随笔的格调与温度

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止


撰文:CC
摄影:红尘
排版: 李亚辉
初审:蔡曦
终审:周平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