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婆婆方素珍专题之哪些早期阅读误区父母一定要避开
你知道吗,如果父母不小心踏入引导孩子早期阅读的误区,不仅不能有效促进孩子阅读兴趣,往往还会起到反作用,让孩子产生对阅读的抗拒心理。本期“花婆婆谈阅读”里方素珍老师告诉大家早期阅读里有哪些误区、父母要怎样做才能正确避开误区。
在我们推广阅读的时候,会告诉父母阅读对教育孩子好处多多,通过早期阅读可以让孩子改善不良习惯,可以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情商教育、科普教育等。于是很多父母如获至宝,马上积极应用。比如,看到孩子非常喜欢书中的熊宝宝,马上对孩子说:“你看,熊宝宝多乖啊,会收拾玩具,你也要像熊宝宝一样,做完游戏把玩具收拾好,好吗?”没想到,宝宝反驳“我不要!”。父母立即心灰意冷,觉得阅读根本没效果,这种情况,就是父母对阅读有过高的期待,期待阅读对教养能立竿见影。
但是,对于孩子而言,阅读的效果通常都是潜移默化的。在阅读的当下,孩子不一定能做出和故事主角一样的反应,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在生活中惊喜的发现故事对孩子的影响。
有位妈妈每天给孩子念故事,可是孩子并没有什么反应。有一天,孩子看到一位小女生跌倒了,居然会哄着对方:“跌倒跌倒,站起来,拍手拍手,向前走。”这几句正好是妈妈前几天为他朗读的故事中的一首儿歌。孩子看到别人跌倒时,脑神经回路立刻连结到曾经听过的儿歌,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这就是阅读的效果,虽然孩子在阅读的当下,并没有立即的反应,但是,却会在他生活的某个时刻发生作用。
除了对阅读的效果期望过高、过于急迫之外,部分父母对于如何选书感觉茫然,从而照搬专家开列的书单。信任专业人士虽然没有错,但是完全照搬书单,就可能出现所选图书不适合自家的孩子,从而降低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比如,专家提到,2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多读故事书培养想象力。但是,爸爸妈妈发现小家伙并没有聚精会神听故事。而是左顾右盼,动来动去。这时候,父母就沮丧了,专家说得也不对,我的孩子根本听不进故事!实际上,专家开书单只是遵循一种平均的、大众的标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也有个人的喜好。所以,专家的建议只可以作为参考,具体选什么样的书才适合,那得最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在书单的范畴内精选和特选。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对某类书不感兴趣,不要强迫阅读。可以尝试更换其他类型的书籍。有一天,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哦,原来我的孩子对车子特别感兴趣,阅读之后会和周遭的生活连结,在路上即可指认那是消防车,这是火车,那是汽车……这是父母发现孩子阅读兴趣的过程,而不是硬套一般选书的标准。
新时代有各种电子产品出现,有图又有文字的电子读物,不但配合动画直观,还能发出声音给小朋友讲故事,功能齐全,科技简直太伟大了,解决了父母没时间陪孩子阅读、不会讲故事的难题。电子读物属于热媒体,容易吸引孩子目光;最近这几年,世界上最大的儿童书展也纷纷设立电子书展位,许多从事绘本制作的出版社,也都顺应时势推出电子书。而纸质书属于冷媒体,没有令人炫目的声光电效果,但可培养静心阅读的能力和思考力。
因此,我仍要呼吁家长,千万别让学龄前的孩子整天盯着手机或计算机屏幕,这完全不利于他们的眼球发育。技术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艺术对孩子的影响,松居直先生曾说: “我们不能靠机器养孩子,孩子不是通过机器制造出来的。”
家长应该认真观察孩子的个性和需求,没有任何机器能够取代自己的爸爸妈妈。对孩子而言,父母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父母的表演,比动画更有亲切感。有些父母觉得自己不会讲故事,而且讲的也没机器好。其实父母只要把握好时间、选择对的故事、表达关爱之心,即使讲得不那么生动,孩子仍会捧场的。
了解误区之后,父母们只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规避这些误区,正确地引导和帮助孩子阅读并让孩子爱上阅读。
在专家推荐的书目中,多选择几本给孩子阅读,并仔细观察反应,找到孩子兴趣点,以确定真正适合孩子的图书。
有耐心地坚持睡前共读,每次时间不必长,孩子喜欢的故事可以多次重复。长期的坚持就会慢慢看到孩子好的改变。不要为了给孩子某种思想教育而阅读,不要期望孩子现学现改。
选用功能最少的绘本,用自己的声音和表情让故事丰富起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与幸福感,从而爱上爸爸妈妈的故事时光,也爱上阅读。
灵活讲故事的方式。可以与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试着讲故事给大人听,或者陪孩子改编故事,和孩子快乐地“玩”阅读。
父母的陪伴是最实际的幸福,父母的声音是最好听的音乐,父母的表演是最迷人的动画。
祝福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开心阅读吧!
—长按识别图片中二维码关注绘本大家—
—版权—
转载请联系绘本大家
-投稿或商务合作-
请联系:15201215670
请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花婆婆谈阅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