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确认!纳入征信,用花呗的千万要注意了!
我开通视频号啦!
花呗再次升级!
今天一大早,#花呗将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相关话题,再度引发热议,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消息显示,最近,多位花呗用户表示,收到“花呗服务提醒”,需要签署《个人征信查询报送授权书》。
《授权书》中提示,在获得用户授权的基础上,用户的征信信息会由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或是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等机构作为报送主体,纳入征信系统。
具体内容包括两点,一是,同意被授权人向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查询、使用本人的信用信息和信用报告;二是,同意被授权人将本人在使用授权业务中提交和产生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包括违约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自行或委托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报送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其他依法设立的个人征信机构。
简而言之,唯有签署《授权书》,才能继续使用花呗。
另外,如果产生违约行为,那么征信系统会有记录。
所以,使用花呗的用户可千万注意了。
一方面,要检查是否签署《授权书》,具体方法如下:打开支付宝花呗页面,点击右上角设置栏,在其他一栏中找到“相关合同及产品”说明,其中如果包含《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报送授权书》,那么就说明你的花呗是上征信的。
另一方面,则需要查询还款记录和征信记录。
一般而言,花呗的固定还款时间是每个月的9号。如果你能在9号之前还款,那么就不会有逾期记录。另外,在花呗的设置栏可根据个人需求,调整还款时间,比如,15号、20号,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日期。
在“我的账单”更多记录这一栏,可以看到个人过去的还款记录。
除开花呗还款记录的查询,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也可查询个人征信上报细节。
总之,当你开始使用花呗、信用卡等信贷产品的时候,你就已经是一个需要对自己信用负责的成年人了!
征信不良,寸步难行!
现代社会,征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个人信用报告,就像是一张“经济身份证”,记录了个人的诸多贷款还款记录,反映了一个人的信用水平。
生活中,当我们申请贷款、办理银行卡、担保时,银行都会审查个人信用报告,判断个人的履约能力和还款能力。
所以说,注意自己的征信记录就显得尤其重要。更何况,征信还涉及到贷款买房这种人生大事。
近几年,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多,越来越多人开始使用花呗。
2021年的数据显示,花呗和借呗的服务用户高达5亿。不同于花呗,借呗由于是借贷产品,可提现,其功能跟信用卡更相近,所以一早就被纳入了征信系统。
反观花呗,由于是消费贷,仅用于消费,所以一直处于征信系统之外。
直到去年7月,花呗纳入征信的消息,第一次传开。
彼时,有媒体报道,花呗以服务升级的模式,接入央行征信。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部分用户接入央行征信。
这一升级改变,也意味着互联网巨头支付体系中的主流贷款产品,逐渐完成与央行征信系统的对接。
如今,一年过去了,花呗再度迎来升级,同样是针对部分用户。
相关微博的热门评论区,有人疑惑:“搞了半天原来花呗不进征信?”
这条评论,获得了1.6万的点赞,以及1000多人的回复。这也间接证明,很多用户一直以为花呗是会进征信的,所以才会如此惊讶。
与此同时,评论区还出现了对使用花呗的抵触和担心。
“只要接入,我就停用。”
“央行一看充个话费都用花呗的人,该怎么给你贷款。”
“吓得我赶紧把欠的都还了。”
以上几种声音,认同的网友不少。他们都担心,继续使用花呗会影响征信,亦或者过多的小额消费会影响银行对个人履约能力的判断。
对此,花呗方也给出了官方回复,正常使用花呗,保持良好使用、还款习惯,不会对征信记录造成负面影响。
花呗方的数据也显示,99%以上的花呗用户都有良好的使用记录。
所以,对于花呗纳入央行征信一事,不必过度敏感。做那99%的正常用户,你依旧可以正常使用花呗。
花呗虽好,
但也要量力而行!
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人在使用花呗。
这是《年轻人经济调查报告》的一份数据。
与此相对的,是年轻人的负债情况。
网上曾流出一份90后负债数据调查,90后负债平均已达月收入的18.5倍,如果按平均工资6917计算,平均负债高达12万。
这个数据可能略显夸张,因为明显忽略了房贷支出,但也部分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负债状况。
花呗跟房贷,从数额和消费必要性来说差别较大,但本质都是超前消费观念下的产物。相较于房贷的必要性,花呗倒显得有些享乐主义。
“花呗欠了4000,要逾期了,要逾期整整四十天,会爆通讯录,联系家人吗?”
“大一新生,欠了2000花呗,该怎么办?”
“学生党,花呗借呗欠了6500,还不上,考虑要不要告诉父母。”
以上都是知乎的求助帖,单个阅读量高达千万。这也说明,花呗逾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困境。
初期,花呗的目的是,让更多普通用户体验到先享后付,当时的大背景是中国有9亿普通人没有信用卡。
后来,的确有越来越多人用上花呗了。但与此同时,也有更多人在享受消费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间透支了人生。
如今,花呗纳入央行征信体系,也给部分用户敲响了警钟。
史上最严游戏新规!3亿中国家长痛恨的“精神鸦片”,终于被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