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了室友,我是不是有病?
这几天,华中君总是想起一个人。他是我的大学室友。只有一米七左右的身高,瘦瘦的身板在一所理工科院校里显得十分“弱小”。他很白很干净,喜欢穿衬衫喜欢阅读川端康成,有的人说他很文艺,也有的人说他很“娘”,但最多的还是说他“gay里gay气”。
寝室里只有我们两个南方人,自然交流的多一些。慢慢接触下来,华中君发现他并不是别人口中说的那样“弱小。”他每天晚上都会坚持去操场跑步,拉着我一起做引体向上。汗水浸湿衣服后显出来的身材十分的strong,正是属于穿衣显瘦,脱衣有肉型的。他告诉我曾经想去当个警察,伸张正义,但是由于家人的原因便来了我们学校。虽然一直学的是理科,可是依旧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他说,“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的感觉真美。
大三的时候,寝室里的哥们儿都有了女朋友,包括我在内。因为和当时的女朋友一起约好考研,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自习室。回到寝室后,大家也是各种语音和视频,只有躺在床上,有的时候看看书,有的时候看床板,有的时候扬起嘴角,有的时候眉头紧皱。一次,我从外面打水回来,见他一个人在宿舍很惆怅的样子,便半开玩笑地问他:“你小子,是不是恋爱了?说!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啊?”他看着我,指着斜对角的一张床铺,很认真的说道:“如果不是个姑娘呢?”我一下怔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手里的热水瓶差点没握住。他苦笑着摇摇头:“你就当我有毛病吧。”
再后来,我们谁也没聊起过这个话题,大四的时候他因为外地实习的原因也没怎么回来过。
最近关于性侵、同性性侵以及同志类的相关话题甚嚣尘上。华中君和同事讨论了这方面话题,其中有位同事说:同性恋其实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先天的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左撇子,正如右撇子占多数一样异性恋也是多数,但是不能排除左撇子、同性恋的存在;后天的则是受家庭、社会以及个人经历的影响而出现的性取向的转变。
后来华中君查阅了相关研究资料,才知道在人群中,认为性取向是先天形成的理论,大多是从生物学出发。这一理论的“重要论据”是迪恩·哈默的gay基因论。
1993年,美国遗传学家迪恩·哈默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称人类性取向受基因影响,他认为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母亲遗传。这一说法在2014年6月5日获得证实,那天,《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敦医院西北研究所学者阿兰·桑德尔斯(Alan R. Sanders)根据对409对同性恋兄弟及其异性恋家属的血液研究得出结论:确认X染色体上的某个区域确实对性取向有影响,也确认了8号染色体上一些DNA会影响男性的性取向。
X性染色体长臂顶端区域有一个叫做Xq28的基因,Xq28基因除了是同性恋基因外,也与高度近视有关,它增大了胎儿颅骨双径顶,增加了颅内压力,改变了眼底压,增大了近视率。
这一研究成果证明了性取向有一定的遗传性。
2005年Rahman在论文里提出了怀孕时母体环境对性取向形成的影响。一是母体的抗体,当母体怀上男胎儿时,免疫系统会释放抗体。每生一个男孩,就会有新的抗体积聚起来。这些抗体对胎儿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包括性取向。因此,男胎儿,每多一个哥哥,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性就会增加1/3.二是子宫里的雄激素含量。如果母体子宫环境里雄激素含量高而胎儿性别为女,该胎儿长大成为lesbian的可能性就会变高。这条规则在lesbian身上更为适用,在gay身上的证据则不那么明朗。
那么如何看胎儿时期雄激素量的多少?看手!
如果无名指长于食指,雄激素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另外,左撇子也与雄激素程度高有一定关系。(没错,这真的不是朋友圈的伪科学啦~)
另外还有圣地亚哥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西蒙•勒非所主导的同性恋与脑部的研究,认为在男同性恋和男异性恋的脑部发现“细微但重要的差异”。 下一个经常被同性恋活动家提起的重要研究是贝利与皮拉德研究。他们的研究也被称为“双胞胎研究”,贝利和皮拉德研究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以及普通兄弟三群人中的同性恋。
贝利与皮拉德的研究无法证明同性恋是遗传的,反而说明环境因素在同性恋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
所有这些同性恋先天论的研究都在陈述者一种基因遗传的可能性,并不能下定论,但却被一些活动家、媒体和学着误当做确信无疑的理论,的确有些误导后来者。同性恋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全盘了解,但也并不能因为复杂而归结为“生理的”、“绝不是后天习得的”结论。
心理学上的性取向后天论虽然为很多先天论者诟病,但也不失为一种极好的视角。提到同性恋后天伦,必然绕不开弗洛伊德,将个体出生后至性成熟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俄狄浦斯情结阶段、潜隐期、青春期及以后阶段。
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影响下,子一母一父之间就形成一种三角争爱的关系。幼儿为了独占母亲的爱,将父亲视为“情敌”,从而对父亲产生既仇视又恐惧的心理,害怕父亲进行报复对他阉割,因此导致“阉割焦虑”或“阉割情结”以及对乱伦情欲的深重罪恶感。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俄狄浦斯情结所引起的痛苦,儿童最后被迫认识到母亲真正所爱的第一人是其父亲而不是他自己,他必须学习父亲的优点与美德才能获得母亲的爱。
解决了俄狄浦斯情结后,儿童进入了性潜隐期。在此阶段,性心理比较平静,没有上述各时期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有的学者认为可出现一种类似“同性恋”现象:男孩喜欢与男孩作伴,从事某些比较剧烈与冒险的游戏,如模仿战士战斗等;而女孩则喜欢与其他女孩从事跳舞、跳橡皮筋等温和的游戏。实质上这种“假性同性恋”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识与欲念。但是在今后性心理发展遇到挫折时,心理退行到该阶段也可能构成同性恋心理根源的组成部分。
似乎也言之成理。对于这种一直以来无法下定论的学术问题,我们只有多读书多了解!今天华中君推荐《性学三论》,一本写给世人的性启蒙书。
延伸阅读
《性学三论》
作者:(奥)西格蒙斯·弗洛伊德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定 价:38元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奠基之作,也是一部直白易读、写给所有成年人的“性启蒙书”,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自己对病例的分析研究,对性变态、幼儿性欲、青春期的变化及性道德文明和现代人的焦虑、男性选择对象的原则、性无能和处女的禁忌等人们所关注的话题进行系统、全新的解读,为人类的性启蒙教育打开了一扇亮窗,同时为那些对性和爱情感到迷茫的读者提供科学的精神指引。
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至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之后从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建立,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提出了“潜意识”“自我”“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结”和“力比多”等重要概念,其深刻影响不限于心理学史,且遍及哲学、美学、文学和流行文化等领域,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等。
福利
进行中
邀请20位好友关注,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以此类推。回复"赠书",可了解活动详情。
你可能错过了下面这些
内涵丰富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