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德勤女员工患癌被辞,我们真的需要好好聊一聊“过劳死”了~

2017-08-31 华中君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最近,德勤北京一组一位员工因为身患癌症被辞的爆料贴在无秘和知乎引发了热议。



“过劳死”又一次成为了热门话题,实际上这样的事件并不偶然。随便一搜,每隔几年,网上都会冒出这样的新闻。


抨击企业对劳动者的剥削和压迫,这个没错,用工单位在安排劳动者的工作并进行管理时,并不是说开了工资就万事大吉,用工单位是有义务防止工作导致的疲劳和精神压力损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的。这是用工单位必须遵守的企业责任!“让员工过劳”,企业应该担责!


每一次这样的悲剧发生舆论都会把锅推给“过劳死”, 这个似乎也没毛病。但我们对“过劳死”可能有一些些误解——它背的锅有点大!



一、“过劳死”实为“忽视死”



“过劳死”本来就不是医学定义,而是源自日本的一个法律概念。“过劳死”是以“保障劳动者权利,规范企业责任”的法律概念提出的,1994年日本厚生劳动省专门出台相关法律,以期杜绝“过劳”现象,其目的是在发生此类意外时,使得受害者能够得到相应的经济赔偿。


当然,由于疲劳与死亡的直接联系微弱,取证困难,日本目前也只能通过对劳动时间的规定来在法理上强调这种关系,即死亡之前24小时内仍持续不断工作,死亡前一周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以上或再往前推算一个月,其加班时间是否超过100小时。一旦满足这些条件,就认定为公司要对员工的死亡承担责任。


事实上 “过劳”难以引发生理异常,真正害死人的是基础疾病。1966年,日本对一名23岁健康男青年进行了剥夺睡眠实验,令其连续205小时不睡觉,除情绪和注意力、记忆力产生波动外,未发现有生理异常。


最和“过劳”契合的“睡眠剥夺”实验也未能证明“过劳”会导致疾病,但学界对“害死人的不是过劳,是基础疾病”这一结论却有共识。我国台湾“劳委会”明确地指出了“有劳工因长时间劳动和高工作压力,导致遭遇异常事件、短期工作负荷过重,或长期工作负荷过重,诱发脑血管、心脏疾病,俗称为‘过劳’。”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台湾地区的统计,所谓“过劳死”的真实死因超过70%都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二、相比 “过劳”,职场人对健康的忽视更可怕


“过劳死”大多是对原有疾病没有进行正确和及时治疗,再加上自己对身体症状的轻视或忽视,以致酿成惨剧。而工作压力、过度劳累、紧张应激充当的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德勤的这个姑娘生病了一直拖着,还因为请假看病而被领导判定Delay(不升职),从去年10月份一直在无休止加班,每天都是12点以后下班。我们不禁想她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地去看病?又为什么能忍受这么长时间?这么大的工作强度,这么严酷的压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挤破脑袋要紧“四大”?


2011年,内地开展了一项为期两周的调查,共有约5000名职场人参与。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职场人面对种种身体不适时,居然有43.2% 的人选择“顺其自然”,仅8.9% 的人会选择去看医生。调查还显示,超过 40%的职场人在健康上面的年花费不足500元。由此可见,职场人对于自己身体不适的状况虽有体会,但绝算不上重视。


三、政府应该完善法律,保障“过劳未死”


当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转型时期,有些法律不合现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相较其他国家,目前中国的劳动保障范畴内尚不存在“过劳死”的概念,所以无法获得相应赔偿。对更多“过劳未死”的加班一族来说,目前的法律更是“爱莫能助”。


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关法律,或者修订相关条款,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约束,以防止“过劳”现象的加剧和蔓延,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的生存权利。广州社会科学院政治法律研究所所长于静就认为:因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疲劳积蓄诱发的劳动者身体的各种慢性损伤,通过 规范职业病的形式实施救济,完全符合职业病的调整范畴及立法目的。


一些发达国家,对“过劳死”采取事前预防与事后救济相结合的办法。事前预防包括建立弹性工作制度、要求用人单位向员工提供健康及心理支持等;事后救济就是将“过劳死”纳入职业病范围,可以提起保险赔偿申请,死者家属可以得到相应赔偿。这些其实都是中国可以直接借鉴的。


四、拿起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权益


初入社会,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身份不再是学生,而是,劳动者!!!劳动者最应该懂得是政治经济学和劳动法,而我们大多数满怀一肚子专业知识,每天埋头想要完成工作任务,希望能给领导好印象,却忘记了身在江湖,首先应该自保,而法治社会身为被雇佣者的我们最需要懂的就是劳动法律。


这次德勤事件中,涉及到两个法律关系:其一、医疗期问题;其二,员工离职问题。当然,还暗含着员工超时加班问题。如果她熟悉相关的法律知识,比如“医疗期”的规定,“离职期”的规定,就不至于落得如此被动的地步。


早在2006年,华为年轻工程师胡新宇去世时,“过劳死”就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2013年开始,中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60万。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青年职业人因过度劳累去世,有的是公司员工,有的是创业者,真的不应该完全归责为企业过度压迫,我们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态度,法律的完善程度,自身的法律意识都应该是我们重视的角度!


文中内容部分来自《观复》——一本有观点的书,剖析社会热点,见解独到。



内容简介:            


本书为腾讯《今日话题》栏目十年精选集,围绕生育、家庭、学校、职场、经济、饮食、环境、医疗、出行、迁徙、法治、文化、养老等话题,关心人的命运,关注社会的进步,思索问题与方法,鞭辟入里,挖掘热点背后的真相。本书评论文章客观、冷静、广博、犀利而又酣畅淋漓,为网络新闻评论界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范本;从这本书中我们能感受到优秀的新闻评论人关注苍生的情怀和作为知识分子的担当。


作者简介:            


《今日话题》栏目是腾讯网的金牌栏目,居于网眼位置,其志在“聚焦”,一方面,坚定民生立场,追求新闻的快捷和信息的全面,注重议题的设置和新闻策划,拉近读者与新闻事件的距离,主张观点的展示和碰撞;另一方面,秉承鲜明的新闻价值观和不流于浅易的叙述,加强了核心观点的引导和输出,深入剖析问题与现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形成了“有良知”的形象。


编辑推荐:            


把人的权利和尊严落到实处,让永不厌倦的好奇心一直得到满足,愿人类美好的品质在社会中延续。


媒体推荐:            


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上不畏强梁,下不媚群众”是个不容易坚持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众声喧哗中,观点的“流瀑效应”所在皆是,媚众变得极为容易。《今日话题》走过的十年,三千多个话题,每一个犀利的笔触,都让我们离常识和真知更近一步。



P.S.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小编送出的福利,可以置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哦!戳官微主页面右上方小人,点击置顶公众号的小按钮即可。




邀请20位好友关注,

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

以此类推。

后台回复"赠书",

可了解活动详情。


你可能错过了

下面这些

内涵丰富的文章



开学季书单︱超重磅,请不要辜负 !

我幸不幸福,关你什么事?

一门九相!萧何身后的庞大家族

吴京、甄子丹的偶像,李连杰最佩服他,成龙最敬仰他,他到底是谁?

毕飞宇:我没有经历的父爱我希望都给你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得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