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现】除了去故宫“蹦迪”、吃火锅,明年还可以逛逛乾隆的秘密花园

GIS菌 GIS圈 2021-04-29

位于乾隆花园北端的倦勤斋内景 图源: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

文/编辑:GIS菌

| 本文约 3200 字,阅读约需 13 分钟 |

最近的故宫可以说是非常热闹了。

上周二(2月19日),趁着元宵佳节,故宫博物院举行了一连两晚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次夜间开放,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第一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

动图视频来源:梨视频

虽然被不少网友吐槽灯光秀太像在“蹦迪”,但其实以上场景只是活动的一小部分——位于午门和太和门的“上元之夜”点亮仪式。而其余部分大多以静态灯光为主,看着这现代灯光与古建筑的共舞,其实还是挺和谐的。

GIS菌:强推大家体验一下这个“紫禁城上元之夜”全景!超赞!

附上网址:https://webapp.vizen.cn/pro_vizen_template/?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album?appId=1902170410&entityId=5c6bb629888f90094c883628

而除了灯光秀,最近故宫居然还开起了火锅店——位于神武门外东长房的故宫角楼餐厅(属于故宫外围,但依然属于故宫行政管理的一部分)。餐厅于大年初一启市,瞬间成为了新一代的“网红店”。

图源:故宫角楼餐厅微博

不过,最让GIS菌关注的不是“夜游故宫”和“挨着故宫吃火锅”,而是被广泛形容为故宫最深处、最神秘“乾隆花园”也计划于明年,即故宫600周年之际,首次对外开放

-

1月28日,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WMF)发布消息称,乾隆花园内的访客讲解中心内饰修复与建造将于今年年底启动,由纽约的设计事务所Selldorf Architects负责设计工作。讲解中心的建造也更加意味着,人们终于有机会亲身游览与了解这座乾隆的秘密花园了。

乾隆花园研究性保护项目”是故宫大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故宫博物院和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WMF)联合发起的活动。目前项目仍在进行中,计划于2020年完成。

乾隆花园讲解中心设计图,据了解,讲解中心位于乾隆花园的第二进院,设计师将保留原有的结构,正房为遂初堂,东西各有配房,是个三合院。 图源:WMF

-

在有机会亲身游览之前,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座秘密花园,看乾隆花园的开放到底为何如此值得期待呢?

故宫导览图,乾隆花园便位于图中右上方黄圈内,原图来源:故宫博物院

乾隆花园又称宁寿宫花园,是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后修建的颐养之所,是他一生襟怀的最后寄托之地,园内每一个细节都由乾隆亲自指示工匠精雕细琢。

花园位于故宫的东北面,宁寿宫后区西路,南北长约160米,东西宽约40米。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 年)改建,南北分隔成四进院落,装饰有假山和27座建筑。从1924 年开始,整个花园不再对外开放。

▼ 乾隆花园鸟瞰图(图源:故宫博物院)▼

横屏看更清晰哦

-


巧妙的空间布局

根据于倬云《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中的介绍,乾隆花园建造在南北长一百六十余米,东西宽尚不到四十米的狭长基地,这对于皇家园林的设计与建造是十分不利的。但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乾隆花园却布局得十分得体,园内各种山林树木、亭台楼阁都经划有条。

乾隆花园平面图 图源:于倬云《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

花园的平面布局十分紧凑多变,这固然是由于乾隆花园的基地特点造成的。乾隆花园的空间布局与当时一贯的大型皇家园林有很大区别,它采用了私家园林中庭院紧密接联的布置手法

这使得花园布局紧凑,同时花园自南至北被分割成几进院落,合理地解决了基地狭长的问题。院落与院落之间在建筑安排与园景处理上又各具特色,使人在游玩行进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极强的变化性

其中,第一进院落秀丽清奇,以掇山形成“山包院”结构;第二进院落朴素规整,空间开敞方正,端庄典雅第三进院落怪石嶙峋,以大量叠山的山景为主;第四进院落是目前乾隆花园中唯一已完成修复的部分,它最为繁复华丽,由高大的符望阁、花园深处的倦勤斋、狭小的竹香馆组成,与前两进院带有在江南园林和民间宅第的自然典雅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且据说乾隆爷的秘密也大都藏在第四进院落。

乾隆花园俯瞰图 图片截自: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

第三进院落平面图,可见山景之多 

图源:《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来源:北平旧梦博客

除了花园整体的平面设计布局极具巧思以外,园中部分建筑的内部空间格局,在今人看来,也十分精妙。如花园中最为高大的符望阁,其也有“迷楼”之称

符望阁内部 动图视频来源: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

符望阁是一座面阔 、进深各五间周围带廊的两层楼阁。四角攒尖式的屋顶,气势端庄而华丽, 雄踞于乾隆花园的北部。室内采用了很多种不同类型的装修巧妙分隔了空间,因此在穿门越槛之际十分容易迷失方向。

另外乾隆还十分喜欢这种重复、双面的设计,这似乎也让符望阁更添了一丝迷幻的色彩。

符望阁内部的“双面”设计 动图视频来源: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

符望阁及其一层内部空间示意 图源:澎湃新闻

除了这种空间布局的巧妙设计,花园还隐藏着不少充满巧思的细节设计。

竹香馆的冰裂纹窗户通过不规则的“裂纹”设计,达到一种外人无法看清建筑内部,但身处建筑内的人却能够看清室外的效果,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单面镜。

而据说藏有乾隆最多秘密的倦勤斋,其内饰设计则更让人惊叹,房间内部的天花板上,画着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的紫藤花和藤萝架,站在画师设计好的最佳观测点看向天花板,就可以有三维立体的效果。

而下面这幅图所表现的则是倦勤斋内部的另一巧思——通景画,通过画作与实景连为一体,在视觉上形成一望无际的效果。

在乾隆花园中 , 无论建筑的单体构图 , 立面处理、装修设计、色彩安排以及山石的堆叠、花木的栽植等等 , 无不刻意求变 , 但又协调统一 , 相映成趣 , 收到了巧夺天工的效果。

——《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



现代测绘技术助力乾隆花园修复

不过,空间布局与建筑内饰都如此精妙的乾隆花园,其能够有望对外开放还需要依赖现代技术的修复。

修复前的倦勤斋 图源:故宫博物院

修复后的倦勤斋,2003年3月,故宫博物院与 WMF 正式签署了《倦勤斋保护协议书》,倦勤斋位于乾隆花园第四进院,并已于2008年修复完成。图源: WMF

乾隆花园研究性保护项目”中所运用的三维测绘与数字重现技术,在全国的园林建筑保护研究中都非常罕见。2018年1月出版的《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一书中就记录了以数字化手段对乾隆花园进行测绘的过程。

乾隆花园的第一进院落的三维效果图 图源:《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

乾隆花园第二进院落的三维效果图 图源:《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来源:北平旧梦博客

之所以将现代测绘技术运用到乾隆花园的保护过程中,是由于基于几何数据的收集,且精度不高的传统测量技术难以满足对古代文化遗存保护和研究的需求。

如在故宫御花园的测量过程中,现存碑刻上有一组模糊的字体,仅凭肉眼难于判别和辨认,但是通过数字化的现代摄影测量技术能较准确地将其提取出来,通过相关三维软件对其材质、光感、、机理等因素进行综合处理后,字迹能较清晰地呈现出来,供研究人员进行分析和研究。

——“北平旧梦”博文:老北京的记忆(135)《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

通过现代测绘技术,乾隆花园中的一山一石都被精准细致地描绘出来,为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乾隆花园屋顶平面图 图源:《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来源:北平旧梦博客

符望阁修复前 图源:WMF 

符望阁修复后 图源:WMF 

乾隆花园内的修复工作自2006年故宫博物院与 WMF 签署《修复保护工程合作协议》以来(2003年曾单独签署《倦勤斋保护协议书》),已经过了十余年。按照项目计划,花园终于能够于明年对外开放,让人们有机会探访这座藏有乾隆无尽秘密的园林。

-

故宫在近年来也作了越来越多新的尝试,期待明年大家有机会去故宫看看夜景、吃吃火锅,再逛一逛乾隆的秘密花园吧。

乾隆花园雕龙细节 图源:WMF

参引资料:

“北平旧梦”博文:老北京的记忆(135)《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741e0d0102xdsg.html

故宫乾隆花园讲解中心将在明年完工,由纽约事务所负责: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1013.html

紫禁城乾隆花园启动修缮工作 完成后将于2020年对外开放:http://art.ifeng.com/2016/0317/2789883.shtml

故宫博物院官网:https://www.dpm.org.cn/Home.html

于倬云《乾隆花园的造园艺术》

王时伟《数字化视野下的乾隆花园》

北京卫视节目《上新了故宫》:http://www.iqiyi.com/v_19rr45uk3k.html?vfm=2008_aldbd


- END -


GIS圈

呈送未必知晓的行业资讯

另一视角解读产业新闻

深度挖掘地信精英故事

欢迎长按关注我们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