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专业、毕业找工作,在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时,最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图为施毅博士在昆山杜克大学管理学硕士2017届毕业典礼上讲话。施毅博士是杜克大学校友,先后获得了生化Ph.D.(1997年)和MBA(1999年)两个学位。
5月19日,来自8个国家的49名管理学硕士生从昆山杜克大学毕业了。毕业典礼上,杜克校友施毅博士做了毕业演讲,和大家分享了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两个决定:专业的选择和职业的规划。
中国医药投资领域,礼来亚洲基金被公认为是表现最好的专业团队之一。施毅博士是礼来亚洲基金的创始人,全面负责基金的管理及具体投资。
他拥有15年的医药行业从业经验,此前他在礼来公司负责市场营销,技术转让,全球战略规划以及风险投资等业务。目前施毅博士担任辉源生物,微芯生物,贝达药业,博瑞生物,联亚药业和兴齐制药的董事。
施毅博士的人生看似一帆风顺,但是和每个普通人一样,他也有过迷惘和困惑的时期。
适逢高考结束,许许多多对未来充满希望也但有一丝迷惘的年轻人正在规划自己的未来。
“我到底是不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问自己,但能否找到答案并付诸实践正是普通人和优秀的人的区别。
谢谢Boulding院长的介绍。我非常荣幸能够来到昆山杜克大学管理学硕士(MMS:Duke Kunshan)毕业典礼的现场。Brodhead校长、刘校长、西蒙副校长、各位教授、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各位毕业生,过去的一年对你们来说一定非常煎熬,但你们都获得了与你们的付出相匹配的学位证书,恭喜你们!
当Boulding院长跟我说希望我来做今年毕业典礼的演讲嘉宾时,我立刻就答应了。然后我就去网上搜索毕业演讲都是什么样的。看起来,我理应要通过这个演讲去和年轻的毕业生们分享我的人生智慧,这一点让我非常紧张。不过幸好我一直到昨天才知道布罗德海德校长也来了。否则我两个月前就会进入焦虑模式了。
你们也许会觉得像我这样的中年人一定会有一些建议可以分享。如孔子所说,“四十不惑”,意思是一个人到了40岁就不会有太多困惑了。不过,我已经45岁了,还是和我25岁时一样充满困惑。所以如果你觉得我今天说得话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帮助,欢迎你把它们都忘记。
不过,我确实花了些时间来反思自己的人生,并且试图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经验。其中就有两个故事,我觉得值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在杜克读书的时候,那是1993年到1999年。
1993年,我来到杜克大学攻读生物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当时刚刚获得了生物学的学士学位,所以选择继续去攻读生物化学专业的硕士学位也算是顺理成章。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工业化发展,那一轮发展由现代科学和工程学的应用所驱动。所以,当时理工科的学位非常受欢迎,也非常实用。我希望获得一个博士学位,进而走上科学家的职业发展道路。我的父亲对我也有很高的期待,他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我猜每一个中国父亲都对他们的孩子有过这样的期待)。不过他和我都没想到我的计划发生了变化,几年后我就由科学界转战到了商业界。
而造成这一转变的,正是我在杜克大学第二年的学习经历。当时我对科学的兴趣已经逐渐消退。这并不是因为我的研究做得特别差,而是太平庸了。更重要的是,整日在实验室内工作、埋头读文献、申请项目资金……这些我身为科学家必须要完成的日常工作,对我来说越来越没意思了。尽管我还有保有对科学极大的尊重和敬意,但我并不想把我余下人生的每一天都花在实验室的工作上。
当时我的脑海里就有一个细小的声音,轻声劝说我去考虑做点别的什么。之后这个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以至于我再也不能忽视它。我当时知道我想做点别的,不过我还不够聪明到去医学院或者法学院,所以商学院看起来是个比较实际的选择(我并不是针对在座的各位商学院学生,希望没有冒犯到你们)。
今天,商学院文化已经非常流行了(也许有点过于流行了)。但在之前,情况完全不同。小时候,我一直被灌输一种观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搞科研是很高尚的事业,做生意则完全相反。所以离开科研领域也被认为是非常不体面的事情。
一旦离开,我作为生物学生多年的努力将付诸流水,我的父亲会对我非常失望,而给我上课的教授也会认为我在学术领域是个失败者。但是,只要我在科研领域坚持下来,上述的这一切不愉快都可以避免。尽管我想做出改变,但心理上的障碍却难以逾越。我当时非常困惑,到底是该继续坚持,还是做出改变?这件事让我心烦意乱,折磨了我整整一年。
另一则建议是我应该靠丢硬币来决定,当然不是说直接由硬币的某一面来决定我该做什么,而是基于我对结果的反应:当硬币出结果的时候,我是非常兴奋,还是很不情愿。
我两种方法都试了,它们都告诉我,我应该做出改变。所以我决定追随我的直觉。在完成了生物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习后,我去了杜克富卡商学院读MBA。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再去实验室工作过。
离开科研领域这个决定也许不会让我的父亲或者我的老师们感到满意,但确实是我发自内心想做的事,也是我早年做得最好的决定之一。如果我忽视了那个声音而继续坐在实验室里推进我的研究,我现在也许会过得很惨。
尽管这个故事发生的情境让当下的人们带入有点困难,但我还是和你们分享了这个故事,因为你们有一天也会面临职业发展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将会非常困难。千万不要为了讨好其他人而做决定,要听从你内心的真实想法,追随你的直觉。这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只要你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忠于自己的内心,若干年后再回望这个选择,你就不会后悔。这是我的第一个故事(希望在坐的没有理工科的学生在)。
在坐的各位应该都听说过,大部分商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头两年都会换工作。我的情况是,我换了两次。我第一个工作是管理咨询(management consulting),这是一份商学院学生都很青睐的工作。但是我非常讨厌它。我当时没有机会参与一个真正的项目,也没有从这份工作中学习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所以我一年内就辞职了,加入了一个中国互联网创业公司,去做销售和营销副总裁。尽管这个头衔听起来有点唬人,但我当时只能算是一个28岁的大孩子,管理着一群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或者刚从学校辍学出来的更年轻的孩子们(我猜每个加入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人遇到的情景应该差不多都是这样)。
这份工作带有浓浓的企业家精神,非常有意思,我非常喜欢。但只有一个小问题,我们当时正身处于互联网的泡沫之中。一年之后,泡沫破裂了,我们公司倒闭了。毕业两年后,我发现我又开始找工作了。
我的第三份工作是在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一家全球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我在那儿工作了10年。一开始很辛苦,我没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我的工作对于公司来说也不是特别的重要。我觉得我自己什么也不算。最开始的4年,我没有获得一次晋升的机会。我还记得在很多个下午,我坐在那个小小的、安静的工作间里,感到非常无聊,就这样等到5点下班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我对工作没有热情,因为我看不到在隧道的尽头有光。
尽管我觉得很沮丧,但我没有放弃希望。我的直觉告诉我,我需要自己找到我喜欢做的工作。所以我去和我的上司沟通,去申请做更多的工作,这让他们觉得很惊讶,因为大部分助理都只会假装自己非常忙碌。我还提出希望去参与跨部门的项目,这让我有机会去接触更多不同的事情,从而判断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自己真正擅长什么。
在那些非常安静的下午,在我没有任何其他事好做的时候,我会上网去阅读许多产业新闻和报告。我还花了好多时间和精力去搭建自己的人脉圈子。我记得我读过一本书叫《永远不要一个人吃午饭(never eat lunch alone)》。我不记得书的细节了,但是这本书的名字让我印象深刻,我也照做了。我几乎和每一个人约过午饭,包括礼来公司的部分高管。我想这些高管反正要吃午饭,他们应该不介意和别人一起吃,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掘自己在公司发展新机会的时机。
林肯曾经说过:“我会时刻准备着机会的到来”。幸运的是,我的机会确实在几年后出现了。2007年,礼来公司希望在中国成立一个风险投资公司去投资中国的生物科技公司,这个项目需要一个人去负责,这个人需要既有科学背景,又受过商业训练。感谢杜克大学,这两项条件我都具备。在此前的6年里,我在礼来公司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工作非常勤奋的人,永远都希望做更多的工作。我严格的阅读计划让我更了解这个行业,而我的人脉经营也让更多礼来的高管认识了我。正是这样,我为这份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我最终也得到了这份工作
作为专门针对生物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公司,这份工作是细分领域的工作。对我而言,这是一份完美的工作,它既符合我的兴趣,我的背景,发挥了我的优势。看着我的那些投资项目最终变成了医药产品,帮助人们活得更健康、变得更长寿,这也让我觉得人生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4年后,我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来做同样的事,资金投入更多,希望可以研发出更多挽救人们生命的药。
我真的非常喜欢做这件事,不管我的身份是自己公司的合伙人,还是礼来公司的一个雇员。我上床睡觉也还在想着工作,早晨醒来也很期待去工作。直到今天,我还在享受着这份工作。我觉得走到今天这一步之前那么多年的每一分挣扎、每一分努力和准备,都是值得的。
我讲这个故事是希望告诉大家,找到一份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是多么重要,如果你现在还没找到,你需要不停地发掘,并为之做好准备。你知道,一个人一生中1/3的时间是用于工作。仔细想想有点恐怖,如果你不喜欢你做的工作就更恐怖了,因为你会浪费许许多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原本是可以用来更好享受人生的。
另一方面,如果你找到了你真正热爱的工作,你会投入许许多多的时间、精力、注意力还有你的热情,你甚至都不会注意到你投入了多少,你只是会不停地做,日复一日,然后过几年,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会成为这个领域内的行家里手。到那时,一切都会自然发生,你的职业发展、你的优秀程度、你的口碑、职业成功,当然,还有钱。这些都不会是你热爱一份工作的理由,但会成为你热爱一份工作所带来的“副产品”。
今天在坐的毕业生中,一部分人应该已经找好了工作,一部分人还在找。
不管你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我知道你们的计划在接下来10年里一定会改变好多次。这很正常。事实上,这是一件好事。
这是你们去探索、去承担风险、去发现你们真正想做什么事情的时间。
在未来10年,你们会有痛苦的时刻,你们会挣扎,
因为这个世界很复杂,
也因为你们不会立刻找到你们真正热爱并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
但请不要放弃,不要妥协。
如果你对目前做的事不喜欢,继续往前走。
对自己一定要诚实。
去追求梦想,不要管别人希望你做什么,
而是做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找到你真正热爱的事业,然后成为你从事行业里最棒的人。
谢谢大家,祝大家好运。
北京小伙连续100天被拒绝,引500万人围观他丢脸,却从此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