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第一萌神:大熊猫正遭遇什么样的危机?

大熊猫一直以来都是动物界的颜值担当。它们肤白、貌美、行动起来憨态可掬,几乎萌化了全世界的人们。然而中美两国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虽然大熊猫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但其栖息地却面临着面积减少和分散化的危机。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助理教授,美国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博士李彬彬镜头下的熊猫


中美两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虽然大熊猫的数量近年来有所增加,但其栖息地却占有越来越少的面积和趋向分散化,比1988年首次被列为濒危物种时的情况还要糟糕。

这项关于大熊猫的研究于9月25日发表在英国《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该研究运用了地理空间技术和遥感数据,来绘制最近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和熊猫栖息地内的道路发展情况。

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学院保护生态学教授斯图尔特·皮默(Stuart L.Pimm)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近将大熊猫的地位从‘濒危’变成了受威胁程度较少的‘易危’,这是以越来越多的数字为基础的,这当然是一个非常令人鼓舞的迹象。但是我的同事和我还是想知道过去四十年间大熊猫栖息地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因为一个物种的栖息地状况是影响其生存的重要因素。”

为了进行这项研究,杜克大学的皮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欧阳志云和徐伟华等合著者,利用卫星图像,研究了从1976年到2013年整个大熊猫所在地理范围的变化。

“我们发现了复杂的变化,”徐伟华说, “从1976年到2001年,大熊猫整体栖息地缩减近5%,而其栖息的每个区域已平均减少24%。尽管相关保护努力已使2001年至2013年期间此类数据略有上升,仍不足以弥补缩小幅度。”

此研究的共同作者、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刘建国教授研究了自1996开始的大熊猫地理范围内的人类活动和栖息地丧失的情况,同时也指出了该地区发生的一些令人鼓舞的变化。

禁止商业采伐天然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变当地居民破坏行为都对栖息地保护有益。但是,栖息地保护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的一个持续性动态过程,所以我们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新解决方案。”

而其他发生的变化虽然对该地区居民的生活和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但对大熊猫栖息地保护来说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皮默说:“这个地区最明显的变化就是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增加,这是使栖息地分散的主要因素。因为2013年的道路密度几乎是1976年的三倍。”

欧阳教授总结说:“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栖息地走廊,从而减少栖息地碎片化,改善孤立的大熊猫小种群间的连通状况。”

◆ ◆ ◆


▲向上滑动


昆山杜克大学

杜克教育 中美经历 国际视野


dukekunshan




昆山杜克大学

Duke_Kunshan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