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八般武艺傍身——媒体与艺术学霸们的修炼之路

杨雨莱 昆山杜克大学 2022-06-23


在昆山杜克大学的媒体与艺术 (Media and Arts) 专业里,你可以不受拘束地探索任何一种方向。例如写剧本、画动漫、拍电影、做动画,甚至可以做雕塑、开艺术展览。每个学期的媒体艺术开课后,总能看到一群人扛着设备满校园转。学习媒体与艺术就像在练武功,每项技能都需要去琢磨,脚踏实地的努力终会带来飞速的成长。本篇文章里,你将读到媒体与艺术四位“学霸”的专业学习与创作之路。


采访对象

01

朱晟泧:摄影大拿,学校各类活动常能看见她的身影,作品获赞无数。



02


马卓然:绘画、动画、视频、音频、线上展览……样样技能满点。

03

Rachel Darius: 电影制作人,大二带领团队完成了自己的首部纪录片《水乡》(Water Town)。


04


吴桐:曾自制表情包动画,并授权给商业公司;还曾在新媒体公司实习,负责运营公司的抖音等账号。


朱晟泧 Carly(2022届本科生)

找到自己的风格


Carly 最开始想学的是全球化中国研究 (Global China Studies),因为她对历史文物兴趣浓厚,经常徘徊于各大博物馆。可她不适应这个学科偏国际政治的学习方向,便摸索着向媒体专业靠近。


她初始方向是策划传统的文物展览,但与艺术史和视觉研究助理教授 Jung Choi 的谈话,给了她新的启发。Choi 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她曾办过一场用新媒体技术表现韩国历史的展览。她说,展示历史不一定就要用传统的方式,而是要考虑当下受众的接受方式,可以结合媒体与历史,造就富有文化气息的视觉艺术。


理想固然美好,现实的打击往往猝不及防。媒体与艺术助理教授 Kaley Clements 的课曾让她非常受挫。Kaley 是拍纪录片的专家,Carly 怕班门弄斧,便没有在作业里选择自己喜爱的纪录片和历史,反而去研究拍摄小故事。虽然做得认真,作业分数却不理想。到了学期末的作业,她决定“走回老路”,抛弃那些故事片,去到了熟悉的静安寺,静下心来拍了一个关于佛教的短纪录片。这个作业受到了老师们的大加赞赏,让她的期末成绩大幅度提升。她说,我开始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路。往后,她的成绩再没有大的起伏,平均都保持在 A,因为她在这条路上的努力一直在延续。


朱晟泧拍摄的静安寺纪录片截图


Carly 曾在上海博物馆做实习生,在讲解处整理文物资料。借着这个机会,她把历史文物清晰地捋了一遍。紧接着后面一个暑假,她进入了上海文广互动公司,负责剪片子。片子的内容正是和上海博物馆合作的文物博物馆相关项目。她把 Premiere 等视频制作软件用得更加纯熟的同时,对历史文物的关注与热情始终如一。


摄影:朱晟泧


在做成了一些作品之后,她想要更多的尝试和进步。这个学期,她开始用电脑绘制起动画。一开始真是折磨得她抓耳挠腮,但随着能力见涨,她的信心与日俱增,开启了视频制作之外的一片新天地。


马卓然 Ann(2022届本科生)

心有热爱,所以从不疲惫


许多同学选专业时都曾犹豫徘徊过,但 Ann 是一心认准了媒体与艺术专业。她自小就展现了艺术上的天赋,对不同的艺术形式都有涉猎,例如绘画和手工。到了大学,这些成为了她学习媒体艺术的重要起点。


Ann 的成绩一向很好。谈及成绩好的关键,她说,因为内心对探索媒体艺术一直抱有热情,所以做再多也不会累,而高分只是不断成长和积累的附赠。


在媒体艺术专业课上,老师会带领学生们建立艺术框架,探讨深入话题,比如电影中的人类学思考,如何通过艺术体现社会的边缘化。老师授课更像是在勾勒一个轮廓,剩下的细节学生要自己努力。例如老师会指导你学习使用 Premiere,但却不会细致到教你每一步怎么操作。


空暇时间的 Ann 一步步学习了更多技能。从 PR, PS, AI, AE 到建模软件等等,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学不会的。即便是在疫情期间受到各种限制,她仍和同学合作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做线上数字艺术展(点击查看),主题是用数字媒体的形式表达现代人们对各种物品的上瘾,如烟、手机、购物。


线上展览作品


这些努力让 Ann 找到了一份在学而思实习的工作。期间,她为学而思设计出了有趣的“向前冲”海报,也明白了如何将技能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同时,她还在校传播部学生媒体中心的创意团队做插画和排版设计,这些既是工作也是学习。


对于未来,她也有着清晰的设想。她有意去日本学习情报设计(信息设计),就是把生活中的微妙信息与艺术相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海报制作:马卓然


Rachel Darius(2022届本科生)

在纪录片里勾勒水乡


有别于许多同学常风风火火地研究各种新玩意,Rachel 最不缺乏的就是完成一件作品的耐心和等待。她所追求的学习不是粗略的认知,而是深入的探讨与思考。


在媒体与艺术的专业课里,同学们有着无限的自由。老师会跟学生讨论每周的学习目标,有些同学选择学习摄影里的光影运用,有些同学选择学习用各种工具绘制图片。例如选择学习摄影光效的同学会聚集在一起拍一部短片,专注于灯光在整部影片中的运用,用不同的色温、亮度打造不一样的氛围。


学习拍摄影片时,大部分同学每周都会尝试不同风格的拍摄,以拓展多种技能。可 Rachel 却选择在一门课里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她在第一周拍了 Vlog,第二周接着拍 Vlog,第三周、第四周作业还是 Vlog。有些人开始怀疑她难道是在偷懒吗?为什么不去学些新的技能?然而,通过几次作业的不断打磨,她已经能把 Vlog 拍得趣味盎然,技法熟练,后来又延伸到了跟媒体与艺术助理教授 Kaley Clements 和 Seth Henderson 做独立项目的拍摄。


Rachel 的独立项目着眼于昆山的巴城水乡。她从2019年夏天到今年4月,在水乡这个项目上整整钻研了大半年。影片带有她过往 Vlog 的影子,但格调和水平着实让人刮目相看。Rachel 用温柔的解说词串起影片,娓娓道来她与水的联系,水乡与水的依存。她作为一个美国人真正走入了中国的水乡,不只是拍水从村庄流过,更是拍巴城人生活里的水,心里的水乡。


Rachel 的纪录片《水乡》


项目中,Seth Henderson 教授指导 Rachel 如何做采访,教给了她很多摄影技术和技巧;Kaley Clements 教授则在剪辑上提供了许多建议,让她每一遍修改都能有所进步。他们还给 Rachel 推荐了很多优秀的纪录片,让她对纪录片的了解一步步加深。


如今因为疫情的原因,Rachel 不能返回昆杜,也不敢走上美国的街道拍照。她上了一门学校的线上摄影课,整个学期专注于一件事情,拍一个主题——“家”。家是人们最熟悉但也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因为太熟悉所以发现不了美的存在。Rachel 用镜头记录下疫情期间,自己一家人如何在家里生活。家有时很杂乱,但在她的相框里呈现出了别样的美感和意义。


摄影:Rachel Darius


吴桐 Bill(2022届本科生)

立志成为媒体人,从不怯于尝试


吴桐说,我就是一个能折腾、会折腾的人。他在大学开学前只学了几个月的韩舞,大一就创办了 DKU 街舞社。社团没有经费请外面的老师,他便自己学完每个舞蹈后再一点点地教给同学们。此后,学校的大型晚会和活动没有缺少过街舞社的身影。因为热爱舞蹈、拍照、视频,吴桐早早地投身媒体艺术的怀抱,想成为一名媒体人。


吴桐喜欢潮流,在作品中借鉴了许多中国当下流行的拍摄手法和制作模式(比如抖音),而这与学校课程的评价标准并不完全契合。因此,他花了几天几夜做的视频,尽管会为他获得周围人的掌声,却未必能带给他一个好的分数。他曾为此不断质疑自己的天赋和水平,但最终释然,从分数的纠结中解脱出来。他说,课上获得的评价是一个维度,但同学和朋友们的认可同样对他意义非常。


吴桐导演拍摄的 DKU 魔性洗脑抖肩舞


经历过迷茫的吴桐没有放弃过发掘新的自己。利用暑假,他自学了 iPad 手绘软件,开始没日没夜地画图。从简单到复杂,粗糙到精致,他会把自己画的图放上朋友圈让大家评一评,哪幅图更好,哪种设计更吸引人。他认定,不吝于分享,不羞于展示,这正是媒体人获得进步最快的方式。


吴桐制作的表情包


采访 & 文字:杨雨莱

编审:祁蕾

出品:昆山杜克大学传播部、昆山杜克大学学生媒体中心



▲向上滑动


昆山杜克大学

杜克教育 中美经历 国际视野

dukekunshan



昆山杜克大学

Duke_Kunshan





长按右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