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一夜暴富后,又一夜返贫的人生

慧超 思维补丁 2022-08-07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512篇文章

非常喜欢,你该多听几遍。

头图基于CC0协议引用。


(一)


“离婚10多年的老头,征地款下来第二个月就再婚了,新娘比他小近20岁”。


超超2012年第一次去鄂尔多斯的时候,这座城市仍处于“暴富的癫狂”之中。与当地人交谈,最后的话题总会回归到一个个令人血脉贲张的财富故事上。


在东方迪拜、人均GDP超香港全国NO.1、一座城承包全中国90%路虎销量的诸多标签下,鄂尔多斯土豪声名远播。


走在鄂尔多斯空旷的大街上,揽胜和陆巡出现的频率,比北京要高的多。2011年,住建部的一份《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显示,鄂尔多斯的亿万富翁最少有7000人。


要知道,那一年鄂尔多斯全市辖区人口加起来还不到200万。


这样的亿万富翁比例,即便拿到19年后的今天,仍可以笑傲全国绝大多数城市。



中国绝大多数底层民众一夜暴富的关键都在于“土地”。鄂尔多斯也是如此,那些年,高企的煤炭价格催生了投资者对这座资源型城市的无尽想象,无数开发商涌进了这座小城。


2011年的数据是,这座四线小城拥有高达520家以上的房地产开发公司。


因为拆迁,很多农民一夜之间拥有了数套房子。但这在当地根本不算什么,更有钱的是那些被征地的牧民:他们常常拥有几百乃至上千亩牧地,即便煤矿只是占一个“小角”,征地款往往也数以千万计。


普拉多驶出宽敞气派的矿场办公区,开车的司机“无意间”告诉我们,2年前,站在门卫室那个潦倒的老头还是个标准的千万富翁。


“谁能想到,这样的暴发户后来会跪在我们面前,说自己地也没了钱也没了,恳求一份工作糊口。”


煤矿占了他的牧场,和近千万征地款一起回家的,还有在包头打工的两个光棍儿子。


老头出手阔绰,据说当时就领着两个儿子去银行,每人给了200万。


打工是不可能再打工了,“搁你,守着这么个爹,还他妈干啥小工啊?”司机在后视镜里瞥了一眼后排满脸震惊的我们,笃定地问道。


媒婆络绎不绝,两个儿子很快结婚,老头又分别送了一辆3系一辆汉兰达。


比着花钱成了很多当地人的新喜好。大量一夜暴富的农民,让这座城市显现出空前的虚荣气质。


“你买辆霸道,我就一定上陆巡,你买130平的房子,我肯定要买个160的,你买条金链子,那我脖子上挂的就一定得比你的粗……”


(鄂尔多斯房价短短一年暴涨100%)


2万多一平的豪宅刚开盘就售罄了,与之相对,那一年北京新房的均价不过才2万3。有人在市中心买了大房子,却从来不回家住,每天就睡在洗浴中心里。每间棋牌室都人声鼎沸,一夜输赢都在几十万……


司机跟我们说:“赌博害人啊,很多人一家子组团去澳门赌。”


除了那个年轻的老婆,没人感觉老头享受了什么好东西,但不过2年时间,千万征地款就那么没了。“兴许是被那个婆娘卷走了,兴许是赌光了,谁知道呢?”


有钱的时候,两个儿子一个赛一个的殷勤孝顺,都抢着要为这个一夜暴富的爹养老送终,但如今这老头罹患肺癌,两位孝子却连一声问候都吝啬了。


“别说回来看了,电话都懒得打一个哩……”


(二)


当然众所周知的是,不久之后,因为民间借贷的崩盘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很多鄂尔多斯的土豪一夜从亿万富翁变成了“亿万负翁”。



但类似那个门卫老头的故事,却尤其耐人寻味。


在很多类似的故事中,你会发现:对于穷人而言,“一夜暴富”反而成了一种恶毒的人生诅咒。


比如美国那位独中亿元巨奖的Jack Whittaker,他2002年圣诞节中了“全家人几辈子也花不完的财富:3.14亿美元”。



但仅仅是3年后,便被赌场起诉欠下150万赌债。



暴富后的Jack频繁出入色情场所和赌场,获奖不久后他就被控性侵而声名狼藉。他挥金如土,喜欢携带大量现金而屡遭抢劫。他一口气给外孙女买了5辆豪车,这个被溺爱的外孙女很快辍学,整日除了购物就是叫来一群瘾君子聚众吸毒。2年后,Jack的外孙女因吸毒过多而死,年仅17岁。


(Jack外孙女的遗照)


后来的媒体报道中,已经离婚且早已破产的Jack,靠打零工和买彩票支撑自己的人生,他幻想自己能再中一次亿元大奖,但似乎他人生中的好运气,都已经在那张彩票中用完了。


并不是所有一夜暴富者都会返贫,但显然“暴富后返贫”的故事确有其人,且数量不少。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为什么有人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甚至在上帝恩赐一笔巨款之后,他们仍旧会与贫困再度相会?


(三)


一个长期吃不饱饭的人最需要什么?


99%的人可能会依据直觉给出那个同样的回答:食物。


但有人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比如,这个答案可能是和生存毫不相关的一件物品:电视机。



对于任何人而言,生活,不仅仅只是生存——长期以来,生活富足的人一厢情愿地认为,为食不果腹的赤贫人群提供足够廉价乃至免费的食物,他们就会感激涕零。但事实是,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一块涂满奶油的蛋糕,而不是一大袋可供全家食用一周的玉米粉。


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3个人,“以表彰他们在缓解全球贫困研究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与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是诺奖历史上第一对夫妻组合。


这对伉俪合著过一本书《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这本书便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那么多一夜暴富的穷人,在偶然获得其“一辈子都花不完”的财富之后,突然间又“一夜返贫”了。



所谓“贫穷的陷阱”,绝非仅仅指的是营养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差,以及受教育程度低这些显而易见的客观因素。


这个陷阱的凶险更在于,贫穷会培育自己的奴隶,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穷苦环境之中,他便会慢慢养成贫穷的“习惯”——贫穷的生活处事方式,思考逻辑和判断能力。


因此,很多穷人即便突发横财,或者接受了外界的帮助,但往往仍会将自己的生活过成“死循环”。


比如疟疾肆虐的非洲,很多穷人却舍不得给自己的孩子买一顶蚊帐,甚至将政府免费发放的蚊帐剪成婚纱。


比如在极端贫困地区,疫苗接种率一般都很低——疾病只是遥远未来的潜在危险,但钱却可以在当下换来娱乐和美味。




穷人的消费能力很弱,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大多数人忽略了另一个事实:


穷人的消费欲望非常强!


尤其在他们有钱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报复性消费”的行为,什么意思呢?


一个没房子的农村小伙有10万块存款,完全有可能会购买一辆价值15万的合资汽车(不仅将10万存款全部花掉,还会以贷款的形式购买更高一档的汽车),但一个收入颇丰的中产白领,大概率不会将全部存款都用来买车。


穷人暴富后,第一件事不是投资,不是储蓄,而是迫不及待去消费那些自己曾经消费不起的东西——而且必须是看得见,摸得到,显摆得出去的东西。


(四)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句网络俏皮话实际上得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认可——贫穷的确会限制一个人的想象力,不仅如此,它还限制了一个人的深度思考及判断能力。


“我要的现在就要”,这种霸道总裁式的消费观念,更符合穷人对待财富和消费的心态——在他们能消费得起的时候,他们一秒钟也不想等。


相对于教育投入、学历提升和学成一门手艺,穷人的钱更容易花在无意义的娱乐和不必要的消费上。


穷人并非不了解教育和学历的重要性,但经济的窘迫导致他们常常无法忍受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的行为——而教育和学习,正是投资回报周期漫长的典型代表。


所以相对于鼓励考大学,穷人更鼓励自己的孩子辍学打工。



成为一名“长期主义者”,如今正成为专业投资者、杰出企业家和富裕阶层追逐的榜样,但显然,大多数穷人都是“目光短浅”的急功近利者。


穷人的财富、时间和精力,更多聚焦于当下而非未来,他们更喜欢将钱和时间花在娱乐上,而非学习和自我提升上。


诺奖得主为其做出的经济学解释是:因为穷人的生活压力更大,烦恼更多。因此他们需要频繁获得愉悦感,释放压力。


久而久之,穷人养成了“及时行乐”的思维惯性,逐渐习惯于获得及时回报的愉悦感。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一夜暴富的穷人,不愿意找专业的理财顾问打理自己的巨额财富,却沉迷于赌博和收益率奇高的投资骗局之中。



在固有的思维下,他们更享受牌桌上一把几万块的“即时收益”,而瞧不起一年十几个点的理财增长。


(五)

 

穷人是否是“理性的经济人”?


答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然是否定的——就是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一定理财观念的中产阶层,大多数人也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


比如购买奢侈品,无论从任何角度而言,动辄需要花费中产一两个月工资的奢侈品包包都是非理性行为。但是数据告诉我们,奢侈品最大的消费群体正是中产阶层。


人活着,不仅仅只是生存——对于中产是这样,对于穷人而言,也是这样。


我们在唏嘘这些深陷贫穷陷阱而无法自拔之人的同时,往往会忽略自己其实也深陷自我思维的“深渊”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局限,某种程度上,我们和那些自己所嘲笑的“穷人思维”,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比如我们都知道只要坚持健身,就一定能获得梦想中的好身材;只要刻苦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有所提升;闲暇时读书,下班后精进,自己的职场生涯一定会比躺在沙发上刷抖音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但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你的收藏夹里可能保存了几个G的枯燥报告和实用攻略,但所有这一切在你点击收藏的那一刻,都被无形的力量封印起来了。


你的微博可能Mark了几十条燃脂运动的短视频,但无一例外都变成“转发就等于锻炼了”。


你的豆瓣可能积攒了几十本“想看”的各种书籍,但你瞧,事情的发展是多么枯燥呢,它们无一例外,只是变成了你“积极向上,阅读品味奇高”的一种佐证。


朋友,我说的大概就是你吧?


毕竟及时满足太令人愉悦了,健身学习这种事,哪有峡谷MVP、综艺节目和女神新番令人放松和愉悦呢?


我们都是各自思维的囚徒,所以你瞧,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其行事和思维,往往都是反人性的。


世间的大道理都很简单,只是在欲望和人性面前,我们都有各自爬不上去的深渊罢了。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你还可以读】


一个人在二十五六岁时,该是什么状态?


滞后的法律: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要解决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作风,而不是指出问题的女教师


宁愿月薪1万招新人,却不愿给月薪5千的老员工涨薪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