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中国(某一部分)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718篇文章
非常好听,推荐听听
尝试理解这个复杂,迷人且身在其中的社会
“今年先把这5本读完再说”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那就给朋友们推荐几本书吧。
“在这里,读懂中国”是《南方周末》的Slogan,一份报,几本书,当然很难真正读懂中国。但在某个维度上,一本好书确实能够帮你读懂中国社会的“某一部分”。
所以,今天分享的书单,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
“在这里,读懂中国的某一部分”。
每到读书日,便有很多爱读书的人,苦口婆心地和大家分享读书的意义,其实我一直觉得科普读书意义的这件事,挺没有意义的。
健身的意义,变美的意义,升官的意义,发大财的意义——没人会去讨论这些,因为它们的意义都硬邦邦的,所以人们不仅仅会行动,而且会在根本不理解其意义的前提下,瞎鸡巴行动。
读书通往无限,读书可以拥有此生之外的,更为诗意的世界——这些实在已经被人念叨烂了,不过不读书的人,还是不会去读。
真正爱读书的人,你也不用费劲巴力地去跟他说,读书有什么意义。
或者说,当代人需要理解的意义已经实在太多了,今天的人们其实不需要再多理解一个意义,人们需要的是行动。
因此,亲爱的朋友,关于读书,我能给你的最好建议,就是去读吧,别等了。
第一本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群星灿烂的日子”。
这是印在这本书序文上的标题。
确实是。任何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会生出同一种感触:
我们的确失去了一件非常宝贵的东西。
当然,关于媒体的凋敝,关于调查记者尴尬的境遇,关于新闻报道的逼仄、浅薄和千篇一律,已经是老生常谈且听众愈发稀薄的话题了。
这本书是《南方周末》优秀特稿的合集。即便是放在今天,这本书所呈现的新闻写作,依然是迷人且极具阅读快感的。
特稿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不仅仅是新闻,还呈现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和视角,所以它拥有着穿越时光的魅力。
比如本书的第一篇报道《灾后北川残酷一面》,这篇特稿被誉为是“汶川大地震”相关报道中,最优秀的文章之一。
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一家影响力媒体的灾难报道竟然还可以这么写,竟然还能这么写。
比如那个著名的开头:
“死亡的气味是在5月15日下午开始在北川县城里弥漫开来的。”
比如报道中所呈现的残酷救援现实,趁乱偷窃、打劫的小偷蟊贼,求救时高喊“我是张书记”的淋漓人性——
你要知道,所有这些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灾难现场中的“负能量”,并不是可以在任何年份都能顺利地登上报纸,付印销售。
比如曹筠武老师一篇“封神”的特稿《系统》,以一个极其细微的视角展现了无比宏大的现实隐喻和写作野心。
比如《小镇猪事》和《鬼妻》,以平静客观的笔触,描摹了这片土地上令人惊心的现实和残忍:
给生猪超剂量用药的养猪户。倒卖病死猪的普遍现实——“不是咱心黑,它有人要啊!”
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杀了6个女人,只为了把尸体倒卖给想“娶鬼妻”的人,而这6个活生生的人命,一共卖了还不到2万块钱。
“鬼妻”不吓人,真正吓人的,是人。
比如中国第一篇同性恋主题的特稿《两个男人的20年“婚姻”》,这篇报道当年所引发的传播效应堪称石破天惊,当时还有权威媒体评论说:
“一个以隐秘为特征的时代结束了。”
如今来看,时代或许是进步了的,但它进步的远比当年人们所想象中的缓慢,和曲折。
如今,只有遭遇重大灾难和突发事件,人们才会惶惑地问一句:
“媒体哪儿去了?”
媒体当然一直都在,这个问题其实问的是:
曾经的媒体报道哪儿去了?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已经很难想象,在我们的媒体上,曾经出现过怎样令人动容、震撼和刺痛的新闻写作了。
这不是调查记者和媒体们的遗憾,这当然是所有读者的遗憾。
我以为,所谓“群星的黯淡”其实从来都是一个伪命题,江山代有才人出,并不是群星黯淡了,只是他们没有遇到适合璀璨的夜空。
时代的帷幔太过沉重,它降下来之后,远远不是仅凭几个所谓“天才”便能拉开的。
第二本
《置身事内》
一本现象级的政治经济学入门书,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兰小欢。
这本书的好其实就四个字:深入浅出。
其实关于中国政府和中国经济,市面上的书汗牛充栋,很多书写的其实比兰老师这本更深、更犀利、更透彻,但不得不说,大部分的阅读门槛都远高于这本,普通人可能读个两三页就眼皮打架了。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这个话题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我们确实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增长道路,它不同于中国旧时代的发展理论,也和西方主流经济学有着很大不同。
这是因为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个引号里的每个字,你绝对都认识,但要谈到如何理解,我觉得可能大多数普通人完全是一头雾水的。
这本书实际上像剥洋葱一样,把这个概念条理清晰地分解了。
包括政府事务和权力触角,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财税改革和地方债风险,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的土地金融……
这些宏大的经济学名词,实际上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人都听过,但可能谈不上理解,这本书有助于一个政治经济学小白,理解他所处的社会和背后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我国,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所以我们不可能脱离政府谈经济。
也正是因为此,普通人了解政府认为应该怎么办,比了解“我”认为应该怎么办,要重要得多。
第三本
《江城》
我是在武汉的出租车上想起何伟的这本《江城》的。
刚刚结束了5天的武汉游,在最后一天,我们结束在东湖的游玩,叫了一辆出租车,司机是位脾气暴躁又不停吐槽的大哥。
在他车上,带给我最深的感受不是急刹和猛加速,而是对喇叭的暴力使用。
东湖的景区部分路段车可以开进去,而路上又有非常多的游客,所以机动车开起来是很缓慢的,因为很多行人不慌不忙地走在路上。
大哥本身开的就是电车,所以噪音很小,有时车都快要追到行人的屁股了,前面的路人依然是不慌不忙不闪避——当然也可能游客觉得在景区里,路权在我,你车本身就应该礼让行人。
遇到这种情况,大哥会狠狠地给自己的喇叭一拳——真的是锤上一拳。仿佛要打在路人后脑勺上,于是喇叭不可避免地要尖叫一声,时常把前面的人吓得一惊。
不仅如此,遇到前面行人要穿马路他要大力按喇叭;遇到前车默默跟随行人,他在后面也要按喇叭;遇到前车行驶缓慢,他持续按喇叭加车内飙脏话。
最后出停车场时,自动抬杆的速度慢吞吞的,司机大哥又暴躁地按了一通喇叭——其实这是个无人值守的自缴费停车场,也不知道他的喇叭按给谁听。
总之大哥使用喇叭的频率非常之高,出个景区大概堵了七八分钟,我感觉这辆车的喇叭被砸了不下30次。
当我意识到这个频率之后,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何伟的这本《江城》,想起了这个美国人初来中国时,所感受到的那种无处不在的噪音和迷人的混乱感。
何伟在《江城》里面特别写过涪陵汽车的喇叭声,他从最初的不可思议到逐渐浑然不觉。直到一个美国同学来涪陵看他,和何伟抱怨无处不在的刺耳喇叭声,何伟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好久没再听到这里的喇叭声了”。
他像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中国人一样,适应乃至忽略了这些刺耳的喇叭声。
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的描写,甚至是何伟写作的一种缩影。
何伟的非虚构写作完全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缺少荒诞的经历和离奇遭遇,但他的文字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迷人气息:
即在庸常的平静生活之下,何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一份来自“他者”的观察和阐述,在他的笔下,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些早已“熟视无睹”的事物。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其实并不具备普遍经验。
何伟以一种身在其中,却置身于外旁观中国的叙述方式,呈现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他们思考和做事的逻辑、方式。
人们消解苦难的方式,应对现实的手段,反抗命运的途径,在何伟的笔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一切又是那么的冷僻。
第四本
《邓小平时代》
这本书以及它所记录和描写的人都太过于著名,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这本好书,以及小平同志到底走过了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
傅高义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他写的这本书,被誉为研究邓小平的“纪念碑式”的著作。
提起邓小平这个名字,很多人可以瞬间联想起他的一些经典语录,以及“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但再往下谈,邓公当年经历了怎样的三落,有何以三起?这样一位被誉为改写现代中国进程的伟大改革家,在当年又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困局和政治角力?
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高水准的人物传记,更是理解中国现代史和政治人物的绝佳读本。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事实,客观审慎的历史评价和百科全书式的政治细节。
作为一个美国人,傅高义对邓小平的评价非常高,在本书的字里行间,你甚至能感受到,这个哈佛学者完全被邓这样一个中国政治人物迷住了——
而在此基础上,有这样一个事实不容忽略,就是这本书起初并不是为了讨好中国人,写给中国读者看的,傅高义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向美国人介绍中国和邓小平,这本书是后来才被翻译成中文的。
何况,对于中国人而言,邓小平这个名字,本身有着极其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浓重情感,不妨,就将傅高义先生对邓公的评价摘录在此吧:
“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走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假如中国人要感谢某一个领导人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人就是邓小平。在为改善如此之多的人民的生活做出的贡献方面,20世纪是否还有其他领袖能够与他相比?20世纪是否还有其他领袖对世界史产生了如此巨大而持久的影响?”
第五本
《筚路维艰》
2023年虽然才过了4个月,但对我个人而言,今年最佳的社科历史类书目已经产生了,就是这本萧冬连老师写的《筚路维艰》。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内所涉近现代史,尤其是中国当代政治史,对一些“问题”和“弯路”,往往讳莫如深,或者寥寥几笔简单略过。
这本书的好,首在于一个“真”字,从本书第二章开始,时有令人读到一身冷汗的惊颤感。
书中对关键历史问题没有丝毫回避,即便是那些“不正确、不光明”的残酷史实,依然从成因到发展,再到对问题和灾难的反思,都以客观、冷静、公允的历史笔触一一勾勒。
对很多敏感话题和敏感事件的叙述和评价,对政治人物在历史转折时期中的决策、判断、行动,这本书可以说做到了爱不溢美,恶不贬损——它让你正视历史苦难的同时,也会考量到彼时彼刻的社会观念水位与国际政局大环境。
阅读这本书,你会对权力如何运作,体制如何转向,时局如何从乐观转向混乱,又如何从混乱滑向灾难,最后又如何在灾难中,生出希望的种子和火苗——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独特体悟。
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有着怎样的缘起,又是如何形成共识,并得以实施,一个社会是如何整体性陷入混乱乃至疯狂的深渊?
那些我们的先辈所经历过的,令人不忍细思的“乌托邦实验”,在今天看来完全呈现出令人惊诧的荒诞,甚至因为这种惊人的荒诞而显得不真实。
但确确实实,那就是我们曾经走过的,真实的历史。
“任何时候都应对人类理性的局限保持一份警惕,谨慎对待按照理想设计出来的社会方案。理想是提升社会的明灯,现实则是一个试错改良的过程,把理想直接拿来进行社会实验,必然带来灾难。理想越崇高、目标越远大、权威越强大,带来的灾难可能就越大。”
通往地狱之路,往往由善意和鲜花铺就。
先推荐这五本吧。
如果你想要更好地理解自己所深处的社会,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运行的某种逻辑和机制,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个社会运行背后所暗含的某种法则和范式,我想,上面这五本书,会展开一个非常有益的视角。
最后,祝你在阅读中获得自由、养分和想象力。
这里是思维补丁,谢谢你的阅读。
(顺便奉上书单购买链接。当然通过此链接购买,我会有几毛到几块钱不等的销售分成,这一点各位有知情权)
【继续阅读】
亿万富翁说出了一个困境:只有财富自由时间自由的人,才有底气维权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作家,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思维补丁】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