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互联网的日子,老北大人去哪玩儿?

2016-05-19 秋心 数洞社媒
导读

怀旧是种病,隔段时间就得发一次

作者 |  秋   心

编辑 |  小牛稠


最近有点悲伤的一件事是,在北大校园内行走,几乎往任意方向走不了多久就会撞上一块工地。灰砖老楼被清创一样挖去,然后裹上“施工绿”或“和谐社会中国梦”的围墙,从此内外就是两个世界。

新建设似乎永不停止——当然,这也是为了让师生们未来的生活更好。我们因对未来“明亮、舒适的住宿、办公条件”的期待而容忍着这些和风景格格不入的拆除、阻拦、包围、遮挡和扬尘,但还是会有点遗憾许多公共空间就这样被侵占,能走的路、能欣赏的风景似乎越来越少了。

正如北大一位老师所写:

“这些年在校园里游荡,每当看到一座旧楼被推倒而新楼未起时,总会想象那里变成一片大草坪,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校园越来越挤,禁地越来越多,林池改装成了高楼,有品味的书店、咖啡馆却难以为继。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一个格子,在宿舍,在图书馆,在实验楼,在办公室,却缺少一条可以游荡的小路。”(陆胤《其实,你的大学可以“闲”一点》)


于是我们忍不住好奇这座校园原来的模样:不可避免的时代与环境的变迁,到底改变了校园的哪些面貌呢?园子里走过的人们,过去是去哪儿消磨他们的时光、交流他们的思想、遇见生命里的“他人”,或者仅仅是品尝独处的滋味?

从燕大校园开始


回溯园子的历史,就必须得从燕大说起。因为众所周知,北大原位于市内的沙滩红楼,1952年9月搬至燕园,至今也不过一个甲子左右。

我们现在熟悉的校园原属燕京大学(Yenching University),是由亨利·墨菲 (Henry Killam Murphy)设计,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多方奔走、募集资金于1926年建成的。湖山塔影安设完毕,一代代人的记忆就从那些留白里生长起来。

1921年,燕京大学新校区规划俯视图。(图片来源:陶然野佬的博客)


1921年,亨利·墨菲手绘的华纳(Franklin Warner 美国燕京大学托事部主席) 纪念体育馆 (男子体育馆)、水塔 (博雅塔)、湖泊、小桥效果图。(图片来源:陶然野佬的博客)


1925年燕京大学新校园即将竣工的未名湖鸟瞰。那时湖心岛尚未建起八角亭,石舫和各主楼的屋顶还是一种新鲜的白。(图片来源:陶然野佬的博客)

这是1926年燕京大学启用新校区时,校长司徒雷登在正门(西大门)前亲自登梯揭校匾。校门是按照王府大门规制修建,蔡元培题匾。营造这个园子,司徒雷登可谓费尽心血,在此默默向他老人家问个好吧。(图片来源:陶然野佬的博客)

1926年的燕京大学新校园。从未名湖西北向东南望,大烟囱是燕京大学锅炉房的。博雅塔是燕大的水塔,是校园的实用设施,其外形仿通州燃灯佛塔,隐含了潞河书院的渊源,是湖畔的园林点缀。以后的90年中,莘莘学子徜徉湖畔,把这里变成了地标性的公共空间。远处的大烟囱不知什么时候拆的——那个位置大概就是现在理教旁边那个工地附近,现在竖着的是高高的施工吊臂。(图片来源:陶然野佬的博客)


1927年,燕京大学学生在“舞刀弄剑”。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体育课恐怕包揽了大多数业余娱乐项目。这个地点……不知在何处。聪明的你如果看出来了可以留言提示哟。


1929年9月,燕京大学的学生在打球。


1930年,男子篮球队——这应该是在湖心岛的鲁斯亭前。


1932年,燕大女子棒球队。位置不知是不是在第一体育馆那一带,不过运动服好赞,让我好几次看成了图片上打的水印~+_+

不上体育课的时候干什么呢?找老师聚一聚也不错——不用宴会厅,教学楼前的台阶就ok。图为燕大女子学院院长Luella Miner博士给学生们组织的茶话会。


当然,周末的时光最主要是用来放松的。好似当年郊游是学生之中风靡的活动。图为1932年燕京大学正门(西校门)外,有学生到西山游览骑驴返校。骑驴……驴?!没错,就是驴……而洋车、摊贩们则在门外等着做学生和老师的生意。(图片来源:陶然野佬的博客)


当然我们也比较关心情侣们去哪里“浪费时间”的——这么大的园子,哪里不是谈情说爱的好去处?这是20世纪40年代临湖轩附近的石桥上的一对情侣。女士右手被男士牵着,左手好像还拿了本书在看……时过境迁,我们现在都是刷手机的!(图片来源:陶然野佬的博客)


静园一院、二院、四院和五院原为燕京大学女生宿舍,建于1926年,三院和六院是1952年根据当初图纸加建的。今见旧照,仍有恍惚感和复杂的心情——因为我们刚刚经历的那场风波。六院和静园草坪几乎是我们眼下最珍视的公共空间,其由来却并非人尽皆知: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在其文章《书香五院》中回忆,北大最大的草坪起初是在图书馆东边,图书馆要扩建,把草坪占用了,学生抗议,校方只好派人把静园的果树砍掉,改造为草坪。——可见这么些年学子们对于公共空间的渴望从未减弱。


1941年,燕大MM走出宿舍楼。宿舍前的开放空间好大,人也好明媚……这画面太美我简直不敢看。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当年燕大是男女同校,但校方还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限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的。每年只有一次“开放日”,男生才能进入静园四个院落。平时女生在晚上的特定时刻以后就不能出去跟男生约会。正是因为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的约束,静园四院就被燕大男生戏称为燕园里的“紫禁宫”。等到每年一次的开放日来临的时候,校园的气氛就变得活泼起来了,平日里显得幽静的庭院也顿时热闹异常。男同学们会三五成群地来到这里参观女生的宿舍,而女同学们也会大大方方地把他们迎入庭院,并亲自下厨招待这些平日很难进入“紫禁宫”的男同胞们。


住在静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光看照片就已经拉仇恨了。冰心在《未名湖畔的三年》一文中写道:“那时四座称为‘院’的女生宿舍里,都有为女教师准备的两室一厅的单元,还可以在宿舍里吃女生餐厅的‘小灶’。差不多中国籍的女教师和生物系教师江先群、教育系教师陈克明等都住进去了”。据冰心回忆,每座庭院中还有自己的食堂,女生们都是自己动手淘米做菜,然后在干净明亮的餐厅里集体进餐,女教师们有时也会和同学们在一起用餐。女生宿舍的哑巴侍应(图右上角)在这张照片中也亮了一次相。


这是1941年燕京大学宿舍公共活动室——当时的主要信息媒介是报纸。



1941年,还木有未名BBS——这些才是正经的BBS!可以想象这么个“碰头”的小空间里一定会有很多闲聊和八卦吧~^_^

1941年燕大学生宿舍里还有乒乓球室。拉仇恨没完没了……


当然,还有自习室。


1940年燕大的一天,青春的气息与时兴的大背头发型(而且是男女通吃有木有)一起在阳光下闪耀。地点应该是旧燕大图书馆东边的草坪(那时静园草坪应该还没有开辟出来)。这个草坪有很多故事,在下文中还会提到。


有一片大草坪的好处就是随时可以表达爱意——不管是对学校的还是对姑娘的~图为燕大学生排成“燕”字。


1941年燕京大学被日军霸占,成了日军的病院,司徒雷登校长遭日军羁押,后被关入山东的集中营。这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军航拍的燕京大学鸟瞰。博雅塔后的大烟囱还在,中关村则是一片农田。(图片来源:陶然野佬的博客)


1946年,燕京大学迁回北平,学校的一切活动恢复如初。因为是教会大学,宗教活动是保留节目。此为1947年6月未名湖畔的一个关于复活节的社会活动。

复校之后,学习、生活还要继续。这里是1947年燕京大学学生交谊厅,图中的男生女生都好羞涩~

园子里随便某个角落都生趣盎然。图为1948年,一个女生种的豆子发芽了,她兴奋地笑了起来。

40年代北平各高校会组织一种“爬杆摘旗”比赛。这个操场的位置实在看不出是现在的哪里,大约还是一体附近?总之,图中这个比赛已经进行了半个小时,还没人能摘到旗子。


1951年,教育部长马叙伦代表政府接管燕京大学。当时恰是抗美援朝战争正酣之时。次年,也就是1952年就开始了全国院系大调整,燕京大学撤销,其法学院,社会学系并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文科、理科并入北京大学,工科并入清华大学。1952年9月,新的北大从市内沙滩迁至燕园。(图片来源:陶然野佬的博客)


建国后的燕园


建国后,燕园里留存的基本就是北大的历史了。不过因为众所周知的时代浩劫,人才输送在70年代高考取消后被斩断,恢复高考后又被续接。这期间,不同“身份”的一批批北大人带着不同的穿着和神情,在燕园的公共空间里留下了身影,而作为微小个体的他们以及他们的活动,又非常鲜明地映射了身后的时代。

关于草坪的回忆

无论50、60、70、80年代,草坪是我们永远的爱。



1952年至1975年的北大图书馆总馆(原燕京大学图书馆),主体在西校门贝公楼南边,其东侧曾是整个园子里最大的一片草坪,常常“有吉他,有姑娘”,还有很多北大人的记忆。但随北大迁入,燕大图书馆老楼日渐不堪重负,马克垚在《图书馆读书琐忆》一文中称楼内“光线不大好,白天看书也要开灯”,于是同学们宁愿去文史楼阅览室排队自习。直到1975年初,新图书馆才落成,并在1998年由李嘉诚捐资扩建,但草坪也因此被侵占,这才有了后来的静园草坪。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图书馆东侧草坪。

(图片来自“那年燕园”北大记忆老照片摄影展、1977级校友孟晓苏提供)


雪后的图书馆南草坪。 

(图片来自“那年燕园”北大记忆老照片摄影展、1981级校友彭艳提供)


1986年图书馆草坪弹唱——真的“有吉他,有姑娘”。(图片来自“那年燕园”北大记忆老照片摄影展、校友金禾提供)


1985年南北阁附近的草坪也是游玩好去处——还好现在草坪也还在,不过种的是那种针状的小草,柔弱得让人不大好意思再坐上去。(图片来自“那年燕园”北大记忆老照片摄影展、校友金玫提供) 

俄文楼前的草坪好像也比较大呢!只是……我们现在不提倡爬树啦。(图片来自“那年燕园”北大记忆老照片摄影展、1981级校友彭艳提供)

关于运动的回忆

不能上网的日子里,燕园里的前辈们可以做的事其实很多……并且很健康。


1971年北大女生在打篮球。(图片来自新华网)


1971年,北大女生做体操。(图片来自新华网) 

1977年,76级同学跳入五四操场游泳池。

什么?五四操场原来还有游泳池?!

(图片来自“那年燕园”北大记忆老照片摄影展、校友于芳提供)


学跳集体舞。地点不详。(图片来自“那年燕园”北大记忆老照片摄影展、1977级校友提供)  

关于读书的回忆 

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决定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并决定先在以上两校进行试点。

1972年春,北大、清华招生试点经验在全国高校大面积推广。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在这个时间点之前进入北大的是“工农兵学员”,而此后考进的学生,在失而复得的心境中,因一种共同的如饥似渴的求知神情为人铭记。


1972年,美国学者威廉·约瑟夫来中国访问,在北京大学拍摄了一组珍贵的彩图。这是公告栏前的两个工农兵大学生。(图片来自爱历史网)

 

1972年,37楼旁的空地上,工农兵大学生在打排球。(威廉·约瑟夫摄,图片来自爱历史网)


这个不知道是在打什么球,仔细观察了一下好像是用乒乓球拍打一只毽子。(威廉·约瑟夫摄,图片来自爱历史网)


贝公楼西侧毛主席像四周的空地也是工农兵大学生们爱去的地方。(威廉·约瑟夫摄,图片来自爱历史网)


威廉·约瑟夫这组摄影中拍到的校园空地有很多,但多数冷冷清清,当时的工农兵大学生们多是成群出现、成群活动的。(威廉·约瑟夫摄,图片来自爱历史网) 

1977年高考恢复,这是在未名湖畔晨读的女生。

(图片来自“那年燕园”北大记忆老照片摄影展、1977级校崔黎丽提供)


80年代的未名湖畔晨读。


这是1981年未名湖畔土丘间的一条小路,路两边种的是油松,图中的女生是恢复高后入校的头几届学生。摄影者是北大法律系1977级校友河山(何山)。他说,10年后再觅这条弯弯的小路,怎么也找不见了。


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宿舍也是阅览室。这是1981年6月18日37楼国政系学生宿舍。(1977级校友河山摄)

80年代的燕园

  

当他们在一起时,你可望见时代之风变了。



80年代的未名湖畔的谈情说爱。

(图片来自“那年燕园”北大记忆老照片摄影展、1981级校友彭艳提供)

 

80年代的操场,打球吃饭两不误。


这时的公开表演已经有了麦克风和吉他,以及,80年代标志性的长发和喇叭裤。

当时的“学生咖啡厅”真是一个新潮之地,不过只在晚上开,因为白天教工要在里面吃饭。此图亮点除了女学生们的工作服,还有男生们胸前那种新郎官似的红胸花,上面写的是“经理”“副经理”。当然,也不能漏了右边桌子上那款非常时髦的“音响”。


“学生咖啡厅”就是圆饭桌、小方凳、日光灯管和双喇叭录音机,去晚了还没座位。图中服务员是中文系大四的一个女生,当时还上了报纸,评价是“她受到了很好的锻炼”。图左侧站着喝咖啡的、举着雪糕、正舔雪糕的三个男生简直亮了。


这是间学生们自己开在校园里的售书亭,是被校团委支持的“合理合法”的卖书场所。有校友回忆书亭开业那天周围五十米之内“人山人海”。没了各种“苛捐杂税”,书亭里的书便宜得没边儿。当时的大学生省吃俭用剩点钱都是用来买书的,当时的畅销书好像是《第二次浪潮》、“弗洛伊德系列”还有王朔的小说。


售书亭盛况。其实80年代北大卖书的地方还有柿子林书摊,就在三角地旁边唯一的空地,得名是因为上面间隔地栽了柿子树。据校友许知远记述,柿子林里的“书店”就随随便便地用几条包装绳拉在柿子树间,拦成一块自己的空间,书就丢在地上,卖的都特便宜,经常让穷学生们倾家荡产。有趣的是这里还卖自制刊物和书籍,80年代轰动一时的“未名湖丛书”就是从柿子林中的一辆破三轮车流传开来的。同时柿子林还是集////会场所,许多年轻的演讲家们会来这里动情地表达他们的思想,俘获大批听众。慷慨激昂的演讲结束后,会有掌声、嘘声和谩骂声,空气中充满了躁动的气息……可惜的是1998年修建新的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大讲堂,原址上的大饭厅被拆除了,四周那一片柿子林也消失了。我们今天也没能找到一张柿子林书摊的图片。




80年代校园里非常时髦的事情是跳交谊舞、演讲、速记……各种“协会”“学会”雨后蚯蚓一样纷纷出现。男生中风靡的是围棋——打比赛、看棋书,昏天黑地地下棋,俩眼都瞪成了棋子儿。


这就是跳交谊舞……然而,男女有别这道坎儿暂时跨不过,还是同性相搂好了……


那时候可没有打印店呢。在油印室,纸和墨都金贵,请注意节约不要浪费,哦不,是“浪废”人民血汗!


如果异性可以自由进出,宿舍也能是个特别好的公共空间哈哈哈。瞧这个画面多令人沉醉。


不过,你们在宿舍里做这个就不大好了有木有!-_-!


对于北大公共空间的回溯,最后一个位置献给永远的三角地。这是1980年北大三角地的人大代表竞选活动。校友回忆,旧日三角地的旁边还是老讲堂、老学三食堂和柿子林,那时的三角地是由学三南墙的信息栏和南面的两块信息栏组成的,形状和现在不太一样。老学三被拆除,其上矗立起新大讲堂之后,三角地才成为后来的样子。(图片来自博客:不锈的吴钩)



 2007年11月三角地被拆除前最后的样子。


*说明:本文图片版权由拍摄者所有,未标注明确出处的皆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封面图来源:huaban.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