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洋葱新闻是个什么新闻体裁?| 9月社媒领域研究新进展

2016-10-28 关惠元 数洞社媒
导读

本栏目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CSMR)独家推出,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网站,社媒领域重磅研究学术观点为你一键呈现。每月更新,干货精选,和你一起,关注社媒领域研究新进展。

——2016年·9月——

☂️ 国内:

  •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洋葱新闻”发展研究

  • 何种谣言更具传播力?——谣言内容、传谣意愿与谣言讨论热度

  • 社交网络传播情境下的网络群体规范研究——对两个案例的考察

  • 微信朋友圈泛化:交往疲劳与情感疏离

  • 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

  • 再现的网民:多元的形象与单一的角色——基于《朝闻天下》《新闻1+1》中的网民形象考察

  • 在线网络中具有反沉默螺旋现象的谣言传播模型

  • 中国学界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 国外:

  • 弱关系的数字化强度——对社会网络关系的线上话语分析(Digitizing Strength of WeakTies Understanding Social Network Relationships through Online DiscourseAnalysis)

  • 社交媒体中的社会压力:使用脸书提升公民的投票率(Social Pressure on Social Media: Using Facebook Status Updates toIncrease Voter Turnout)

  • 党派之争:政党新闻的运用与社交媒体上政党新闻的情绪化回应(Partisan Provocation: The Role of Partisan News Use and EmotionalResponses in Polit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in Social Media)

  • 改变新闻业的力量:媒介化的发展历程(Changing Power of Journalism: The Two Phases of Mediatization)

  • 脸书上的好友让我们感到自卑与不满了吗?——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社交情绪的研究(Do Our Facebook FriendsMake Us Feel Worse? A Study of Social Comparison and Emotion)

整理 | 关惠元

编辑 | 潇洒卷

国内

一、新媒体背景下中国“洋葱新闻”发展研究


洋葱新闻来源于1988年创刊的美国《洋葱》小报(The Onion)。1996年报纸的网站上线,2007年,洋葱报社推出网络电视台——洋葱新闻网。洋葱经历近30年的发展,树立了独特的风格,在传统新闻业发展遭遇瓶颈的当下,仍保持着巨大的活力。10月14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拒绝领奖的谣言在社交网络上大肆传播,皆因国内媒体误传了洋葱新闻的戏说。
该文从洋葱新闻的性质、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国内洋葱新闻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网络环境,揭示洋葱新闻在国内发展的现状。
该文认为洋葱新闻具有娱乐消遣和反讽批判两种功能,并分析了微博、微信和界面新闻app上洋葱新闻的传播。同时该文指出洋葱新闻界限模糊,难以分辨,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信息在传播和转载过程中易发生遗漏或者曲解,这种情况下,洋葱新闻本身的意义可能无法实现,还会造成大范围的误解和谣言,甚至形成网络暴力,危害社会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受众时间碎片化、网络生活娱乐化的今天,洋葱新闻亦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该文认为,媒体可利用这种独特的新闻形式传达观点表明态度,用娱乐包装严肃的新闻,为新闻业的发展另辟蹊径。
※ 谢璐珊. (2016). 新媒体背景下中国“洋葱新闻”发展研究. 新闻知识(08)


二、何种谣言更具传播力?——谣言内容、传谣意愿与谣言讨论热度


对没有传播力的谣言进行反驳,可能会导致动机误解、逆火效应等情况,从而使辟谣适得其反。因此该研究认为只有当一则谣言具有传播力时,辟谣才有意义。该研究主要探索了谣言内容与谣言传播广度的内在关联,通过谣言内容来预测和评估谣言传播力。
该团队于2012-2015年在中国10个省级地区调查了2049位居民,并对收集到的1891则有效谣言的评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基础模型,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或二元 logit 回归分别构建“传谣意愿”、“传谣与否”、“谣言讨论热度”对 15 个谣言内容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
实证结果反映了6种新现象:指示内容显著提升了谣言传播力;情色内容显著降低了谣言传播力;搞笑内容显著降低了谣言传播力;排外内容只在正面谣言中显著降低过谣言传播力;暴力内容只在负面谣言中显著提升过谣言传播力;专业知识提升了传谣意愿,却降低了谣言讨论热度。据于此,该研究构建出了一个初步保守的传谣传播力评估模型:谣言传播力=负面+指示-情色+正面+知名来源+ 知名主体 + 反驳 + 图片或视频 - 正面 × 排外 + 负面 × 暴力。
※ 熊炎. (2016). 何种谣言更具传播力?——谣言内容、传谣意愿与谣言讨论热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09)
三、社交网络传播情境下的网络群体规范研究——对两个案例的考察
该研究以网络群体互动中留下的文本材料为切入点,分析社交网络传播情境下,中心化群体与非中心化群体的群体规范如何得以形成,以及如何对群体成员产生影响。研究以微博大V“回忆专用小马甲”作为中心化群体案例,以“帝吧出征Facebook事件”作为非中心化群体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研究认为由个体自发行为发展成群体规范的中心化群体案例与谢里夫的群体规范研究所描述的规范形成过程相似,在微博中群体成员以较低的频率维持群体内的互动,在不主动与其他成员讨论所处群体环境时,他们只能以自己的经验对其作出解释,最后这些被大多数成员认可的行为作为隐含的群体规范存在于群体之中, 成为新的三级社交网络传播情境的一部分。而在非中心化群体中,帝吧出征群体的规范在群体之外的环境中得到社交网络用户广泛传播,这一规范经过非群体成 员的认知和判断后,被大部分非群体成员接受并遵守。这种现象显示出,在某些 情况下群体规范具有“溢出效应”,甚至群体的影响能够超越群体, 出现在没有群体的环境中。
研究认为,群体规范的内容是什么(What),这个规范能否被广泛接受(If),如何能形成良好的规范 (How),是探讨网络传播情境下的群体规范的三个关键问题。回答好 WIH三个问题,将大大有利于网络传播情境下群体互动的去低俗化。
※ 徐晖明,方诗婷. (2016). 社交网络传播情境下的网络群体规范研究——对两个案例的考察. 新闻知识(08)
四、 微信朋友圈泛化:交往疲劳与情感疏离
随着微信的广泛普及,微信朋友圈极大地改变了社交的时空观念,提高了手机网络社交的价值和功能。
但其低门槛和朋友意义的泛滥,也使情感沟通缺乏明确的边界,从而对信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朋友圈频繁的信息转发和商业营销,极大地消解了情感互动的意义,降低了用户的交往报酬和交往热情,并导致主体缺失和交往疲劳。研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微信朋友圈消费功能的不断扩张,社交价值不断消解,许多用户被 “圈” 住之后,已成为朋友圈的依附者。朋友圈并没有达到苏格拉底所言 “认识你自己”的目的,反而加速了“自我刻板化” ( self -stereotyping) 的进程。研究认为微信朋友圈的泛化,背离了朋友交往和群体团结的本质,降低了网络社交的情感价值。
※ 蒋建国. (2016). 微信朋友圈泛化:交往疲劳与情感疏离.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08)
五、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
本研究基于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分析视角,采用在线田野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参与到了“帝国出征Facebook”事件发起者建立的QQ群和微信群中观察其组织管理过程,并对部分参与者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 同时通过图像、文本分析来分析梳理表情包图像符号的类别构成及其意义流变,讨论了“表情包大战”作为一种以宣导政治主张为目的的网络青年亚文化行动,其传播过程的特点;网络青年亚文化集群传播行为的新转向。并尝试解读了“表情包大战”的网络传播特点和动态演化过程。
研究发现表情包作为一种传播符号在帝吧出征的过程中发生了原主题消解的作用,而作为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的集群传播行为,其“抵抗”色彩已被淡化,“消解”成为“抵抗”的现有形态。

※ 张宁. (2016). 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09)



* 表情包大战的内容与形式



“表情包大战”的过程和意义流变


六、再现的网民:多元的形象与单一的角色——基于《朝闻天下》《新闻1+1》中的网民形象考察
特定群体或个人的媒介形象再现研究一直是新闻传播研究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再现(Representation)”可以理解为“追问被书写在文本中的相关个人或角色的形象是怎么被塑造、发言位置为何、其身份怎么被定义、角色间的关系为何、甚至特定角色有无发声等”内容。
该文基于叙事研究中的“类别—内容视角”模式,对2009-201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和《新闻1 + 1》中再现的网民形象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样本分析发现,再现的网民形象在表面多元的背后,是一幅失衡、落寞、空洞、寡言、被剪裁的无力形象。显然,这与崛起于网络空间、拥有强大话语力量、影响力不断增长的网民群体极不相称。再现的无力网民形象,将在相当大地程度上消解公众对网民话语力量和网络空间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积极效力的认知,而对“社会秩序破坏者”形象的长期凸显与强调,极有可能造成日常生活大众对网民和网络空间形成反感乃至排斥的心理,阻碍他们对网络空间的承认与向往。
※ 姚劲松,张笑晨. (2016). 再现的网民:多元的形象与单一的角色——基于《朝闻天下》《新闻1+1》中的网民形象考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09)
七、在线网络中具有反沉默螺旋现象的谣言传播模型
由于真实在线网络中用户发表的言论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个体不再表现出传统舆论传播中的从众心理,形成反沉默螺旋现象。
该文利用动态化描述的谣言传播概率来体现谣言传播演化中存在的反沉默螺旋现象,通过理论数值分析给出反沉默螺旋现象引发谣言传播的两种不同的演化结 果。一种情况是谣言在扩散至整个人群之前就已经消亡; 另一种情况是谣言已经扩散至整个人群,随着时间的演化,人群中谣言传播者会逐渐减少,但是最终会以很小的稳态值而一直存在。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谣言的初始传播概率较小时,反沉默螺旋现象会加速谣言传播; 而在谣言的初始传播概率较大时,反沉默螺旋现象会抑制谣言传播。真实在线网络中的谣言传播演化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初始传播节点的节点度大小对谣言的传播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 王小初,万佑红. (2016). 在线网络中具有反沉默螺旋现象的谣言传播模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09)
八、中国学界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该研究对140篇关于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归纳分析,主要考察样本文献的研究立场、对意识形态的界定、研究主题的分布、对大众传媒意识形态机制的分析。
研究发现,中国的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存在着双重标准,对意识形态背后的权力-利益关系关照不足、研究主题分布失衡等问题;但值得肯定的是,该研究领域的体系轮廓已经初显。中国学界对大众传媒的意识形态机制有着多元认识,研究方法和视角也呈现多样化,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结论,并尝试利用温和批判的研究思路来改写“对内行政主义”的格局。

※ 刘彦. (2016). 中国学界大众传媒意识形态研究现状. 国际新闻界(08)


国外


一、弱关系的数字化强度——对社会网络关系的线上话语分析(Digitizing Strength of Weak Ties Understanding Social Network Relationships through Online Discourse Analysis)


该研究以格兰诺维特提出的弱关系强度理论(SoWT)为基础,通过对网络文本进行话语分析,探究社交网络时代线上弱关系对人社会网络的建构与扩展的影响。该研究结合社交媒体基于文本交流、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的特点,对SoWT理论进行了扩展更新。



*分析关系强度时运用的话语分析元素及方法,包括提喻(Synecdoche)、转喻(metonymy)、以偏盖全、对真实性的表述方式等


研究得出了四个结论:同质构成(Homophilous)的互联网环境加快了强关系社群的产生;社交媒体对异见包容度的提高反映出一种开放式的网络关系正在形成,这种关系网容易自发地潜在地促进新社群的产生;通过社交媒体形成的弱关系受共享文化影响深远,从而出现了与传统意义上强关系的性质趋同的趋势;社交媒体在处理目标单一且明确的集体性议题时,用户自发产生的联系/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 Marya L. Doerfel ,Patricia J. Moore;Volume 21, Issue 4 July 2016 Pages 265–281;Annal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二、社交媒体中的社会压力:使用脸书提升公民的投票率(Social Pressure on Social Media: Using Facebook Status Updates to Increase Voter Turnout)


伴随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该研究认为在网络上增加相关标签的出现频次,可以有效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提升公民投票率。


研究进行了三个实验,分别在不同洲选择被测试对象发布带有“参与选举投票”类似标签的社交状态信息,并抓取其关联用户,分析其反应及行为。研究显示,被试者发布带有公开的参与投票标签的状态,受社交压力的影响,相比于面对面的鼓励公民政治参与,线上社交媒体的使用实验有效提升了被试者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公民投票率有显著提升。但同时该研究也指出,即便如此,网络社交媒体对政治民主进程的负面影响仍存在,需要进一步关注。


※ Katherine Haenschen;Volume 66, Issue 4 August 2016 Pages 542–563;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三、党派之争:政党新闻的运用与社交媒体上政党新闻的情绪化回应(Partisan Provocation: The Role of Partisan News Use and Emotional Responses in Political Information Sharing in Social Media)


如今公民越来越依赖通过社交媒体消费或传播政治新闻,但是似乎引导政治信息在社交媒体上传播的策略方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与开发。该文探究了网络政治新闻是如何影响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行为,以及社交媒体上人们对反对党派新闻的负面情绪(愤怒与焦虑)是如何作用于信息传播的。该研究以2012年总统大选为研究背景,通过电话访问、网络问卷等形式进行抽样调查,测量人们对于反对党愤怒、焦虑的情绪与传播政党信息行为之间的关系。


研究认为,有党派立场(通常为正面)的网络新闻往往会增加人们对反对党总统候选人的愤怒与不满,而非焦虑情绪;同时这种愤怒不满的负面情绪会促进他们在社交媒体上主动传播相关消息。最终研究提出,政党媒体应通过适当调动人们对反对党的愤怒情绪(而非焦虑情绪)的方式来促进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对政治信息传播的积极主动性。


※ A. Hasell & Brian E. Weeks;Volume 42, Issue 4 October 2016 Pages 641–661;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人们对于反对党愤怒和焦虑两种情绪与他们主动传播政党信息之间的关系


四、改变新闻业的力量:媒介化的发展历程(Changing Power of Journalism: The Two Phases of Mediatization)


“媒介化”(Mediatization)概念主要用来理解媒介对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性。1986年瑞典媒介学者爱普首次明确提出,丹麦学者嘉沃德对这个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他认为“媒介化”是社会和文化制度以及互动模式因为不断加剧的媒介影响而发生改变的一个更长的社会进程。


该文认为,目前学界对于媒介化的讨论,集中在传统媒体时代下对政治媒介化的关注上。而该文则试图在当下新媒体广泛发展的多元媒介环境中,对“媒介化”这个概念进行批判式发展式的讨论。该文提出作为媒体重中之重的新闻行业本身也面临着媒介化的冲击与影响;结合前人对媒介化的讨论与当下新闻业在新媒体冲击下出现的种种变革与问题,文章认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化”是改变了以前传统媒体控制舆论话语权与公众注意力的过程,这是当下各种权力与社会结构变革之间相互角力的结果,这种媒介化的过程将重新定义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业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 Risto Kunelius,Esa Reunanen;Volume 26, Issue 4 November 2016 Pages 369–388;Communication Theory


五、脸书上的好友让我们感到自卑与不满了吗?——基于社会比较理论与社交情绪的研究(Do Our Facebook Friends Make Us Feel Worse? A Study of Social Comparison and Emotion)


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来的构思,是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


该研究在社会比较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以脸书为例的社交媒体,通过他们线上好友发布的状态信息来进行社会比较,进而影响自身情绪的。研究建立了社会比较维度、亲密度、自我认同度等测评指标并对164名被试者进行测评。研究认为对于那些自我认同度高的人来说,会更乐于看到自己亲密朋友发来的积极正面的信息,而不是负面信息;但对于不亲密的线上好友,情况是截然相反的。对于自我认同度低的人来说,无论是亲密还是不亲密的线上好友,面对他们发布的积极或消极的信息,在自我认同度低的人看来并没有太大区别。


研究提出,社交网络对于人们社会比较的情绪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时刻存在的,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花费40分钟以上时间的用户受好友发布信息的影响会更大。


※ Jiangmeng Liu, Cong Li, Nick Carcioppolo, & Michael North;Volume 42, Issue 4 October 2016 Pages 619–640;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