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互怼”的背后 | 3月社媒领域研究新进展

2017-04-27 舒亚若 数洞社媒 数洞社媒

导读

本栏目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CSMR)独家推出,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网站,社媒领域重磅研究学术观点为你一键呈现。每月更新,干货精选,和你一起,关注社媒领域研究新进展。

——2016年·3月——

国  内:

  • 网络空间“中国式怨怼”问题的探讨——— 基于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心理学术研讨的思考

  • 弹幕视频的去传统美学及其现实逻辑

  • 网络喧嚣与秩序重建——2016 年网络舆论传播的新特点及 2017 年态势预判

  • 新媒体时代微博传播中 “沉默的螺旋”分析

  • 传统媒体为何被动通讯社化—以“今日头条”的深度链接为例

  • 微信自媒体生命周期预测

  • 微博网络中用户主题兴趣相关性及主题信息扩散研究

国  外:

  • “新闻主动造访”信念——社交媒体使用对于政治新闻查阅和了解的影响(Effects of the News-Finds-Me Perception in Communication: Social Media Use Implications for News See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olitics)

  • 社交媒体使用对日间嗜睡度的影响:对一组新加坡大专学生的研究(Impact of social media usage on daytime sleepiness: A study in a sample of tertiary students in Singapore)

  • 智能手表的外形:屏幕形状、大小和显示模式在穿戴式传播中的作用(Shape and Size Matter for Smartwatches: Effects of Screen Shape, Screen Size, and Presentation Mode in Wearable Communication

整理 | 舒亚若

编辑 | 珲哥

国内

一、网络空间“中国式怨怼”问题的探讨——— 基于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心理学术研讨的思考

该文对2017年1月的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心理学术研讨会中,诸多学者对网络空间“中国式怨怼”问题的探讨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反思。

该会议首先对“怨怼”主体——“网络情绪共同体”的生成逻辑进行了分析。囿于媒体干预及网络秩序的规制乏力,网络空间的群际情绪才能够迅速以“抱团取暖” 的形式形成以利益诉求为驱动,情绪表达手段,诞生于虚拟空间的“网络情绪共同体”。这种“网络情绪共同体”已然成型,并深刻影响着社会心态和社会结构的稳定。有学者指出,“中国式怨怼”的内在机理在于中国网络空间缺乏公共讨论的基因。同时,在当今中国的网络空间还出现了“粉丝民族主义”的倾向。

这种“中国式怨怼”具有巨大的衍生风险。除了导致国家安全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精神文明风险等,这种“怨怼”情绪带来的无法“好好说话”的氛围还可能压缩公共交流空间,导致更多的转入微信朋友圈的群际交流,并加剧社会对冲的剧烈程度。在解决方案上,有学者提出了“差异性回应”的政府治理策略,也有学者强调约束权力、减少对民众的心理伤害。而对于该问题的学理反思方面,重庆大学董天策教授表示,近年来整个学术界对该问题存有“非正常化” 的先验性直觉,建立在错误假设与判断基础上所提出的刻板化治理模式亟需反思。

※李春雷,曹芝慧. 网络空间“中国式怨怼”问题的探讨——基于首届新媒体与社会心理学术研讨的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3).

二、弹幕视频的去传统美学及其现实逻辑

为什么弹幕视频会火?逛B站的你为什么目光更多地停留在那满屏的弹幕而非内容之上?

该文分析了当我们在看“弹幕视频”时,我们究竟是在看什么。作者认为,利用 “弹幕”参与重构视频内涵的行为是观众与视频作者、视频内容、视频其他观者的能动反应,它的广泛出现意味着传统美学对于永恒、美和灵魂抚慰的追求的消逝——取而代之的是追求瞬时、“审丑”与欲望的满足。

作者指出,“弹幕”破坏了视频本身试图建构的三维空间, 使之趋向于扁平化,而参与“弹幕”发表的观众,则利用 “吐糟”这种方式,在话语表达权力的需求上得到了满足。

※陈响园,陈妤菁,王晓奕. 弹幕视频的去传统美学及其现实逻辑[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7(3).

三、网络喧嚣与秩序重建——2016 年网络舆论传播的新特点及 2017 年态势预判

该研究从舆论主体、舆论话题、舆论载体和传播效果等角度,分析了对 2016 年网络舆论传播的新特点,并尝试对2017年网络舆论的传播态势进行预测。

研究归纳出,2016年网络舆论的主要特点为以下四条:一,舆论主体社群化倾向明显,青年群体成为舆情参与“主力军”;二,舆论话题多元化现象加剧, 新的抽象社会痛点成为舆情“触发器”;三,舆论媒体平台化趋势泛起,“富媒体”“超媒体”成为舆论扩散“新阵地”;四,舆论传播复杂化程度加剧,舆论反转和超道德感行为成为舆论传播 “新奇观”。

基于2016网络舆情的分析,研究对2017年的态势进行了预测,包括重大政策、重大活动舆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国计民生领域舆情继续呈高发态势;互联网新经济将成热点舆论 “新领域”;“常变常新”将成为舆论传播 “新常态”等。

※葛自发,程晶晶.网络喧嚣与秩序重建——2016 年网络舆论传播的新特点及 2017年态势预判[J]. 青年记者,2017(7).

四、新媒体时代微博传播中 “沉默的螺旋”分析

新媒体具有快速传播信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互动性和更具震撼力的传播效果。在这样的新背景下,学界展开了对“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否过时的讨论。

该文对新媒体时代微博传播中“沉默的螺旋”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新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依旧是成立的,只是形式发生了改变。

作者认为,网络的隐匿性只是一个假象。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尽管网民的昵称和信息并不真实,可是每个用户的 ID 却是真实和固定的。人肉搜索以及网民中的舆论力使得民众害怕、担心孤立的心理以及其所承受的压力则从现实移转到了互联网这个虚拟空间中的群体压力。

另一方面,网络与现实不是相分离的,而是联动的(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流行的背景下),这就造成民众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发表观点时需要仔细的考量,特别是其观点和大众的观点不相符时,更会慎之又慎。

※熊梦媛. 新媒体时代微博传播中“沉默的螺旋”分析[J]. 新媒体研究, 2017(3):21-22.

五、传统媒体为何被动通讯社化—以“今日头条”的深度链接为例

在传统的意义上,通讯社是向其它新闻媒介提供新闻资源的“消息汇总”机构。而在今天,很多失去受众的传统媒体更多地靠卖出新闻来换取收益,因为客观条件而被动的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通讯社。

研究对传统媒介没落的原因及其相对于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信息真实可靠等)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此解读了《广州日报》和《楚天都市报》与“今日头条”的矛盾与摩擦,以及《光明日报》对“今日头条”的示好(刊发文章 《光明报系三网媒进入今日头条媒体榜前列》)。

作者将与通讯社类似的、以出卖内容来盈利的盈利方式,称为传统媒体的“通讯社化”。作者认为,这在事实上就是新旧媒体的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未来能行使通讯社的职能的机构将变得更多,“通讯社”这个名词或许不像现在一样是一种机构的名词,而会成为一种业务的名称。

※杨浩宸. 传统媒体为何被动通讯社化——以“今日头条”的深度链接为例[J]. 江苏商论, 2017(3).

六、微信自媒体生命周期预测

如将其视为一个整体,那么自媒体今天究竟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该研究以清博大数据榜单中微信传播力排名前1000 的自媒体账号为研究对象,借助生命周期理论,对这1000个微信自媒体头部账号连续 75 周的阅读量、点赞数、发布频率和发文次数等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

*头部账号各指标趋势

研究发现,微信头部账号的阅读量增长呈现出放缓的趋势,头条文章阅读量比重接近一半。其发布频率平均每周 5 次、17 篇,逐渐趋于稳定。研究结合销售增长率分析法和曲线判断法,得出了头部账号处在成熟期的结论。

*头部账号周点赞总数趋势

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包括周阅读总量在内的数据增长均趋于停滞的趋势下,账号周点赞总量的周点赞率却在不断上升,并从 2014 年底的 0. 5% 逐渐涨到了目前的 1%,这说明受众对头部账号文章的喜爱度不断上升。

※姚鹏. 微信自媒体生命周期预测[J]图书馆学研究, 2017(5).

七、微博网络中用户主题兴趣相关性及主题信息扩散研究

兴趣是如何影响微博上各用户的发文行为的呢?不同类型的主题,在传播上存在怎样的差异?该研究运用Twitter-LDA主题模型,对新浪微博数据进行了主题分析。

*用户发文数与其各度粉丝发文数的相关性(所有主题下)

对用户主题兴趣相关性的研究表明,用户间的主题兴趣具有三度相关性,在同一主题兴趣下,三度以内粉丝的发文数随用户发文数增加而波动式增加,各度粉丝与用户主题兴趣的相似度随粉丝度数的增加而下降。

*各类主题的热门程度

*各类主题的微博被转发概率和平均转发数分布

在比较不同主题类别微博的扩散差异后,研究发现,生活情感类的信息是最受用户欢迎的。而在转发率上,各类主题微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平均转发数相差可达10倍。而微博信息扩散树中各类主题在微博信息扩散深度、扩散时间间隔和用户的扩散能力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罗春海, 刘红丽, 胡海波. 微博网络中用户主题兴趣相关性及主题信息扩散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2).

国外

一、 “新闻主动造访”信念——社交媒体使用对于政治新闻查阅和了解的影响(Effects of the News-Finds-Me Perception in Communication: Social Media Use Implications for News See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olitics)

随着社交媒体在诸多信息来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我不需要自己去跟进新闻,新闻自己会找上门来,使我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该研究将这种想法定义为“新闻主动造访”的意识(News-Finds-Me Perception),并对NFM信念和媒介使用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政治了解程度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研究团队通过在线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了来自上千名美国网民的双波面板数据,包括他们使用不同类型的媒体获取新闻的频率、对政治的了解程度、以NFM信念的强弱,并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那些对NFM信念更强的人更少使用传统媒体作为新闻获取渠道,而且随着时间流逝,对政治的了解程度会降低。虽然对新闻会主动造访的信念和接触到的社交媒体的报道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它并不会带来政治知识上的提高。这意味着,积极主动获取新闻才是提升政治知识水平的最佳方式。

※Gil de Zúñiga, H., Weeks, B., & Ardèvol‐Abreu, A. (2017). Effects of the News‐Finds‐Me Perception in Communication: Social Media Use Implications for News Seeking and Learning About Politic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二、社交媒体使用对日间嗜睡度的影响:对一组新加坡大专学生的研究(Impact of social media usage on daytime sleepiness: A study in a sample of tertiary students in Singapore)

该研究在近千名大专学生中发放了调查问卷,收集到了他们社交媒体使用情况和日间嗜睡度等数据,并通过回归探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 对社媒使用时长、睡眠时长和日间嗜睡度之间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

(Pearsoncorrelational analysis)

研究发现,这些学生们访问社交网站使用得最频繁的工具是智能手机,而各种SNS中,学生访问得最频繁的是WhatsAPP。研究的结果与直觉是相吻合的——夜间使用这些产品对于大专学生的睡眠时长有轻微的负面影响,而这可能导致日间嗜睡的现象。较有意思的结论是,与留学生相比,本地学生在夜间使用社交网站的时间更长,同时白天犯困的情况也就越严重。

总之,如果你白天不断打瞌睡,需要想想自己是不是昨晚刷朋友圈太久啦。

※Nasirudeen, A. M. A., Lee Chin Adeline, L., Wat Neo Josephine, K., Lay Seng, L., & Wenjie, L. (2017). Impact of social media usage on daytime sleepiness: A study in a sample of tertiary students in Singapore. DIGITAL HEALTH, 3, 2055207617699766.

三、智能手表的外形:屏幕形状、大小和显示模式在穿戴式传播中的作用(Shape and Size Matter for Smartwatches: Effects of Screen Shape, Screen Size, and Presentation Mode in Wearable Communication)

该研究探究了智能手表的屏幕形状(圆形 vs. 方形)和大小(大 vs. 小)等外形特征,如何影响其享受性(Hedonic Quality)和实用性水平(Pragmatic Quality),以及最终信息的传递质量。对享受性和实用性的评估分别以用户对吸引力(Attractiveness,包括产品外形的炫酷程度等)和控制度(Control,包括对产品可控性、易用性等)的感知情况来测定,信息传递质量则以可信度、有用性、准确性等来评价。

* 纯文本形式或文本+图片形式的提示信息在方屏和圆屏智能手表上的显示

* 通过幽灵模型分析检验的研究模型

研究结果显示,大屏会同时增加享受性和实用性,并以这样的方式提升用户信息获取的质量。然而,圆形设计仅是通过提高享受性来影响传递效果,方形的屏幕则更多与实用性而非形式性的特点挂钩。另外,屏幕显示模式(文字+图片 vs. 纯文字)对这二者的影响都具有调节作用——在文字+图片形式的内容呈现上,无论方屏、圆屏,大屏都比小屏要做得更好;而对于纯文字形式的信息,形状、大小带来的差距都并不明显。

※Kim, K. J. (2017). Shape and Size Matter for Smartwatches: Effects of Screen Shape, Screen Size, and Presentation Mode in Wearable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封图来源:mt.sohu.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