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数说社媒 | Uber:跑得了全世界,进不了朋友圈

2015-12-17 王琪 魏楚楚 数洞社媒

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原创社媒热点话题数据洞察 第 8 期


作者|王琪 魏楚楚

今天,乌镇,那个著名的大会上,著名的腾讯小马哥脸蛋红扑扑地与人分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感受。他说,朋友圈里“滴滴的红包可能很快也会封杀掉。”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如果这就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方式,那我们不得不追问一句,之前被灭的是谁?

哦,当然是那个Uber。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迫近年尾了,Uber又展开新一轮文案攻势“有U足矣”,哎呦喂,难不成开始转战“情怀营销”?噢,不不不,是Uber又双叒叕被微信封号了!

12月4日凌晨,Uber所有微信服务号全线下架,腾讯将其彻底清扫出户。干爹就是厉害,我的地盘我做主!

不过别以为干爹那么明目张胆,干儿子滴滴也没有幸免于封号——马化腾为了表示自己是一碗水端平按规则行事的,特地强调自己不止封了Uber,也封了干儿子滴滴的号。各打五十大板,没的说了吧。但是呢,区别在于,滴滴在微信上还留有活口,Uber却被斩草除根。这招叫自损三百,杀敌一千。


图片来源:e.hiphotos.baidu.com

微信团队回应称,平台的确对168个Uber相关服务帐号以及136个滴滴相关服务帐号进行了清理,主要涉及违规收集用户隐私、诱导分享、帐号互推以及无证无照经营。这次的“清理”似乎不简单,10天过去了,微信搜索“Uber”仍是“用户不存在”,就连带有“Uber”字样的文章也是检索结果为零。

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封杀Uber了,以前的官方回应是“系统抖动”,这次说是“诱导分享”和“无照经营”。欸,我怎么觉着最诱导分享的是微信红包呢,这个要不要也清理下?还有,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主题什么来着?不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嘛,“共享”可是你们说的互联网精神呐!

干爹自是霸道总裁,我的地盘我做主,可是咱乌啵儿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什么封杀没见过?看官们,我们现在来看看微信和乌啵儿怎么一本正经地对(hu)簿(shuo)公(ba)堂(dao),网友们又会站在哪一边?

“24小时公关”:Uber的绝地反击

“我们习惯用行动来‘回应’。”Uber在24小时内回击微信封锁的行动称得上是应接不暇。即便丧失了微信这一至关重要的沟通渠道,Uber也能照样在微博、官网和APP上把公关搞得风生水起,似乎有意暗示微信什么是#Uber Everywhere#。

微博追悼会:你封杀了我,我一死而过


截图来源:“Uber优步天津”微博账号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追悼会,不仅是因为它发生在微博上,而且还因为它是在向一个虚拟的微信公众号致以哀悼。生卒年、墓志铭一应俱全,就连致哀的亲友都有微博网友来扮演。Uber一板一眼对现实的模仿附和了部分媒体对微信“封杀”的定义。除了“Uber优步天津”,“Uber优步济南”也对济南地区的微信服务号“泉民U步”致丧。

这些虚拟追悼会意味深长,你可以说它是在以恶搞之名行回击之实,根本上是在嘲讽微信看似独断专横的封闭举措;你也可以理解为他在用某种悼念亲人的共鸣引发网友对Uber的同情。网友“假装是小号”撰写的虎嗅网文章《又系统抖动了?Uber再次被微信封杀》中引用了一张“Uber官方整理出来的”阵亡名单,微信俨然成为了“连一个小北鼻都不放过”的冷面杀手。让原本市场竞争的谴责上升为道德的抹黑。

图片来源:虎嗅网

字字珠玑:朋友本无圈


图片来源:“UBER优步深圳”微博账号

如前,Uber戏谑地以哀悼会发泄不满,带着接地气的嘲讽,归根到底是网络传播中博眼球的操作,而#有U足矣#则是带有仰望星空的孤独感,飘着的是世界辽阔的文艺范,借“心怀湖海山川,无需评论点赞”、“走遍全世界,何惧朋友圈”等文案虽未对微信指名道姓也能使其分分钟打脸。

Uber不止玩了一把情怀,也让“朋友没有圈”、“有U足矣”的热点渗透在各种优惠码中,为注册用户奉送大波福利,如厦门“封号何惧”、天津“朋友天天见”等。

战地转移:关我微信门,留我网站窗


图片来源:王以超微博

告别了微信,Uber专属社交论坛“ubernihao.com”拥有了推广机会。Uber抓住了微信空缺的时机,及时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Uber社区网址稳定用户。

二维码引流:擦边注册,贼心不死


图片来源:王以超、UBER优步武汉、UBER_优步厦门微博

微信的强力封号也并没有使Uber彻底放弃微信服务号这块战略高地,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妙计在微信服务号上悄然回归。“一鹭U你”、“奔跑吧大武汉”、“佛山无影U”等带有地方特色而避开Uber品牌的微信名,再搭配上“这里有最有功夫味儿的佛山新闻热点,最新鲜的优惠,最有趣的活动”、“生活必备”、“乌波儿”等备注做障眼法,Uber又借用个人服务号的掩护重新潜伏在了微信朋友圈。

Uber这计注册的擦边球使得微信即便是发现也无法短时间内取缔,即便是过了一段时期之后再重新进行服务号大洗盘,可能再遭封号命运的Uber完全可以重新按照这种方式起死回生。

舆论一边倒:Uber失微信,收人心

如果微信对Uber执行的是服务上的封锁,那在微博上,Uber并没有因为缺少微信的支撑而丧失话语,反而借助公关上的大动作对腾讯展开了一场舆论围剿。扒取12月4日0时到12月7日0时事发3天内的含有“Uber”的原创微博,“封杀”成为极为明显的定性词语,其中不乏认证新闻媒体对新发事件进行的报道。新浪科技、羊城晚报、新华日报在描述微信封号时都使用了“封杀”一词,突出微信和Uber之间矛盾的尖锐,以及微信作为实施“封杀”一方的强权性质。“新浪科技”专门发起#微信封杀Uber#热门话题,阅读量达53万。即便是在新媒体上,认证大V的发声仍然使“封杀”风雨铺天盖地向腾讯袭来。


12月5日“Uber优步”发布内容为“我们习惯用行动来‘回应’。《微信平台全面封杀UBER的24小时里,优步做了什么》”的微博,截止到12月16日中午十二点多达490条评论,是本次“微信封号Uber”事件中评论数最多的单条微博。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Uber优步

对此条微博(14日零时之前的内容)进行词云图分析,“封杀”并未作为核心词汇出现,而是出现了大量关于Uber用户体验正面评价,还有“支持”、“支持优步”等正向情感词语。


当然,在Uber精心的危机公关下,至少在微信封号事件中,不少网友选择站在支持Uber的统一战线: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Uber优步

谈及微信,也不难发现网友的指责,齐刷刷指向不正当竞争,腾讯、微信、滴滴连坐:

不可回避的是,在四百多条评论中指责Uber的也不在少数,认为Uber被封号是“罪有应得”,但并非是支持微信,而是因为在用户自身的使用体验中被Uber无故封号,导致直接财产损失:

经过微博的发酵,微信封号对Uber而言更像是一次机遇,对于微信、腾讯以及腾讯的好伙伴滴滴而言才真正意味着一场危机,因为微信完全忽视了与Uber正面对垒的主战场——微博。12月4日微博上已经出现媒体报道微信封号,直到12月6日马化腾才在朋友圈强调Uber被封是存在违规行为,12月7日微信团队正式发出声明,再之后接受第一财经的报道等。而腾讯微信团队和微信公众平台两大涉案主体却选择双双在微博上噤声,采用正式、谨慎而又不可避免地传统、僵硬的危机解决方式,到如今失掉挽救形象的主动权,背上彻头彻尾的阴谋论。

共享是互联网精神?

说什么我也不信了

“你在我的地盘上,我想收拾你就收拾你”的逻辑在12月4日之后俘虏了不少接受“封杀”观点的网友。但是微信和Uber的年末撕逼不能只用“店大欺客”抑或是“城管强权执法”来概括那么简单。

回看整个事件的传播过程,微博和微信都在扮演只有一方发声的舆论通道(因为多角度的声音过于缺乏,根本都不能称之为舆论场),微信在微博上沉默,而Uber在微信上又被禁语。泛滥在微博上的Uber有些肆意施展自己的楚楚可怜,赚取呼声;而在“号称公众”的微信平台上腾讯又显得独到专权,直接掐断Uber的咽喉。微信所呈现出的强势不言而喻。另外微博上的腾讯已被带上的“封杀”这样的“有罪推论”,打官腔、反应慢又让腾讯微信团队在这场撕X大战一开始就丧失了先机,对微信和腾讯失望的言论也就自然在微博上屡见不鲜。

昔日业界巨头的腾讯如今四面楚歌,今年9月23日港交所披露CEO马化腾连续四日减持公司2300余万股,套现32亿港元,承受着股价接连下跌的危险。和滴滴的结盟,也让腾讯为应对叫车软件的价格战烧钱放血。而此时的Uber正在扩大融资规模,为进驻中国市场蓄力。微信通过封锁Uber服务账号防止恶意营销无非是为了支撑巩固滴滴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但微信的行为却让人们重新思考微信公众平台的公开性。封号似乎让人们骤然惊醒:号称“公众”的平台不过也只是腾讯旗下的产品,不等于互联网的零门槛和全开放。

看似处在弱势的Uber也并非柔弱无力。近年来,Uber生猛的估值增长态势已经让滴滴快的、Lyft、GrabTaxi和Ola不得不组成“反Uber联盟”,防止Uber成长为全球打车应用的寡头。就算是单看Uber在国内应对微信封号处理,也表现得语焉不详,似乎总在用各种精心策划的公关手段示弱,而并没有拿出控告腾讯的证据,进而对簿公堂。

现在看来,各位看客也不必过于玻璃心地去剖析谁才是压制谁的黑手,在商业竞争的世界里不是只有一对微信和Uber,阿里和蘑菇街、微博和虎嗅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

说血腥点,这叫封杀,说冷静点,这就是一场争夺市场生存权和话语权的竞争。

不过风波过后,该思考的应该是作为互联网用户的我们。如果互联网金融初创阶段用户还能被当上帝,但现在需要警惕的是就被牵着鼻子走的困境。企业之间所谓的撕X归根到底都是利益的游戏,每家公司都想登上统领市场的王座,而用户似乎在这场博弈中只能是看客,是最后谁赢就跟谁的被统治者。

什么,你说共享是互联网精神?我是怎么也不信了。那马化腾以前还说连接一切呢!


图片来源:www.baidu.com

这似乎应验了知乎网友liya的一句调侃:

“用户就是衣食父母,而一旦发展大了,对不起,亲爱的用户,我是你爹。”

封面图片来源:venturebeat.com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