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剪刀手 | 11月社媒领域研究新进展

2015-12-29 徐阳 数洞社媒

导读

本栏目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CSMR)独家推出,国内外核心期刊、学术网站,社媒领域重磅研究学术观点为你一键呈现。每月更新,干货精选,和你一起,关注社媒领域研究新进展。

——2015年·11月——

国内:

  • 用户特征对微信信息发布的影响

  • 社交媒介中的“晒”现象探析——现代人的自恋主义倾向

  • 偏见,抑或偏向?——网络媒体中的阿拉伯世界呈现

  • 网络舆论生成期的特征与应对

  • “大数据新闻”的应用与误区

  • 互联网金融品牌形象传播效果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支付宝和积木盒子品牌为例

  • 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概念形成与维度分析

  • 基于兴趣标签的缄默用户性别预测研究

国外:

  • Use a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Social Media in the Academic Context: Analysis of Gap Between Students and Librarians

  • Performing health identities on social media: An online observation of Facebook profiles

  • Early adolescents as publics: A national survey of teens with social media accounts, their media use preferences, parental mediation, and perceived Internet literacy

  • Exploring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During the 2014 Flood in Malaysia

  • Trust in government’s social media service and citizen’s patronage behavior

整理 | 徐阳

编辑 | 杨舒晗


国内部分


一、用户特征对微信信息发布的影响

微信用户的信息发布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口特征对用户信息发布的影响作用,是进一步研究用户的微信使用行为的基础。这项研究通过对被访者的人口统计变量进行分析,在已有的量表的基础上根据样本结构进行修正,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研究发现用户信息发布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高收入群体的信息发布意愿和频率都较高。此外,每天上网时间对形成稳定的信息发布行为有显著影响。这为进一步研究微信用户信息发布提供了实证支持。

谢新洲, 刘京雷, & 安静. (2015). 用户特征对微信信息发布的影响. 新闻与写作(11).

二、社交媒介中的“晒”现象探析——现代人的自恋主义倾向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应运而生的是“晒”现象的盛行,进而演变成一种亚文化现象,然而这种“晒”现象的背后反应的是现代人的自恋主义倾向。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根源,既受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网络社会的崛起也是其内在原因。这篇文章对“晒”文化现象的兴起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地探析。

李小华, 张付伟. (2015). 社交媒介中的“晒”现象探析——现代人的自恋主义倾向. 新闻界.

三、偏见,抑或偏向?——网络媒体中的阿拉伯世界呈现

这篇文章通过批判的视角与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网络媒体中阿拉伯世界相关新闻文本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网络媒介在建构阿拉伯世界形象时尽管选择了中立框架,但由于议题选向而造成了报道中的偏向。研究发现,造成这种报道偏向的主要原因并非主观偏见,而是由新闻媒体对国外新闻机构的新闻信息依赖造成的。因此,提高对国内稿源、第一手采访资料的使用,可以改善我国新闻传播整体环境、提高我国新闻机构传播实力。

马萍. (2015). 偏见,抑或偏向?——网络媒体中的阿拉伯世界呈现. 新闻界.

四、网络舆论生成期的特征与应对

网络舆论一般会经过萌芽、生成、发展和式微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与规律。网络舆论生成期比较复杂,一是舆论伴随着事件不断发酵;二是事件本身的发展变动有可能对舆论发展产生持续地影响。这篇文章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生成期的问题,指出了对该阶段舆论引导的相关路径。

邓若伊, & 郭佳. (2015). 网络舆论生成期的特征与应对. 新闻与写作(11).

五、“大数据新闻”的应用与误区

借助当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网络信息平台上留下的所有工作、生活痕迹所形成的巨大数据,其本身可能蕴含的价值日渐引起人们注意,并试图在多个领域加以利用。这篇文章对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大数据新闻、什么样的新闻适用于大数据技术、哪些因素限制大数据技术在我国新闻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大数据新闻”这一领域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

吕艺, & 徐悦理. (2015). “大数据新闻”的应用与误区. 新闻战线(21).

六、互联网金融品牌形象传播效果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支付宝和积木盒子品牌为例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当今社会日益普及的普惠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互联网金融涵盖的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模式,既高端专业,远离大众,又导致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品牌鱼龙混杂。各类互联网金融公司为推广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迅速占据新兴行业高地都不遗余力地进行品牌形象推广。互联网金融品牌形象传播到底怎样?广大受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到底反映出多大的传播效果?这篇文章试图在这一问题上进行实证分析和有益探讨。

邓恩. (2015). 互联网金融品牌形象传播效果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支付宝和积木盒子品牌为例. 新闻与传播研究(10).

七、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概念形成与维度分析

随着突发危机日益常态化,以非官方传播为主要媒介的正能量信息在促进危机化解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重要作用,然而,有关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基础性研究还鲜有论及。为此,这项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梳理道德伦理、社会情绪、传播效果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扩展和丰富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定义,筛选和确立测量标准与归类准则,通过结构维度的探索性分析,最终形成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概念模型。研究结果证实,在突发危机的网络传播过程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具有道德性、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4个维度和12个类目,能够为今后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提升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社会影响力提供理论基础和方向指引。

薛可等. (2015). 突发危机中非官方正能量信息的概念形成与维度分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31).

八、基于兴趣标签的缄默用户性别预测研究

为解决社交媒体中缄默用户的性别预测问题,提出利用用户文件夹中的兴趣标签进行区分的方法。针对标签存在稀疏和歧义性的特点,这篇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概念类推断用户性别的框架。首先依据社交心理特征将标签划分为若干概念类;其次通过关联挖掘方法扩充概念类;最后通过概念类压缩用户特征空间。在新浪微博真实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于缄默用户性别有显著的区分效果,在不使用任何微博信息的条件下,区分准确率达到71%。

钱铁云等. (2015). 基于兴趣标签的缄默用户性别预测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国外部分


一、Use a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Social Media in the Academic Context: Analysis of Gap Between Students and Librarians(学术环境中社交媒体信息的使用和评估:关于学生和图书馆员的差距分析)

最近的研究表明各类社交媒体,诸如维基百科、社交网站等,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虽然社交媒体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上面所涵盖的信息质量却千差万别,难以衡量。这项研究考察了大学生(1355名)在使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搜集时的动机,以及他们在评估信息质量时所运用的策略。并将这一调查结果与图书管理员(189名)认为的有用信息进行对比,以确定大学生和图书馆员在社交媒体的使用和信息评估方面存在的差距。

Kim, K.-S., & Sin, S.-C.J., Use and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Social Media in the Academic Context: Analysis of Gap Between Students and Librarians,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15), http://dx.doi.org/10.1016/j.acalib.2015.11.001

二、 Performing health identities on social media: An online observation of Facebook profiles(社交媒体上的健康身份展示:对Facebook个人主页的在线观测)

通过网络技术建立我们的健康账户和档案现在已经被广泛开发,由此,社交媒体的健康传播用途也被更加关注。这项研究探讨的是对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人群,Facebook在他们生活中的角色。研究者长期观察20位患者的Facebook主页情况,包括其更新动态、互动活动(如点赞、加入组群情况等),和他们用来实现这些的资源来源等。最终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群体在社交媒体上显著的特点包括,传播关于糖尿病的专业知识、明确地表示对个人生活的自我管理、较多使用幽默的语言。社交媒体在反应患者生活和心态方面有重要作用,其在健康传播方面的作用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Koteyko, N., Hunt, D., Performing health identities on social media: An online observation of Facebook profiles. Discourse, Context and Media (2015), http://dx.doi.org/10.1016/j.dcm.2015.11.003i

三、Early adolescents as publics: A national survey of teens with social media accounts, their media use preferences, parental mediation, and perceived Internet literacy(作为公众的早期青少年:一项关于青少年社交媒体账户、媒体使用倾向、父母调解和网络素养的全国性调查)

这项研究试图了解作为公共关系公众的青少年的媒体使用倾向。本文通过对六至八年级的学生(354名)的全国追踪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与电视相比,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更依赖于社交媒体;青少年更喜欢关注其他人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而非自己发布信息;同时,父母可能会对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进行限制,但这些限制可能会推动他们使用其他形式的媒体,并且进行被父母限制的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并没有下降。研究结果对研究少年社交媒体使用伦理和习惯问题都具有借鉴意义。

Len-Ríos, M. E., et al. Early adolescents as publics: A national survey of teens with social media accounts, their media use preferences, parental mediation, and perceived Internet literacy.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015), http://dx.doi.org/10.1016/j.pubrev.2015.10.003

四、Exploring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During the 2014 Flood in Malaysia(社交媒体在2014年马来西亚洪水中的作用分析)

这项研究旨在分析社交媒体在马来西亚洪水中在信息分享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居住在马来西亚东部海岸、直接受到洪水影响的家庭发放问卷,最终获得507份有效反馈。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社交媒体对信息传播交流有一定帮助,但是从Facebooke和Twitter的名人处获得的信息,并没有明显的预测、分享的作用。

Siti Aisha, T., et al., Exploring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During the 2014 Flood in Malaysia, Social and Behaviroal Sciences 211(2015), 931-937.

五、Trust in government’s social media service and citizen’s patronage behavior(对政府社交媒体服务的信任和市民的浏览行为)

世界上各国民众对政府的依赖和信任感都在降低,现在,政府需要更多稳定和持续性的工具来和市民进行交流。在此背景下,许多政府机构都借助社交媒体的手段来增加市民的信任。这项研究通过构建方程模型的方式,考察了市民在浏览政府主页时候的信任的建立和扩散。研究结果表明,市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可以扩展成社交媒体上的浏览行为和真正的行动支持,为政府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和策略提出指导性意见。

Min, J. P., Choi, H., Kim, S. K., & Rho, J. J. (2015). Trust in government’s social media service and citizen’s patronage behavior. Telematics & Informatics, 32(4), 629–641.


封面图片来源:knackstudios.blogspot.com


推荐阅读:

本文由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官方微信平台“数洞社媒”发布,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数洞社媒(shudongshemei)”关注我们。

封面图片来源:knackstudios.blogspot.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