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缅怀丨卢嘉锡——享誉中外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人民日报 中国农工民主党 2021-10-17

中国农工民主党关注我们,获取最新农工党资讯!


今天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卢嘉锡先生逝世17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以一篇旧文来表达我们对卢嘉锡先生的崇敬与缅怀。


1983年,卢嘉锡同志陪同邓小平同志会见美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


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卢嘉锡同志因病于200164日在福州逝世,享年86岁。


卢嘉锡同志19151026日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的一个台湾省籍塾师家庭。少年时在厦门读小学和初中。13岁时进入厦门大学预科班,15岁时预科毕业,旋即升入厦门大学本科班。19347月厦门大学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同时兼任厦门省立中学数学教师。19378月考取第五届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赴英国伦敦,并立下学成回国从事教育和科学研究以报效祖国的誓言。19397月获伦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8月即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跟随杰出化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教授学习并从事结构化学研究,任客座研究员。1944年任美国国防委员会第十三局马里兰研究室研究员,从事美国战时军事科学研究,由于在燃烧与爆炸方面的出色成绩,获美国国防委员会颁发的科学研究与发展成就奖。抗日战争胜利后,为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面貌,发展中国的科学事业,他舍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待遇和科研条件,满怀一腔热忱于19461月回到祖国,受聘于母校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并受聘于浙江大学讲授物理化学课程,为了祖国的化学教育事业,开始艰辛奋斗历程。在国家面临两种前途、两种命运决战的历史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积极参与了爱国民主运动,在斗争实践中逐渐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是爱国进步力量的代表。在解放前夕他不顾个人安危,为保护厦门大学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保护进步学生和中共地下党的同志,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为卢嘉锡同志实现报效祖国的誓言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历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研究部部长、校长助理、副校长,厦门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0年至1981年任福州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华东(后改称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1981年至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1988年至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卢嘉锡同志1956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卢嘉锡同志是享誉中外的科学家、教育家,是我国结构化学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解放初期,卢嘉锡同志致力于结构化学学科建设,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1950年,他在国内高校中首先创办了以结构化学为主的化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同时在国内首次招收了以结构化学为主的物理化学研究生,成为解放后在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先行者之一。他以非凡的教学才能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为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化学教育上的贡献直接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堪称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1955年他被选为首批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在创建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过程中,他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对科学事业的执着精神,充满乐观情趣的幽默谈吐以及平易近人的作风,成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楷模,鼓舞着他们克服困难,攻克难关。在他领导下,研究所制定了详细具体的规划,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卢嘉锡同志为了实现使我国在晶体材料新技术科研方面赶超世界水平的目标,提出了在结构和性能、实验和理论、化学和物理等方面互相结合发展结构化学的战略思想。在他多年不懈的努力和精心培育下,形成了一支门类齐全、基础扎实、训练有素的科研队伍,带出了一批学术骨干,并在结构化学和晶体材料科研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使我国在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合物研究方面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1978年,卢嘉锡同志作为台湾省代表团团长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199910月,卢嘉锡同志获何梁何利成就奖。


卢嘉锡同志与周培源教授(右)、华罗庚教授(后)交谈


卢嘉锡同志是我国科学事业的杰出领导者之一。19815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会大会主席团首次会议上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院长,后兼任院党组书记。在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科学院的全面改革,实行所长负责制,对科研工作进行分类管理,多方开展横向合作,创办开放研究实验室等,力图使中国科学院真正成为全国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中心,使中国科学院能够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坚决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努力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新一代科技英才。1985年,已届古稀之年的卢嘉锡同志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理事会理事,1988年当选为副院长。他广泛开展活动,促成了第三世界科学院第二次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对于促进第三世界国家之间以及第三世界同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与发展,加强科学家之间的友谊,扩大我国在国际上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维护世界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卢嘉锡同志是中国农工民主党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他于19533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曾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他衷心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拥护邓小平理论,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他以渊博的学识、坦诚的态度、诤友的胸怀表现了一个参政党领导人的高贵品质。他忠诚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衷心拥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和制订,处处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准则,从不顾及个人利益,表现出高尚的爱国热诚和无私的奉献精神。19934月,他就全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了题为《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兴我中华》的长篇讲话,对爱国主义精神做了详细精辟的论述,曾在全国多家媒体上做了报道,对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卢嘉锡同志不顾年事已高,连续六年带队先后到河北秦唐沧开发区,贵州毕节地区,广西百色地区,陕西榆林地区,内蒙古的包头、东胜、呼和浩特三市和福建龙岩等地区进行考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区域性、专题性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论证,提出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视和好评。由卢嘉锡同志倡导成立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为改善和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赞誉。他对农工党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和农工党其他领导人一起,带领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呕心沥血,努力工作,使农工党在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和自身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作出了显著业绩。


1986年10月,卢嘉锡在厦门大学作学术报告


19883月,卢嘉锡同志当选为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兼任华侨委员会主任。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983月又当选为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卢嘉锡同志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他为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4年,江泽民总书记与卢嘉锡同志亲切交谈


卢嘉锡同志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为发展祖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献出全部智慧和精力的一生。他实事求是,光明磊落,学风严谨,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他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科学研究竭智尽力,追求不懈,奋斗不息。他在晚年曾笔书“吾日三省吾身:为四化大局谋而不忠乎?与国内外同行们交流学术而乏创新乎?奖掖后进不落实乎?”以此自勉。他高尚的风范,优秀的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尊敬和怀念。

 

1993年,卢嘉锡在包头稀土企业集团了解稀土综合利用情况


    《人民日报》 (2001年06月11日第四版)   



近期热门阅读


为了加强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农工党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举办了这样一次研讨会……


致敬|农工党党员中的两院院士,请记住他们的名字!


探讨“大数据+大健康”融合之道,农工党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组织了这样一次论坛




↓↓投稿邮箱↓↓

weixin@ngd.org.cn

农小微个人微信号:nxw19300809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