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谁是江湖书画家?看看他们怎么说!

2017-09-28 中国华人书画网


陈履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陈履生:艺术江湖化后,就消解了它应有的尊严 


记者:最近注意到,微信、微博等网络空间泛起了不少批评所谓“江湖画家”的帖子,甚至还有网友总结出江湖画家的几大特征。在您看来,江湖画家有没有相对固定的特征?

陈履生:我们对江湖画家的认识往往都是约定俗成的,可以列出“一二三四五”条,也可以不列。因为可以认定江湖画家的核心问题,是他们并没有继承、体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纵然他可以说得天花乱坠,名片上印了多少如雷贯耳的头衔,挂出与多少国内、国际政要的合影。


记者:在您看来,江湖画家在中国明显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陈履生:从社会方面讲,江湖画家与一切造假行为相一致,彰显出这个时代价值的混乱与道德的沦丧。江湖画家不过是这个社会“造假系统”的一部分。从文化的方面讲,文艺大众化的路线,诞生了大批量的“艺术家”。他们不管是三教九流,都各打各的牌,强行说自己是艺术家。为了解决生计,他们只能采用坑蒙拐骗的方式,江湖的习气也就传染了。但毋庸讳言,人人成为艺术家是不现实的,而都成名成家就更是幻想了。社会上的江湖书画家层出不穷,欺骗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不过是对体制内主流艺术界的一种效仿、一种感染。相比于前者,后者的江湖习气更让人愤慨与担忧。


记者:所谓主流艺术界的江湖习气体现在哪些方面?坊间经常流传不少人为争一个美协、画院的位子而“各显神通”,甚至要争得“头破血流”。这算艺坛江湖习气之一种吗?

陈履生:占山为王就是一种江湖霸气,值得批判与反思。现在很多美术专业团体素质下降之后,里面的成员为了争取或保护自己的利益,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江湖化。特别是画院、美协、书协的头目,不能说他们画的、写得不好,只是很多人的艺术水准与他的职务、地位明显不符,不能代表一个地方美术的实力与特色,更不能彰显人们对他的期许与愿望。在“文革”之前,画院、协会的领导还是能反映普遍的民意与大众的愿望的,不管是其工作还是其艺术,还是能得到更广层面的认可的。但现在,很多领导未必是了。


记者:画院、协会的不少领导为何不再能反映普遍的民意与大众的愿望了呢?

陈履生:主管领导只要觉得哪位艺术家表现积极、画得好,且能最大化实现权力的意志,这位艺术家就可以做领导。我们没有办法监督、左右主管领导的想法,所以我们对此毫无办法。所以相关部门领导的想法很关键,要打通关系才能争一位子。而做了美协主席、画院院长,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但我们去看他们的作为,只有名目没有追求。


记者:在专业团体之外,社会上各种名目的书画院、协会层出不穷,并会冠以“世界”、“全球”、“亚洲”等字号,而各种各样的“会长”、“主席”、“理事长”亦是满天飞。这是不是也与专业团体的江湖习气的传染有关?

陈履生:主流专业团体的江湖化,像传染病一样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所以才会看到各种名目的书画院、协会层出不穷,既然靠不上领导争一位子,就干脆自封一个主席、会长、院长。文史馆看到政府文化部门有画院,自己也要建画院;而妇联看到文史馆有画院,它也要建……各个部门、各个团体、各个阶层都在急于建书画院,数量如此巨大的美术团体在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无非利益!


记者:有网友分析,黄永玉、韩美林等是典型的江湖画家,您以为呢?

陈履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判断起来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我知道他们背后的事情,判断是不是江湖画家,没有什么新鲜内容。

何水法,1946年8月生于杭州。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教授。


何水法:很多专业画家沾染了江湖习气 “人民艺术家”称号要慎用


很多时候的很多场合,我常听到一些人爱自称、或被人称为“著名画家”。但到底什么是“著名画家”呢?是一个城市的著名画家,还是一个省的、全国的、世界的?我们不去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觉得和谐、和气便好了。我们稀里糊涂地用了这个称呼,内心会有美滋滋的感觉,但除了这份虚荣之外,从没想过艺术家对文化艺术应保持起码的谨慎与尊重。

鉴于此,我建议,包括“著名画家”、“人民艺术家”在内的称呼,应该慎用。画画,首先是一门手艺,和厨师、农民、建筑工人没啥区别,没啥了不起的,不必急着往脸上贴金,也不必在意别人到底怎样称呼自己。艺术家首先要把握好自己,这是对艺术最起码的真诚。

但我们却发现,很多专业画家并没有把握好自己,缺少了对艺术的严谨态度,沾染了“江湖”的习气。比如,大江南北大大小小的笔会,很多人凑在一起,歌颂这贡献那,庆祝这支持那,看似热闹非凡,但很难起到艺术交流的作用,留下的作品也很难保证艺术水准。我们以为忽悠了领导与老板,但最终其实是忽悠了我们自己。现在,我都很少“走穴”参加笔会,多是一个人安心搞创作。

对于社会上名目繁多、行色各异的“江湖画家”,对于某某国际协会的主席、某某中华画院的院长,你们的隆隆大名,我实不敢高攀。但我还是想苦口婆心地奉劝一句,艺术不是吹牛,艺术要打动人心,艺术要引起人的愉悦。我们的前辈讲过:“画如其人”;“人品不高、落墨无法”。在如此一个追名逐利快节奏的时代,这些古训似乎落伍了。但果真如此吗?中国的艺术精神本是高雅的,如果丢掉了这份“雅”,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在此与同道共勉。



孙戈 ,1953年生于哈尔滨。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孙戈:江湖画家的最大特征就是“骗”


在我看来,“江湖”不是贬义词。江湖里也有大侠,也有英雄,就像宋代的梁山好汉,品性中带有草莽之气,但干的却是替天行道的大事。现在,相比于体制内画坛,江湖上也有做人亮堂堂、为艺坦荡荡的人物,他们可以赢得大名,也会郁郁不得志,但艺术生命是值得尊重的。

所以,言及江湖画家,我们所要批判的是那些欺世盗名的伪艺术家。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毒瘤,尤其对于那些老一辈艺术家,形成了极大的伤害。

讲几个故事吧,让各位看官瞧瞧他们的行径。多年前,一位身着唐装的艺术家在一酒店表演,多位官员与商人围着看精彩。他首先用破抹布蘸上墨,狠狠地在宣纸上甩出三道,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是生命线,这是官运线,这是财富线。”甩出三道线之后,纸上、桌子上洒满了点点滴滴的墨迹,其后,他再用笔勾勾画画,最终,变成了一张“画”。在他说出这是一张很有禅味的画后,迅疾赢得满堂彩。后来,一位围观的朋友直接告诉我:“你们正儿八经的画家应该学学人家,多和领导套近乎,多去表演。”这就是不明就里的民众的心声,应该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对艺术的真实看法。

还有一次在南方某单位组织的美术大会上,北京来了好几位艺术家。在笔会上,我看到一位书法家先在纸张的中间写了一个“龙”字,再在这个“龙”字的周围写了一圈“龙”字。我问他为何这样写,他说“这是创新,已经申请了专利”。现在,江湖书坛上的确存在一大帮这样的身怀绝技的“高手”,可以双手写、倒着写、反着写,艺术也就变成了杂耍。

我还知道一位艺术家曾自称“北有徐悲鸿南有某某”,甚至还敢言“自己画的马比徐悲鸿的还要好”。他曾写过“龙马精神”四个字,在地铁里都有海报宣传;电视上也曾播放过他的灿烂人生与光辉艺术。有一次,我留意到,出版社要出版五位大画家的画集,前面几位是吴冠中、朱德群、靳尚谊等人,而最后一个竟是他。这就是江湖画家惯用的伎俩,不管是出版还是颁奖,前面几个人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名,他“忝列其中”就是为了借此抬高身价。

江湖画家的最大特征就是“骗”,骗目前审美能力并不太高的民众、骗那些手中掌握大量资源的官员、骗富可敌国的土豪们。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的影响力已经渗透进了体制内,并在专业团体及文化机构中占有一席之地。



郭莽园,1942年生,广东汕头人。曾受业于陈半醒、赵一鲁、梁留生诸耆宿,西泠印社社员。


郭莽园:美协会员不是判断江湖画家的标准


江湖是一个大概念,其意义大抵是与庙堂相对立的边缘之处,用通俗的话说便是,体制之外的都是江湖。毋庸讳言,这本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好坏,也无所谓伟大与低微。江湖自有其妙处,可以逍遥,可以得大自在。所以,八大山人身处江湖,齐白石则来自江湖。

但现在,江湖竟演化成一个贬义词,这应该是被一帮会忽悠的高手造成的。有些人技术含量不高,就把自己吹得神乎其神,靠那些拙劣的伎俩来迷惑人,最终坑骗人。我称这些人是“走江湖的”,和“江湖中人”是两个概念。在我的老家潮汕地区,就有很多“江湖中人”,好比金庸小说里的武林高手,身怀绝技,但始终隐姓埋名,或者被所谓主流有意或无意地忽视。而我能走出来混口饭吃,不曾拿过政府的一分钱,不慕将有多大的虚名,只不过是有些运气罢了。

很多人曾问过我:应该有实力加入美协、书协,但为何迟迟不加入呢?我只能说这是阴差阳错。我出身不好,不能参军、逃港、考大学,只好初中毕业后拜师学艺,未曾进过美院读书。这应该算是实打实的体制外,但我也自得其乐。相比于美协、书协会员,我倒更珍重“西泠印社社员”这个身份。这是百年老店,进了不少的江湖书画家、篆刻家。

到底能不能以是否美院出身、是否美协会员来判定一位艺术家“走江湖”呢?民众且允许我斗胆用自己的例子来说事。我都不符合这两个标准,是靠传统的师带徒的方式走出来的,但也幸运地得到同道们的认可,并靠字画尚能养家糊口。还有潮汕地区那些丹青高手、西泠印社的诸多先贤,也未曾享受过美协的礼遇,但谁又能否认其艺术造诣呢?

所以,我始终认为,判断一位艺术家到底是不是“走江湖”,关键是回到其作品,看一看作品中的艺术含量到底有多高、到底有没有迷惑或者欺骗世人。

还有一个问题是院体与民间的关系,貌似很多人的认知并不清晰。在我看来,不管有没有领工资,只要是美院这套体系培养出来的,都叫院体。传统的中国画是以线造型,而从学院走出来的艺术家多是以型画型,从光影素描到结构素描、意象素描,都是从型到型的解释。这和传统“以师带徒”培养出来的不一样。如果说要用什么来区别民间和院体,我就看他的造型,看他的表现方法。



江湖书画家的七大特征


一、脸皮厚,口气大。不管是多大的场面,不管是有多少人,人家脸不红,心不跳,该吹吹,该擂擂。鄙秦贬汉笑钟王,越唐迈宋压苏黄!饭桌上下均以大师自居,满口是:xx省委、xx军区、xx集团、xx公司有我的大作;在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芝加哥,一幅字卖八万多!唯独不谈与书法有关的话题。


二、背景深,头衔多。见有来人、围观者,立马递上宣传册页、名片。名片显示为全球级、世界级、全国级、中华级…协会主席、副主席、理事、会长、院长;文化部等中央部委级艺术顾问、首席教授等等职务。册页中有与各级党政要员、圈内外名人合影。其实头衔多为虚构,合影多为合成,即使有真的,也多为与某名家在公共场会偶遇所拍。


三、证件齐全,张嘴谈钱。随身携带所谓作品润格、等级证书,甚至还有国际ISO认证证书。想要作品,张口就是上万,最后二百元成交!还说:你这朋友不好找!


四、装束怪异,与众不同。长须飘飘,马尾翘翘;脚蹬尖口老布鞋,上穿对襟小棉袄,或认识某高僧,或结交某老道…


五、拉远亲,认死人。自称:“白石传人”、“怀素后裔”、“羲之xx代子孙”、“古有神笔马良,今有xxx”…


六、绰号别致,落款响亮。画画的有“猴王”、“猫王”、“葡萄王”,写字有“xx第一笔”、“xx一枝笔”、“xx一绝”、“xx创始人”、“中国xxx”、“东方xxx”…


七、善于炒作,精于表演。只要看到有镜头在,不管是摄像机,或是照像机,或正襟危坐、或玉树临风、或仙风道骨状……表演极度夸张,富含气功、太极、街舞等成份,斗笔乱飞、墨花四溅。拥有地摊杂技,比如双钩书、左手书、反书、嘴巴脚丫执笔…写“舞”字画高跟短裙美女、写“福”字画寿星拄拐、写“佛”字有人跪地、写“马”字奋蹄扬鬃、写“竹”字一走一顿、写“虎”字一托两米……


凡此种种,极尽炫耀之能事。 以上是此类人等之大概,如有未尽,欢迎补充!

▲长按二维码识别“添加“

找到我们就找到了艺术家、评论家、媒体、美术馆、画廊、收藏家。。。

推荐精选文章 ▼

何一块寿山石玺拍卖1.6亿

 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

没看够?更多好文在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