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在湖南省展览馆开幕(附展览全部作品)

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


        由全国16家书法院联合主办,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和湖南省书法院携手承办的“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12月23日上午在湖南省展览馆开幕。中共湖南省委原常委、省委政法委原书记李贻衡,湖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湖北省书法院院长韩忠学,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唐之享,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蔡力峰,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谭仲池等老领导出席活动。文化部文艺司、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省文化厅有关负责同志,来自全国16家书法院的书法家代表,以及省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艺术社团的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由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主持。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金鸢致欢迎词。甘肃省书法院院长李伟代表活动联合主办单位发言。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讲话。湖南省老领导宣布展览开幕。

        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共展出来自全国16家书法院的作品252件,将在湖南省展览馆展出至12月30日。参展作者里面,既有年近九十的书坛耆宿,也有二十来岁的书法新秀。入选作品里面,既有笔墨精湛的传统之作,也有个性突出的现代书风。参展作品由湖南美术出版社结集出版,并刊登于报刊、发表于网络,让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人民群众都能品味到传统文化的大餐。

        开幕式当日下午,全国各书法院负责人和各地书法家代表在潇湘华天酒店举行了联展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对本次展览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对书法院系统的创作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书法院今后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展望和研判。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各书法院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讲话精神,坚持“双百二为两创”方针,科学定位、积极协作、开放包容,不断推动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湖南省展览馆




开幕式由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鄢福初主持








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杨金鸢致欢迎词









开幕式嘉宾






甘肃省书法院院长李伟代表活动联合主办单位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曾来德讲话







进入展厅观展












参展作者曾来德、曾翔、鄢福初、刘广文、倪文华等陪同嘉宾观展


展览人气火爆


 

未来之花









 


 



部分合影







现场交流










湖南省书协主席鄢福初先生接受采访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先生接受采访


 


展厅效果






















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序言

文/曾来德


近年来,在全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整体时代背景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成立了书法院,并逐渐成长为当代书坛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为进一步总结各地书法院的建设经验,发挥其应有的学术作用,2017 年 5 月 16 日,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首次“全国书法院联席会议”。会议对书法院的体制机制、学术定位、学术架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重点探讨了书法院体制的历史渊源,与古代画院、书学院、书院等机构的比较,书法院体制在当代书法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书法院管理及体制、机制创新中的经验,书法院体制的前景和未来等课题。会议决定,每年举办“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由已经成立书法院的省份轮流承办,合力建设一个展示全国书法院创作成果的窗口、一个地域文化融合交流的平台。


“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的宗旨是呼唤原创精神,树立包容、自由、多元的学术风气,尊重艺术个性,尊重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尽量聚集全国书法院系统老、中、青三代书法家,力求全面展示目前全国书法院系统的创作水平、创作实力。在作品的选择上,既推崇笔墨精湛的传统之作,也鼓励个性突出的现代书风。多元与包容,是书法院联展的特点,同时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当代书坛传统书风与现代书风互相激荡、互相交融历史进程。我们认为审美的多样性与书法传统的多元化具有一致性。“帖学”与“碑学”都是传统的重要支流。中国书法传统是丰富的,不是单线的。书法院联展希冀打破固定书风笼罩一时的惯性,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呼唤原创、呼唤创新,以兼容并包的姿态,展现全国书法院系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创作面貌。当然,任何展览都做不到尽善尽美,我们也期望全国书法院联展能引发更多同道的关注、更多朋友的批评,以此促进全国书法院系统创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部书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继承与弘扬,是时代留给我们的重大课题。组织举办“首届全国书法院院展”,是全国书法院系统根据自身特殊的学术定位开展的重要学术活动。希望以此进一步引发全国对“书法院”体制机制的讨论和研究,并以此对当代书坛“书法院现象”进行回顾与展望,在推动全国书法院系统创作的同时,为当代书法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是为序。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


展览名称:

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

主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安徽省书法院、甘肃书法院、广东书法院、海南省书画院、河南省书法院、湖北省书法院、湖南省书法院、吉林省书画院、江苏省书法院、山东书法院、山西书法院、陕西书学院、四川省诗书画院、云南书法院

承办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湖南省书法院

展览时间:

2017.12.23—2017.12.31

开幕式时间:

2017.12.23 9:30

展览地点:

湖南省展览馆


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入展作者名单
(共253人)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按年龄大小排序)
欧阳中石  李  铎  沈  鹏  郭子绪  张  海  申万胜  李刚田  言恭达  胡抗美
刘洪彪  曾来德  曾  翔  李晓军  陈洪武  蔡大礼  胡秋萍  邵  岩  文永生
魏  杰  洪厚甜  王厚祥  魏广君  周祥林  张公者  肖  丽  李  强  龙开胜
李  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按年龄大小排序)
管  峻  陈忠康  陈海良  肖文飞  杨  涛  周  延

(以下各省作者按姓氏笔画排序)
安徽省书法院
王  涛  石海松  卢红星  朱绍俭  刘云鹤  刘跟弟  汤永志  李士杰  李光发
李多来  李胜春  杨兴玲  何后得  汪国金  陈  萍  陈德凡  欧新中  周  军
姚时进  郭  峰  董正夫  

甘肃书法院
马国俊  王海雄  任继军  刘小龙  刘小农  刘淑梅  严文学  李步宁  李逸峰
李维君  杨剑锋  汪志刚  陈  冈  林经文  周宇春  郑虎林  赵山亭  慕鹏军
黎  明

广东书法院
王成聚  丘仕坤  李小如  李远东  李林惠  张桂光  陈永正  陈初生  范桂觉
罗炳生  钟一明  黄邦德  梁晓庄  颜奕端  程  扬

海南省书画院
冯宗辉  刘  强  江寿男  苏文殷  肖春生  陈其吉  陈  洪  陈鸿诚  林尤葵
蒋  冰  

河南省书法院
王乃勇  王  昱  史焕全  乔延坤  刘绍典  刘颜涛  许雄志  李  强  吴  行
谷松章  谷国伟  张利安  张青山  张建才  周  斌  姜宝平  娄红卫  耿自礼
董江源  樊子阳  薛党军  

湖北省书法院
王  勇  刘子安  刘永泽  刘志军  刘寒冰  邹嘉玺  汪敦银  张大军  罗海东
孟庆星  胡  飞  敖启权  郭衍槐  黄文泉  葛昌永  韩忠学  韩  勇  程迟生
虞立新  廖厚君  樊利杰  魏启荣  魏晓伟  

湖南省书法院
王  集  伍  剑  刘广文  刘晓斌  汤树林  陈羲明  罗红胜  罗峰林  胡紫桂
敖普安  倪文华  黄苏民  盛景华  崔向君  鄢福初  谭秉炎

吉林省书画院
孙志卓  

江苏省书法院
卢立彬  白  鹤  宇文家林  李双阳  李  啸  张六弢  陆  衡

山东书法院
于明诠  王培伟  王  瑞  方建光  朱茂刚  刘上林  刘  峥  孙希民  吴勇军
邹方臣  宋道永  陈  靖  范正红  赵长刚  赵雪松  顾亚龙  倪和军  蒋乐志
嵇小军  翟圣亮  燕守谷 

山西书法院
王国柱  王建魁  王增云  仇官有  石文贞  吕林健  刘小原  许文林  阴凤华
李爱玲  杨二斌  张剑锋  赵社英  胡金来  韩少辉  韩志鸿  温鹏飞

陕西书学院
马正达  王  蒙  艾绍鸿  田天义  李成海  张红春  张英群  张瑞琦  陈建贡
郑幼生  赵  熊  薛  铸  魏  良

四川省诗书画院
王堂兵  王道义  吕  楠  刘  舒  齐建霞  汤文俊  李在兵  李家德  杨燕刚
何开鑫  何应辉  冷柏青  沈正宏  林  峤  赵安全  廖理邦

云南书法院
马祥和  王远康  成联方  刘新德  苏太昆  李小刚  李  轶  肖寿林  张学群
张  鹏  陈俊宏  金笑谈  赵月秋  胡若一  资长寿  黄  华  管布坤  黎雪丹
潘应照








如瞻岁新

——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序言

文/鄢福初


有多少个秉性各异的艺术家,就会有多少个不一样的世界,这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我们常常在那些杰出的艺术作品里,发现一个在我们经验之外不同世界,并藉此得以走出自我,拓展人生的风景。


全国各地书法院书法联展,得到了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内的全国各省 16 家书法院的支持和参与,共展出书法篆刻作品 252 件,这样的大展,很容易使人想起祖国地北天南不一样的自然景观、人文传统以及其所赋予这个地区艺术家的独特气质。沈曾植说“书家本有土断”。个人书风的形成,始终有地域历史、环境、人文的积淀因素存在,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字如其人,有差别的文化积淀、格局,最终形成了他们独特的生命价值观和对艺术的特殊态度,形成了不同的书写艺术风度与品格,这正是艺术常常给我们惊喜或令我们着迷的地方。在当今资讯发达的时代,文化交流频繁便捷,地域文化的显性影响减弱,地域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弱化虽是事实,其潜在的地域精神气质归根结底是艺术家立身的根本。董其昌尝云:临帖如骤遇异人 ,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 , 当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盛世观展,我乐意在笔墨、线条、流派以及风格的山重水复后面,去感受一分中华大地的山河壮丽、文化灿烂。


文化总是在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中前进,不同文化的沟通与融合不断开创出新的文化格局。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一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这部书中分析了很多世界上的文明,说明世界上的很多文明都在历史进程中衰退或消亡了,直到现在仍真正兴旺发达的文明只有两个,一个是西方的欧美文明,一个是东方的中国文明。在两种文明之间,西方人强调的是冲突,以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为代表;中国人认同的是包容、融合,所谓有容乃大,比如费孝通先生说的美美与共。中国人这种自强不息与开放兼具的民族精神,深深潜藏着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文化自信。书法的文化格局也是如此,不同时代的书法艺术风格总是在求异与趋同中不断变幻。如今,古来所无的全国大展将各地书风聚集一堂,跟风、趋同、融合似乎是潮流,其实个性的追求如果慧眼独具,因资讯、资料选取剪裁的便捷,求新求异同样变得更为容易。当然,这对艺术家的人生境界、精神追求便有了更高的形上要求,功夫在书外,惟有熟知流变、了解自己、立身坚定的人,才有可能在变动不居之中,底气十足,卓然独立,引领风骚。


全国各地方书法院联合推出书法大展,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模式、新的观念,是地域风情的独舞,也是大国气象的合唱,展现当下书法的追求,也孕育未来新的书风,异彩纷呈,生意盎然。


如逢花开,如瞻岁新。


(作者系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全部展览作品 



(以团体为顺序)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



欧阳中石  李  铎  沈  鹏  郭子绪  张  海  申万胜  李刚田  言恭达  胡抗美  刘洪彪  曾来德  曾  翔  李晓军  陈洪武  蔡大礼  胡秋萍  邵  岩  文永生  魏  杰  洪厚甜  王厚祥  魏广君  周祥林  张公者  肖  丽  李  强  龙开胜 李  明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沈鹏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张海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李铎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欧阳中石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曾来德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陈洪武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申万胜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李刚田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言恭达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曾翔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周祥林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 胡抗美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张公者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蔡大礼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郭子绪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洪厚甜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胡秋萍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李明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李强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李晓军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刘洪彪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邵岩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王厚祥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魏杰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文永生


中国国家画院魏广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篆刻院  ▶



管  峻  陈忠康  陈海良  肖文飞  杨  涛  周  延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篆刻院陈忠康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陈海良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管峻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肖文飞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杨涛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周延


湖南省书法院 ▶



王  集  伍  剑  刘广文  刘晓斌  汤树林  陈羲明  罗红胜  罗峰林  胡紫桂  敖普安  倪文华  黄苏民  盛景华  崔向君  鄢福初  谭秉炎




湖南省书法院 鄢福初



湖南省书法院 倪文华


湖南省书法院 敖普安


湖南省书法院 陈羲明


湖南省书法院 崔向君


湖南省书法院 胡紫桂


湖南省书法院 黄苏民


湖南省书法院刘广文


湖南省书法院 刘晓斌


湖南省书法院 罗峰林


湖南省书法院罗红胜


湖南省书法院盛景华


湖南省书法院谭炳炎


湖南省书法院汤树林


湖南省书法院王集


湖南省书法院伍剑


安徽省书法院  ▶



王  涛  石海松  卢红星  朱绍俭  刘云鹤  刘跟弟  汤永志  李士杰  李光发  李多来  李胜春  杨兴玲  何后得  汪国金  陈  萍  陈德凡  欧新中  周  军  姚时进  郭  峰  董正夫  

























甘肃书法院 ▶



马国俊  王海雄  任继军  刘小龙  刘小农  刘淑梅  严文学  李步宁  李逸峰  李维君  杨剑锋  汪志刚  陈  冈  林经文  周宇春  郑虎林  赵山亭  慕鹏军  黎  明












































广东书法院 ▶



王成聚  丘仕坤  李小如  李远东  李林惠  张桂光  陈永正  陈初生  范桂觉  罗炳生  钟一明  黄邦德  梁晓庄  颜奕端  程  扬



























海南省书画院 ▶



冯宗辉  刘  强  江寿男  苏文殷  肖春生  陈其吉  陈  洪  陈鸿诚  林尤葵  蒋  冰 






















河南省书法院 ▶



王乃勇  王  昱  史焕全  乔延坤  刘绍典  刘颜涛  许雄志  李  强  吴  行  谷松章  谷国伟  张利安  张青山  张建才  周  斌  姜宝平  娄红卫  耿自礼  董江源  樊子阳  薛党军  















































湖北省书法院 ▶



王  勇  刘子安  刘永泽  刘志军  刘寒冰  邹嘉玺  汪敦银  张大军  罗海东  孟庆星  胡  飞  敖启权  郭衍槐  黄文泉  葛昌永  韩忠学  韩  勇  程迟生  虞立新  廖厚君  樊利杰  魏启荣  魏晓伟












































吉林省书画院 ▶



孙志卓  






江苏省书法院 ▶



卢立彬  白  鹤  宇文家林  李双阳  李  啸  张六弢  陆  衡
















山东书法院 ▶



于明诠  王培伟  王  瑞  方建光  朱茂刚  刘上林  刘  峥  孙希民  吴勇军  邹方臣  宋道永  陈  靖  范正红  赵长刚  赵雪松  顾亚龙  倪和军  蒋乐志  嵇小军  翟圣亮  燕守谷








































山西书法院 ▶



王国柱  王建魁  王增云  仇官有  石文贞  吕林健  刘小原  许文林  阴凤华  李爱玲  杨二斌  张剑锋  赵社英  胡金来  韩少辉  韩志鸿  温鹏飞






































陕西书学院 ▶



马正达  王  蒙  艾绍鸿  田天义  李成海  张红春  张英群  张瑞琦  陈建贡  郑幼生  赵  熊  薛  铸  魏  良


























四川省诗书画院 ▶



王堂兵  王道义  吕  楠  刘  舒  齐建霞  汤文俊  李在兵  李家德  杨燕刚
何开鑫  何应辉  冷柏青  沈正宏  林  峤  赵安全  廖理邦




































云南书法院 ▶



马祥和  王远康  成联方  刘新德  苏太昆  李小刚  李  轶  肖寿林  张学群  张  鹏  陈俊宏  金笑谈  赵月秋  胡若一  资长寿  黄  华  管布坤  黎雪丹  潘应照
































































后记


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经过数月时间的紧张筹备,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本次联展共有全国16家书法院参与,共展出作品252件,应该说全面展现了全国书法院老中青三代书法家的创作实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书坛的整体创作水平。


文化前进需要交流与融合,书法发展期盼拓展与创新。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由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发起,首届展览交由湖南承办,是对中国书法的一次触动,是对湖南书坛的一次激励。展览筹备期间,全国各书法院给予了大力支持,各位专家老师给予了热情指导,湖南省文化厅给予了亲切关心,使得各项筹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当然,由于湖南省书法院成立时间短、工作人员少,展览筹备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也在此表示歉意。


我们期望通过本次展览,为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开一个好头,为构建全国书法院横向交流机制做出有益的探索,与全国同仁一道,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


湖南省书法院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