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击治「网瘾」?究竟谁病了!

2016-08-17 科技富能量 科技富能量

【 号外 】

留神的朋友可能发现了,【科技富能量】最近在花式打赏公众号留言区的活跃用户,本周获奖的朋友是“立心”!小编评价他的评论:有数量有质量有干货。


恭喜“立心”,获得我们送出的Easycare手机消毒机一台。(购买链接可戳文章末尾阅读原文)

如果你也想拿到【科技富能量】的小礼物,去用高质量的评论称霸留言区吧!


今天我们说说网瘾。


十年前,有个叫杨永信的电击疗法治网瘾据说非常火爆。当初的是是非非,我本来以为早就尘埃落定,直到最近一篇文章《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又提醒了我们,原来“治疗网瘾”这个重任,在十年之后,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压在中国父母们的身上。

杨永信是山东省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精神科医生,2006年初的时候,杨永信成立了中国杨永信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对外宣称自己探索出了一套“心理+药物+物理+工娱”相结合的网瘾戒治模式。


其中最“见效”的,就是物理治疗了。所谓物理治疗,实际上就是“电击治疗”,就是在得了“网瘾”孩子的太阳穴或手指上通上电极,杨永信介绍说,电刺激可以引发孩子对网络产生厌恶感。

从2006年开始,杨永信的“网戒中心”就成了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下设的“特色科室”。这里一度被无数家长视为“戒网圣地”,杨永信也成为了家长们眼中的“救世主”。直到2009年,因为有媒体曝光了“网戒中心”背后的暴利和电击治疗等问题。卫生部致函山东省卫生厅,这才叫停了“电击治疗”网瘾的方法。然而,临沂“网戒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后,每年仍有数百名青少年被送到这里,接受“治疗”。


▲ 临沂“网戒中心”网站上,你会发现在2014年10月15日还有家长“投稿”的“戒网日记”

有病的确得治,不过我们就得先了解“网瘾”是不是病。


如果问我们【科技富能量】的听众,我们肯定不会把上网时间过长,对网络有依赖想成是一种病态。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生活已经和互联网绑定在了一起(点击查看往期节目《「断网试验」试出了什么》),而且未来,这个绑定只会越来越牢固。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你们都有网瘾,你们看彼此当然没毛病。”


那我们就看看医学界是怎么说的,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简称CCMD-3)当中,“网瘾”并没有列入精神疾病的范畴。在国际上,“网瘾”也没有被纳入精神疾病的范畴。

简而言之,“网瘾”不是病。那“电击治疗”是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呢?


电击疗法在医学上称为电休克(或电抽搐)治疗,用电对大脑进行刺激,使大脑产生生化改变,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严重神经精神疾病的方法,如:抑郁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症等等,在很久以前还被应用于治疗“同性恋”。

▲ 电影《飞越疯人院》剧照

现代临床上医学当中,电休克疗法主要治疗的对象是有严重抑郁、有强烈自杀、自杀行为或明显自责自罪、冲动伤人、精神药物治疗无效或对药物不能耐受等等的病人。


不过,即便是面对这样的病人,医生在使用电休克疗法之前,医生必须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了解一下患者有没有脑出血、颅内感染、严重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等。治疗过程也要实施全身麻醉。但是在杨永信的网戒中心治疗的孩子,大多是在未麻醉的情况下接受的电击。


下面几段文字来自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网瘾电击治疗:叫停七年仍受热捧》,我们节选了报道中接受过“网瘾治疗”的孩子的口述:



电击:被7人摁住银针穿虎口 通电后浑身痛到不能说话


22岁的白雪至今忘不了2015年11月跟随父母来到临沂四院网戒中心那日,她被带进2楼13号诊室后所发生的一切。


“当时杨永信只是简单问了我几句话,就示意我去13号房(接受电击)。”白雪的爸妈被要求止步,跟随白雪一起进房是其他7名学员。


据多名学员回忆,13号房的构造极为隐蔽,推开最外面的白色木门,进入内室,里面还有一道防盗门。内室里的陈列不多,只摆放着一张病床、一个氧气瓶、两把座椅和几个部分被胶布缠住的“治疗仪器”。进屋后,白雪被要求坐在椅子上,身边的7个人中有6个两两分组,分别摁住她的四肢和双肩,另有1人从背后将她抱住。


随后,白雪接受了第一次电击治疗。她回忆,给她电击的是杨永信助手王祥瑞,“他拿银针从我右手虎口处穿过,接着再从治疗仪上接出8根电线,用钳子固定在银针的两端。”


通电的瞬间,剧烈的疼痛辐散全身,“感觉手都不是自己的了,又麻又疼”,从背后抱住白雪的学员迅速用纸巾捂住她的嘴巴。挣扎无用,迷糊中的白雪听到王医师在一边问话:“感觉怎么样?”痛到不能说话,白雪只能蹦出几个“疼”字。


白雪记忆里,这一次电击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她走出13号室的时候,两条腿抖动得几乎无法站立。她走向站在远处的母亲,央求其带她离开。


这一举动被王祥瑞(医生)看到。白雪立刻被带回13号室,进行了持续近15分钟的电击。完事后,王祥瑞问白雪:“还想走吗?”惶恐到极点的白雪只能摇头。“这里所有的人都得呆满4个半月才能出去。”害怕再次遭受电击,走出13号室后,白雪没敢再向母亲提要走的事。


一位不愿具名的学员家长向南都记者透露,她对孩子接受电击疗法毫不知情。她告诉南都记者,自己是经由朋友介绍找到网戒中心,进来后才听其他家长说起有“电击疗法”。当时,杨永信在课上向家长们描述的“电击”只是被蚊子蜜蜂轻蜇一下的感觉。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治疗居然就发生在去年。而早在2009年7月,卫生部就以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确切为由,紧急叫停各地的电击治疗“网瘾”技术的临床应用。


为什么一个没影的病症,一个不靠谱的疗法,在国家叫停以后,依旧可以成为某些人的摇钱树呢?


孩子的父母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绝大多数的父母其实并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其实这很正常,毕竟人人不都是教育家。父母教育孩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委托第三方机构,比如孩子学习不好了,报课外班呗;要培养孩子的兴趣,报兴趣班呗;要是觉得孩子老上网,可能有“网瘾”,那就去找“戒网中心”呗。


报班本身没问题,但是这里面有个特别基本的原则——科学和权威。我们可能并不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必须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像“电击治网瘾”这样已经被国家叫停过,被媒体大量批判报道过的事情,可能在有些家长眼里仍然带着“神医妙招”的光环。


谁来给家长补上这一课呢?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图文


测评 | 努比亚Z11:赢了颜值却输了性价比?



丢手机引发的故事:傅园慧洪荒少女的商业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