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书讯|《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出版发行

2017-12-17 近现代史研究通讯


《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

该书作者侯建东借鉴历史学的口述史学方法、社会学的访谈调查技术和问卷调查法、心理学的心理访谈技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学史研究系列录音访谈调查方法。23年来,作者行程4万余公里,足迹遍及北京等21个城市,在录音访谈调查人才学家、人才学支持者及知情者78人95人次的基础上,搜集和查阅大量历史文献,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历史编纂法、计量史学方法等史学研究方法而成的第一部中国人才学史著作——《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

该书计有67.4万字,除绪论外,由5篇18章构成。详细介绍人才学从1979年创立至2015年的历史。人才学创始人王通讯、叶忠海为该书作序,高度评价该书乃人才学领域之首创,填补了人才学学科领域的空白,是人才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于:一是有利于清晰把握人才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历史过程和历史轨迹;二是有利于夯实人才学的学科发展基础;三是有利于充实和完善人才学的学科体系;四是有利于在继承基础上创 40 32670 40 13305 0 0 9005 0 0:00:03 0:00:01 0:00:02 9002人才学发展;五是有利于人才学的学界传播、代际传播、社会传播,乃至于国际传播等。

 

 

序一以工匠精神治学著史

——序《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

 

 

中国的人才研究之所以能够兴盛、发展到今天,是有许多因素促成的。人们一般容易看到领导的讲话、学者的论文、论坛的热闹、书稿的出版等目力所及之事,而不大容易看到这些繁华盛事遮掩之下的种种努力。今天面世的这本专著就是一项多年默默努力而今才得以放出光华的学术成果。它就像一只深藏于黑暗泥土里的金蝉一般,经过十多年的长期沉潜与积累,终于站到高端迎风鸣叫。

我与本书作者侯建东的相识,最初是他找到我的。当我了解到他大学所读是历史学专业,并有志于撰写当代人才学史时候,便很快熟悉起来。他总是带着一副笑脸,话语轻柔,可提起问题来却一个接一个,像一位记者。他的探究欲望像是安上了钻头,非把历史厚土穿透再筛取出什么珍珠一般。我从心里喜欢这样的人,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探究到什么,研究出什么。他曾经向我表达过这样的志向:对中国当代人才研究历史进行记录与研究,为新时期中国人才研究的一代新人刻画群像,做人才学学术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做这样的事业,需要首先感谢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改革开放催生了人才学,但人才学的成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可无论如何,能够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历史上的很多人,从黑发干到白发,没有人说你对,也没有人说你不对,甚至说你本身就是不对。人才学不是这样。在2003年,党和国家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10年,又制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人才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三大战略其中的一项,载入了党的章程。为这件事做出突出贡献的有一批长期埋头从事人才学研究的学者。他们敏锐地感受到时代的呼唤,做了符合时代潮流的大事,这样,著史的人才有了写作的对象和丰盈的素材。

    做这样的事,还需要感谢一大批对人才研究投入精力与热情的学者。人才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人才研究者分布在国家的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人才有着不同的成长规律,把这些带有抽象思维特征的成果概括总结出来,是异常艰难的。有多少苦心孤诣的人,有多少废寝忘食的人,同时又有多少半途离去的人。无论如何,他们都曾经为这项事业付出心血和汗水,都应该得到历史的铭记。

    做这样的事,还需著史者有一颗执着的心。“靡不有初,鲜克能终”。刚开始下一番决心是比较容易的,做到持之以恒、终有所成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一种时间的考验,更是一种毅力的考验。据我所知,本书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战胜的。作者搜集到的图书就有1200多部,占到出版总量的70%以上;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包括书稿、书信、日记、家谱、照片、录像计6000多件;走访过的城市有21座,访问过的人物有78个95人次,总行程达4万多公里,时间跨度15个春秋。在我的记忆中,每次见到建东,他总是背着相机,带着录音笔,手头还随时记录着什么。有一次,我们聊着聊着,聊到苏联一个名字叫“柳比歇夫”的科学家,聊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柳比歇夫工作法”,建东马上兴奋起来,说可以把这本书寄给我,不久果然收到。原来,建东自己所实践的就是这位惜时如金的科学家工作方法啊!

这部《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的初稿,我看过多遍,也提出过一些自己的意见,供建东参考。但是,我总是支持他放出自己的眼光,做出自己的判断,要学习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精神,不要受他人的影响,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对于这本书的写作结构,我也是赞成的:“时间为经,专题为纬,先纵后横,纵横结合”,“敬重首创,彰显经典;重视理论,凸显致用;公心待人,客观视事;厘清脉络,探寻规律”,这都是作者反复思考的心得和苦心孤诣的遵循。

    这部《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无疑是国内第一部当代人才学史,具有开创意义。有人对当代人写当代史表示怀疑,认为历史之写作需要一段沉淀。我则认为,当代人记录当代历史有其有利的一面,起码在史料搜集上可以做到及时真切。建东在史料收集及史料整理上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美国著名学者柯林斯说过,世界上有两种治学的人,一种像刺猬,一种像狐狸。后者好像什么都懂一些,前者则喜欢抓住一点不住地深钻下去。建东很像前者。于今,他可能是国内占有人才研究材料最多的人,对人才研究历史情况掌握最丰富的人,因此也是对当代人才研究历史最有发言资格的人之一。当然,我还期望他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已经占有的资料为基础,多写一些研究性论文,包括推介性介绍,以充实我国人才学术的百花园。

    是为序。

 

            2016年12月26日   于海棠在望书斋

 

(本序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才研究会原副会长、顾问,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序二 一部填补人才学学科领域空白的力作

——喜序《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文化自信”。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同年10月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提出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他又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同年“七一”讲话中,则明确提出坚持“四个自信”,并认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这样的背景下,侯建东同志的《中国人才学史(1979—2015)》(以下简称《人才学史》)的问世,既是他20余年潜心研究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才学界坚定文化自信的又一代表作。

    《人才学史》,是中国人才学领域的首创,她的问世,填补了人才学学科领域的空白,是人才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其具体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多方面的:一是有利于清晰了解和把握人才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历史过程、历史轨迹;二是有利于夯实人才学的学科发展基础;三是有利于充实和完善人才学的学科体系;四是有利于在继承基础上创新人才学发展;五是有利于人才学的学界传播、代际传播、社会传播,乃至于国际传播;如此等等。

   《人才学史》,是我国人才学领域的原创性专著。原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系构架的原创。作者构建了“学史理论篇章+学史主体篇章+学科建设篇章”的框架体系,系学科史著作的创新,创造性地构筑了人才学史的体系构架。二是撰史论述的原创。作者在“学科史主体篇章”创造性地构建了“学科生态系统概述+学科板块分论”的撰史模式。既注重某一时期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及其在该背景下学科发展总体概述,又在此基础上就人才学分支学科发展作具体阐述。不仅如此,作者还十分注意不同学科发展时期的纵向贯通,以达到历史阶段性与历史连续性的统一。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作者在运用历史分析法、历史编纂法、历史图表法、计量史学方法等基本史学方法的基础上,针对绝大多数人才学创建者、研究者健在的特点,综合借鉴历史学的口述史学方法、社会学的访谈调查技术和问卷调查法、心理学的心理访谈技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学史研究的系列访谈调查方法。

    《人才学史》,对学史的基本理论问题作了严谨而又创新性研究,并加以较为深入而系统的论述。第一,科学表述了人才学史的学科性质和特征、研究任务等基本问题。其中,作者认为人才学史是以人才学为主干、以历史学为工具双科交汇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学史独特的学科特征,则是研究对象的线性延伸性、历史文献的极大丰富性、研究过程的外在干扰性。第二,提出了人才学史分期的标准、原则和方法,并对中国人才学史分期作了有价值的划分。其中,作者认为人才学史分期必须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人才学发展轨迹勾勒与人才发展需求演变基本合拍的原则、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变化基本同步的原则,与重大人才理论创新基本一致的原则。据此,作者将中国人才学史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学科开创阶段(1979—1985)、学科拓展阶段(1985—1992)、学科蓄势阶段(1992—2002)、学科繁盛阶段(2002—  )。第三,尤为可贵的是,尝试性探索了人才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作者综合运用信息计量学、计量史学、科学史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人才学发展睡“L”型走势曲线、人才学带头学科“人”字雁阵式更替规律、人才学学科领地梯次扩张规律等,探索性迈出了计量人才学史研究的第一步。 

    《人才学史》,最后在对人才学科取得成就和面临严峻挑战的客观分析基础上,还就未来人才学发展的方略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四大发展方略。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坚定文化自信,提出“强化全球思维,打造独特话语体系,自信迈向国际化”的发展思路。

    《人才学史》,不仅着力体现原创性,而且充分体现史学性。冯友兰先生曾指出,“写历史书必须‘无一字无来历’”,作者正是努力遵循史学撰写的这个基本要求的。23年来,作者不辞辛苦积累了3000多万字的各种人才研究文献,所使用的571种人才研究文献均系原始文献。作者文献搜集之全面, 使用之严格,阐释之准确,是《人才学史》写作成功的基础。

    总之,《人才学史》是作者充满抱负、充满自信、充满激情,坚毅执着、潜心研究、精心打磨推出的我国首部人才学史专著,是人才学领域的精品。当然,目前人才学正随着我国人才事业的繁荣在迅速发展,人才学史又是人才学科研究中的全新领域;更何况,人才学史的学科性质规定着研究的持续性,因而人才学史研究永远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延伸、充实和完善。本人作为人才学研究的老兵,愿建东同志继续努力,为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才学史,进一步形成中国人才学派再做更多更大的贡献。

    是为序 

 

                                            

 

 

                                        2017年2月1日

 

 

(本序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原副会长、顾问,现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