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理论研究 |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总目录

《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 2024-02-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1-6期

(第42卷:总第240期—245期)

总目录

TSLA Vol.42

Issues 240-245  Nos.1-6, 20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研究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艺学”的理论建构 

付建舟(1.1)

释“神韵”:钱锺书的诗贵清远说

——古典今释的地缘语境 

夏中义(3.1)

中华生命力美学的问题之思 

吴 炫  蔡甜甜  闫 淑(3.1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中国式现代化文论观念探索


责任与使命: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蒋述卓(6.1)

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需要积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 

丁国旗(6.6)

数字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传统文化创新 

李凤亮  周梦琛(6.12)


专题:近代教育与文学


近代中学国文教育与现代小说观念的形成 

刘晓军(1.60)

西方文学教育与近代中国新文学

——以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教育为例 

余来明 严  欢(1.72)

“实用”与“虚文”之间

——清季民初新编尺牍教本源流考 

陆  胤(1.84)

民国初年初等学校教育的“文学”纠葛 

李  敏(1.96)


专题:法国理论研究


加缪的永恒回归 

菲利普·罗杰/文  郭真珍 卓 悦/译(1.145)

文学文体与他人的显现

—兼论梅洛-庞蒂对于文学介入论的深化

贾  玮(1.155)

哀悼、幻视与流泻:乔治·巴塔耶的泪水书写

尉光吉(1.165)

内在性的“道成肉身”:论德勒兹“新基督”的谱系和意涵 

石  绘(1.172)

半透明与准时间

——技术论视角下的文学“意外” 

张执中(1.181)


专题:文艺理论中的新实用主义与分析


语言、真理与新实用主义的阐释学

——以罗蒂对戴维森的解读为中心 

汤拥华(2.126)

从符号化的意向性通向艺术符号学的哲学向度:归纳认知视域下的赝品问题再探  

安  静(2.137)

论戴维森实用主义文论的三副面孔 

张  巧(2.146)


专题:近代诗学研究


试析晚清外交官群体的语言接触及其历史建构

——兼及黄遵宪“言文一致”观再阐释 

邓  伟(2.156)

审美主义的政治伦理:王国维早期诗学和思想中的“美”与“德” 

蒋浩伟(2.166)

新发现汪辟疆《小奢摩馆诗话》的诗学史价值 

杨婷婷(2.175)


专题:新生态学与文论研究


论幽暗生态学及其美学维度 

张  进(3.47)

庞大宇宙中的小小梦魇

——暗黑生态与电子游戏的噩梦诗学 

姜宇辉(3.56)

气候变化批评:一种建构世界文学史的理论视角 

袁  源(3.68)


专题: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研究


为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论诠释的开放性与文本表意逻辑 

顾明栋(3.80)

“本土”实践与话语规划

——对20世纪90年代外国文学研究论争的再探讨 

杜心源(3.90)

含蓄还是比兴?

——朱利安“间接书写”传统的再考察与校正 

蒋向艳(3.100)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概念之谜 

姚孟泽(3.110)

跨学科视野下文学和舞蹈的比较研究 

陈华菲 肖明文(3.120)

雷蒙德·威廉斯之于当今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意义 

王  宁(6.20)

重新审视“东方比较文学” 

杨  清  曹顺庆(6.30)

从世界文学到世界文论

——走向跨文化美学的新尝试 

陈丹丹(6.40)


专题:剧场问题研究


从符号学到现象学:欧美剧场表演研究基本方法的确立 

冯  伟(3.128)

论剧场性 

石  可(3.139)

共同体探索

——欧美先锋戏剧的“集体剧场”与“表演性转向” 

高子文(3.152)


专题:清词研究


清词自度曲的创作方式与音乐、文本的双重形态 

刘  深 沙先一(3.197)

论梅村词的开拓与清代学人之词的奠基 

陈国安(3.209)

变格与定法:万树《香胆词》与《词律》关系发覆 

王延鹏(3.217)


专题:文化研究


超越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二元对立

——对“集体记忆”概念的反思 

陶东风(4.1)

民族志观众研究作为居间范式

——以布鲁斯·奥斯汀“Cult”电影观众群研究为例 

卢  康(4.11)

后现代图像景观中的超空间

——城市智能视频监控的空间哲学反思 

邓志文(4.23)

情动理论视角下的电影暴力美学 

盖  琪  林贵海(4.32)

虚拟异托邦:论当代大众文化的受众快感机制及其接受效果 

勾彦殳(4.43)


专题:近代文学研究


戊戌变法运动与八股文的近代命运 

陈维昭(4.52)

徐复观对“文以载道”的现代疏通 

秦  维(4.62)

刘师培中国文学观念的易学阐释 

李瑞卿(4.70)


专题:数字人文研究


数字人文方法论的四重追问 

杨庆峰(4.81)

从格林、蒙森到尼采:19世纪德国语文学的理念、争议及其对数字人文的启发

程  林(4.94)

媒介构造与范式生产:“远读”方法的演变及其前景 

郑  楠(4.104)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会议专题


现代的悖论与神话的启蒙

——布鲁门伯格的神话理论及其政治蕴涵 

胡继华 单  羽(5.1)

存在即媒介

——海德格尔的媒介存在论及其诗学效应 

单小曦(5.13)

修复性阅读、后批判与文学/文化研究的方法 

杨  玲(5.27)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新世纪文学状况与中国文艺理论的当代创新”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李  昕(3.224)


专题:文本与文体研究


文本的制度性:论元稹制诰改革 

钟志辉(5.158)

子学谱系中的“说部”建构 

吴文庆(5.171)

“民国曲”与民族新诗之构建

—以卢前散曲为考察中心 

康石佳(5.181)


专题: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研究


论艺术学发源之真相 

万书元(6.49)

哲学的艺术史“修正”与新旧图像学之争

——基于“原作”的辩难 

鲁明军(6.65)

问题与方法:海外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三种路径及其可能性 

宋石磊(6.75)


专题:中国古代艺术研究


陶瓷的物性与图像叙事 

倪爱珍(6.194)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晚明文人绘画创作的时间焦虑及言说 

王  丁(6.203)


古代文论与古代文学的理论研究


“意象”范畴现代嬗变新探

——兼论与“意境”的理论纠葛及其现代建构 

姜荣刚(1.189)

论黄庭坚的文法与南宋文章学理论的兴起 

乐进进(1.199)

公安派的奇人观及其文学姿态之生成研究 

陈  刚(1.208)

转向与超越:北宋诗学语言观念下的“换骨夺胎”  

方舒雅(1.218)

五言排律在诗学理论上的阐述过程及命名原理探析 

郑佳琳(2.184)

关于王维“禅境诗”诸特征之跨文化比较研究

——基于王维、松尾芭蕉及海德格尔诗作的对比分析而论 

孟令兵(2.194)

论明代文章总集对“传”体的接受和辨析 

夏朋飞(2.205)

晚明禅林诗禅关系的重构与援儒入禅的诗学转向:以吹万广真为中心 

王廷法(2.216)

独孤及、梁肃、权德舆三家文学本体论试述

——围绕言志、缘情之说及文道观发展 

刘青海(3.162)

初唐应制与七言近体 

刘  顺(3.174)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之“却”字解 

黄人二 童超(3.185)

玄学视域下的中晚唐五代“苦吟”与诗学发覆 

仲  瑶(4.113)

杜甫“颇学阴何苦用心”考论 

胡  旭  万一方(4.123)

从作者到读者:“读者转向”与齐梁诗歌“新变” 

蔡彦峰  黄美华(4.133)

归有光寿序经典地位的确立及其文学史意义 

代  亮(4.144)

从文言、小文到国字解:《欧苏手简》在日本的受容与变容 

慈  波(4.153)

再论李林甫与盛唐诗坛 

丁  放(5.192)

论《聊斋志异》的文士治生生态 

徐永斌(5.204)

古典如何新绎:论当代作家对“鹅笼书生”故事的接受 

谷文彬(5.217)


现当代文论与文化研究


Where Are We and What to Write?: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Ha Jin

Li Zhenling and Ha Jin(1.106)

从“政治人”到“自由人”:王蒙小说中“人”的变迁及其危机 

沈杏培(1.115)

“转折”之际与“经典”之前:1946—1949年的《围城》批评及其文学史意义

谢力哲(1.125)

新媒介文学景观与文学的物质性 

周才庶(1.134)

符号结构与感觉重构 

马大康 王正中(2.1)

On 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 of the Discussions of “Chinese Identity” in the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Politics” 

Wang Xiaoping(2.14)

艺术史书写:从经典到活的历史 

高小康(2.24)

新时期中国自白诗批评的误区与辨正 

魏  磊(2.33)

“诗言志”与“文以载道”论辩的历史审度

——周作人散文理论批评研究 

庄  萱(2.44)

华侨外语写作与文学史“再”重写 

池雷鸣(2.54)

论民初小说批评话语中的“自述”与写实 

罗紫鹏(2.65)

强制阐释论的新理据及其悖论 

傅其林(5.122)

从不幸结局到自觉意志:论王国维悲剧观念的转变 

斯  维(5.129)

网络文学叙事机制下的“后情感”表征及心理症候 

王婉波(5.139)

身体实践与符号溢出

——感觉如何在实践中成为理论家 

刘维邦(5.150)

叙事学对话与“中国声音”

——1997年以来国内叙事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江守义(6.122)

“声韵训诂大家”如何介入“五四”新文学

——论钱玄同的白话文章观 

王小惠(6.133)

“人力车夫”形象缺席左翼文学考论 

康  馨(6.145)


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论法国现代美学的缘起与体系性

——基于文献的再整理 

张  颖(1.10)

瓦格纳美学与象征主义的音乐转向 

李国辉(1.20)

《花间集》的现代审美症候与福瑟克的对等译介诗学 

涂  慧(1.31)

从“崇高”的翻译说起

——兼论中西山峦意象的差异 

陈  佳(1.43)

审美想象的媒介转折与文学独立性复归

——从地方“文艺”期刊改名说起 

尹  林(1.52)

直接知觉论冲击下的图像再现研究 

殷曼楟(2.75)

反艺术还原论:论保罗·克劳瑟的后分析现象学美学及其延伸 

李  牧(2.85)

从“可知的儿童”到“难解的童年”

——论儿童问题与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演进 

赵  霞(2.97)

后现代状态下的胡塞尔与康德

——利奥塔论审美反思 

马骁远(2.109)

竞速政治与时空演变:论保罗·维利里奥的后勤学空间理论 

吴诗琪(2.117)

试论谢林的存在论美学思想 

曾繁仁 任  群(3.21)

气韵与移情

——中日现代美学史的一个议题 

彭英龙(3.31)

先锋与倒退的辩证法

——阿多诺论现代艺术原始主义 

吴芷净(3.39)

元现代主义:“后现代之后”的文论之思 

王洪岳(4.162)

借贷与信用视域下《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忧郁的阐释 

焦  敏(4.172)

本雅明的超现实主义批评及其身体政治 

徐文贵(4.181)

“非自觉记忆”:被重构的时间

——论德勒兹的时间观 

吴娱玉(4.191)

文学文本意义生成的知识谱系考察 

付昌玲(4.201)

从非-哲学到艺术-虚构

——试论拉吕埃尔的非-美学理论 

聂世昌(4.211)

“风格”创新与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赝品”

——以古德曼的归纳理论为中心 

苗思萌(4.219)

开端、更新与精神或灰烬

——试论海德格尔论荷尔德林诗的历史意识 

陈晓明(5.37)

文学伦理的两张面孔:玛莎·努斯鲍姆的文学观及其内在紧张 

范  昀(5.69)

浮士德的三次试验与基特勒论话语系统1800的诞生 

于  成(5.82)

从文化研究到文学研究:离散理论的演进、转向及问题 

周启星(5.91)

潜能、反抗与赤裸生命:阿甘本论巴特尔比 

王彦军 王雅萍(5.103)

指示与元叙述: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双层叙述 

赵禹平(5.112)

论文学在地理学研究中的价值

——以法国地理学家对文学的研究为例 

赵  佳(6.83)

从“纯意向性客体”到“绝对意向性客体”

——论埃科的客体理论及其符号学内涵 

卢  嫕(6.92)

故事世界的兴起:构筑技艺与复魅文化 

施  畅(6.101)

“活死人”辩证法

——丧尸影像批判 

张墨研(6.112)



END



2023年度

《文艺理论研究》


邮局订阅

国内发行:上海邮政局报刊发行处

国内邮发代号:4-32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152/I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 100044)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0257-0254  

国外邮发代号:BM375

编辑部邮购

联系方式

邮箱:tsla@vip.126.com

电话:021-62232881

(支持邮购过刊)







《文艺理论研究》热忱欢迎海内外学者惠赐稿件,以推动交流,促进学术。本刊实行在线投稿。在线投稿网址:https://wyll.cbpt.cnki.net 系本刊唯一投稿通道。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本刊半年内只接受同一作者一篇投稿。

    《文艺理论研究》是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刊,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创立于1979年5月,是新时期以来成立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之一。《文艺理论研究》创刊于1980年6月,杂志挂靠华东师范大学。刊物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国社科院)来源期刊。

    《文艺理论研究》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学术期刊”,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23家考核优秀期刊之一。刊物多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于2020年入选Scopus数据库。
      刊物文种为汉英文,每期刊发英文文章,并与以下国际刊物签有交换出版文章协议:
      1)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2) Neohelicon
      欢迎关注本刊主页:
      https://tsla.ecnu.edu.cn



进入本公众号,于对话框中输入数字“1”并发送,

可查看《文艺理论研究》投稿指南;

输入数字“2”并发送,可查看2014年总目录;

输入数字“3”并发送,可查看2015年总目录;

输入数字“4”并发送,可查看2016年总目录;

输入数字“5”并发送,可查看2017年总目录;

输入数字“6”并发送,可查看2018年总目录;

输入数字“7”并发送,可查看2019年总目录;

输入数字“8”并发送,可查看2020年总目录;

输入数字“9”并发送,可查看2021年总目录。


点击公众号菜单栏“关键词检索”并阅读原文,可进入号内搜,输入您感兴趣的关键词即可检索历史推送内容。


加关注方法:

1. 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tsla101” 或“文艺理论研究杂志”并关注;

2. 扫描下方二维码并关注。



《文艺理论研究》官方公众号



排版 | 魏正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文艺理论研究 |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总目录

《文艺理论研究》 文艺理论研究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