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省抽调人员圆满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第二批现场排查任务

点击标题下「河北生态环境发布」可快速关注

从湖北到安徽,再到上海,大约8000公里的长江岸线,正在接受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体检——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按照生态环境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安排,11月18日至24日,我省抽调25名工作人员参加了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第二批)工作,对武汉蔡甸片区入河排污口开展现场排查。我省工作人员用脚步丈量排查范围内的每一片土地,以实际行动反映一线铁军精神。一起去感受一下排查一线的故事吧。



工作组每名成员胸怀责任,脚下笃定,爬坡下坎,跨过岸线,穿越一个又一个入河排口.....核实现场排口点位特征、污水来源去向,快速检测水质,确认疑似排口。作为长江入河排污口现场排查(第二批)武汉市B组组长,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翟文献说道:“入河排污口排查这项工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简单,尤其很多入河排污口都被江水淹没了,十分难找。入河排污口是污染物进入河流的最后一道关口。控制入江污染物,首先要了解排污口的情况。



根据入河排污口APP上的卫星定位,排查人员来到东荆河入江口附近,此前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监测发现这里有一个疑似排污口。恰逢退潮期,道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他们艰难地摸索着走到江边,到排污口点位进行排查,第一时间对排口定位、拍照,并对水质进行快检和流量估算、录入基本信息。翟文献介绍,“我们这次排查,就是要下苦功夫,一个口一个口地核实,一步一步地丈量,只要是往长江里排污的‘口子’就要查清楚、数明白。从现场看,一些排污口非常隐蔽,无人机发现不了,只能靠排查人员发现。现场江水水位高,在岸上看不到排污口,排口时而显现,时而隐入江中。要查清排口的真实情况,必须利用退潮的时机抓紧进行排查。



在纱帽江滩公园,武汉B组排查人员正依据APP指引进行疑似点位现场核查。被2米多高的围栏挡住去路后,来自河北唐山的高阳,尝试数次都未能攀爬上去,正当他自言自语“要是有梯子就好了”时,身边的同事说道:“兄弟,我们肩膀就是梯子”。高阳两脚踩在同事的肩上,爬上了围栏,详细记录并反馈了排口的相关信息,尽最大努力做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他们向排污口靠近的每一步,都是对生态环境事业的执着与坚持。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团结就是力量!3个人组成的团体不算大,但是在排污口排查的过程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在团队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排查路途崎岖坎坷,时不时出现的障碍“封锁线”增加了排查工作的难度,排查人员时而“穿越丛林”,时而“飞檐走壁”,这些“封锁线”丝毫不能阻止前进的脚步。



虽然取证艰难,但工作组成员们个个身手矫健,11月23日,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排查任务全面完成,共计排查437个排口点位的工业废水排污口、生活废水排污口以及所有直接、间接排放的各类排污口。



战斗在排查一线,他们涉险滩、翻护栏,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在取证的路上,工作组成员们如履平地,有口皆查,坚决不放过任何可疑污染的蛛丝马迹,诠释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来自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的张晓键,2019年10月刚刚加入环境执法队伍,在此次排查行动中,他努力学新知识、适应新环境,始终认真对待每个疑似点位核查,先收集调阅当地排口资料,坚持逐一核实,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疑似点位。


据了解,长江排污口情况复杂,有明口也有暗口,有“大口子套小口子”,还有不少私搭乱接的“口子”,有些排污口人无法近身,还会遇到 “一股水”根本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情况。我省参加此次排查的人员分3个小组进行,6个现场组、1个水上组、2个机动组,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工作。为确保长江排污口一个不漏,现场排查采用人工徒步“打卡”的方式,平均每人每天行进里程25.6公里。第二批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合计岸线长度约8000公里,以“水陆统筹、以水定岸”为原则,通过实施“排查、监测、溯源、整治”4项重点任务,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目标。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建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协作配合机制 河北两部门开展海上联合执法检查


各地头条丨邢台市委书记夜查企业减排措施落实情况


专家预测:本轮污染过程10日结束 新一轮13日夜间起影响我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