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丨“核文化”科普系列动画:关于核电(下)(第6集)
核电站运行时需要大量的冷却水,所以我国的核电站通常建设在江河湖海的沿岸。
万一有海啸怎么办呢?
只有海水深度1000米量级时才会形成规模较大的海啸,而我国沿海远到不了那样的深度。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核电安全。
事实上,除了海啸,我们还需要避开地震带、火山、飞机航线、机场等区域。
而且核电站的设计方案必须能够轻松抵御当地历史上最大的风暴。
核电站半径10公里内不允许存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或者危险品仓库。
像这样的规范还有很多很多,包括了地质、水文、气象、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各方面因素。
选址只是核安全的第一步,核电站的建造就更严格啦。它们都是以平均一百万堆年发生一次事故概率为标准进行设计的。
核电的安全核心是防止反应堆中放射性裂变产物泄露。
因此核电站都有三道安全屏障,放射性物质被牢牢地控制在安全壳内。
万一设备坏掉了,会不会造成核泄漏呢?
这就需要提到核电站的冗余设计了。核电站建造时会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它们的功能完全相同又互相独立。
核电站有四套独立的安全系统。
它们都采用N+3的冗余设计保证有一个系统正常运行三个系统备用。
就好像我有三部备用手机,其中一个手机坏掉了,我还能保持通话畅通。
核电站几乎所有的关键部件都采取了冗余设计,当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可以立即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维持核电站的正常运转。
那用过的核燃料又去了哪里呢?
核燃料退役之后会变成乏燃料,一部分还会被提取出来,再循环利用,其他的放射废料被永久封闭,深藏于地下。
核电站的周边环境还有专业的部门负责监测和预警。
国家核安全局负责核设施的监督管理,环保部门则负责辖区内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核电站周围16个方位都设置了自动监测哨,全天24小时实施监测,每5秒钟监测一次数据,每5分钟向环保部门传输一次。如果出现异常,环保部门会第一时间采取预警措施。
另外,为监控核电站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每年环保部门还要对核电站周围的空气、水、土壤和生物进行采样检测。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吧,我们下集见。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