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愿睡桥底也不回家的他们,说出了流浪深圳的原因……


打零工、睡桥底,

他们宁愿流浪深圳也不愿回家……


戳下面标题回顾早前报道

打零工、睡桥底,他们宁愿流浪深圳也不回家,老母亲千里迢迢赶来跪地哭求……



3月9日前后,南方都市报深圳读本、《深圳大件事》微信公号、《南方都市报》微信公号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深圳西乡某立交桥下多位深流浪者的故事。在当天,5位流浪者顺利与家人相认,踏上了返乡的路程,1位现场“逃离”的流浪者也在第2天放下“心结”与家人顺利返乡。



报道一经刊出,引起了多方重视。


次日,西乡街道即将流浪乞讨人员纳入辖区网格化管理范畴,联合西乡城管、派出所,西乡义工联、妇联,爱心组织、爱心企业共同协同联动,当天在西乡辖区内再次发现了6位流浪者,帮助他们解决了短期住处,并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为其中的5位流浪者介绍了短期就业机会。



3月10日,深圳西乡街道龙腾社区一个工地,几名被救助的流浪者被介绍到一家建筑公司被获得临时工作,他们负责协助清理工地上的各种垃圾。


多单位协同联动

网格化排查流浪者


据宝安区西乡街道工作人员介绍,3月10日,西乡街道首次将流浪乞讨人员纳入辖区已有的网格化管理范畴,并联合西乡城管、派出所,西乡义工联、妇联,爱心组织、爱心企业协同联动,在当天西乡辖区内发现了6位流浪者。


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龙腾社区工作站综合党委书记张世星在3月10日上午9时许就是带队开始了本辖区的排查工作。在街道辖区网格员的报告后,张世星在辖区内的某高架桥下见到了当天最先找到的2名流浪者。


人性化的贴心关怀


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劝说和心理疏导后,这2位流浪者由原先的抗拒一点点转为愿意接受救助,但均拒绝了有关帮助其回乡的提议。张世星表示,由于无法提供居民户口本、居住证、社保证明等关键材料,本想帮助这2位流浪者异地补办丢失了的身份证的计划也无法实现,而不愿意面对亲属的他们也不能回户籍地补办身份证。


傍晚,该高架桥下又一次发现了3名流浪者。直至当晚10时许,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沟通说服下,原先一直露宿桥底的这5名流浪者终于同意接受帮助,在辖区内一家爱心企业工地处暂时“打零工”,并暂住在该工地的工棚。



据西乡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当天,西乡街道辖区另一处还发现了一位较年长的流浪者,目前已经送往宝安区救助站接受帮助。


设立“人生驿站”解开流浪者“心结”


据了解,宝安区西乡街道从2008年设立“人生驿站”开始就在一直关注并探索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方法,除了在面对流浪乞讨人员时要分类处理,“对症下药”以外,如何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解开他们的“心结”,也是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将流浪乞讨人员纳入辖区已有的网格化管理范畴,将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工作纳入常态是本次排查工作的重点。


同时,也有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流浪乞讨人员是一个社会问题,单凭街道、社区等某一个单位很难彻底解决,目前西乡的做法也只是在进行探索。


对话95后流浪者

“在外面流浪比较自由”


在西乡高架桥下找到的5位流浪者中,有位95后的年轻人,显得有些特别。清秀、白净,这是不少人见到阿长之后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安全帽下冒出的几缕长发和身上有些破旧的外套,很难有人会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位流浪者。事实上今年刚刚22岁的阿长在深圳开始流浪生活已经一年有余。


十五岁时,刚刚读完初二的阿长就离开广西的家,跟随父亲外出打工。二十岁时跟随亲戚来到深圳,一开始是在电子厂做工七八个月后,厌倦了工厂单调生活的他从厂里出来,不料没多久就接连丢掉了身份证和手机。


阿长说,开始流浪生活的那一天自己身上只有几十块钱。没有地方睡觉就睡桥底,没有钱吃饭就捡瓶子,开始的时候一天只能捡十几块钱,只能吃一顿饭。刚刚来到被找到的高架桥底时住下时,由于头发很长时间没剪,被取了“阿长”的绰号。


“如果有选择的话,你愿意回到厂里工作,还是像现在一样过流浪的生活?”南都记者问阿长,其回答说:“两种生活各有不同。在厂里上班安稳一些,还有固定的钱拿,但是在外面流浪比较自由。”



采写:南都记者 孙雅茜  摄影:霍健斌


今日更多深圳大件事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爆料拨0755-82121212

 点左下角看更多深圳大件事,有种有趣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