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次野蛮施工、超5000户停电、宾馆爆满!深圳“停电风波”道歉之后……

王睦广 深圳大件事 2018-07-28

上周的深圳又上热搜了

是因为

到底啥情况

“大家的命都是空调给的,您别大热天挖我电缆”

“地铁野蛮施工是要让电缆经脉全断吗?”

“你还挖,你又挖,还一挖就3条”

 最近,深圳供电局火了 



7月5日、7月7日两天,深圳供电局连续在官方微博上点名深圳地铁野蛮施工。事件中,施工单位共挖断7条电缆,导致多个片区停电,部分小区连停电2次,停电时间超4个小时,酒店爆满,影响超过5000户。


❶  第一起电缆被挖断事件发生于7月5日下午,地点位于深圳地铁6号线八卦岭站附近,3条电缆被挖断;


❷  第二起发生于7月7日下午,地点位于岗厦北地铁施工现场,4条电缆被挖断。


7月8日凌晨

深圳地铁集团发布微博道歉


“断电”并不是两个单位之间的事

所以事件的影响

也不会因“道歉”而结束


道歉之后,这类问题怎么规避?


文明施工为何不能成为常态?

“施工失误”引起的停电停水

在深圳不属罕见

而这次因官方发声进入大众视野

则更让问题显性化

  相关部门该如何应对?

如何消除公众疑虑?

如何把“危机”转换为“契机”

我们与你共同关注


“黄金24小时榜单”


我们一直在关注

也请你和我们一起监督关注

危 机 应 对 榜



在互联网时代

危机发酵的速度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如何倾听民意 完成对危机事件的预判 

是一门学问

毕竟“未雨绸缪”

永远好过“亡羊补牢”

案例解析

LET'S  GO



 ●  地铁施工三天内两次挖断电缆,受影响居民很无辜 

——谁都可以有借口,但谁都不应有借口



点评:地铁施工单位三天内两次挖断电缆,造成福田多处停电,深圳供电官微公开质问,使事件进入公众视野。第一起挖断电缆事件发生后,深圳供电官微呼吁“老铁”不要乱挖电缆,此时还未引起大范围的关注,深圳地铁和地铁施工方也未有公开回应。到第二起挖断电缆事件发生,深圳供电官微直接@深圳地铁集团,后@深圳地铁集团公开回应并致歉。


(▲点击图片查看早前报道)


从事件结果来看,政府部门介入,施工单位被处罚处理,但值得留意的是,已公开的处罚处理结果主要由深圳地铁而不是政府部门作出,所谓顶格处罚、红牌警示意味着什么也未有详情。企业层面经过沟通,相关各方或可达成谅解,只是受影响居民比较无辜。


既然已经波及无辜,则不应把此事定位于深圳供电与地铁施工单位、深圳地铁之间的事情,尤其是政府部门,更应该站在市民的角度来处理事件


追溯到2017年12月,深圳一工地施工单位野蛮施工,桩头击穿地铁11号线盾构隧道结构,给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而此次则是地铁施工单位两次挖断电缆造成多处停电。谁都可以有借口,但谁都不应有借口,人人都有借口,只会放任互相伤害。


 ●   深南大道绿化带又开挖换种新花,市民追问“不浪费吗”  

——公布花了多少钱再讨论浪不浪费更为合理



点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于深圳这样的城市,花些钱扮靓城市的“面容”,实际市民也受益。但市民目之所及,全市范围内挖了又种、种了又挖的现象比较多见,因此出现了不少质疑折腾、浪费的声音,包括有时景观还好好的,以提升之名、迎接重大节日或重要活动之名,挖掉重新做。


深圳每年的公共预算总支出以千亿计,理想状况是所有钱都花得其所,现实是难以避免有一些钱花得令人不满意,这对于其它城市而言也是如此。市/区的城管部门负责装扮城市的“门面”,花钱大家看得到痕迹,更容易受到公众的检视,客观上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


(▲点击图片查看早前报道)


如何减压?以深南大道绿化为例,讨论是否涉及浪费问题,实际要考虑花了多少钱的因素,先公布每年为此花了多少钱,才更有讨论的基础。深南大道确实是深圳重要的景观大道、迎宾大道,就深圳的财力而言,把那么多钱花在深南大道上值不值得,可交由社会公众评议。


危机的种类有很多种

但有一点是相通的——

 危机在爆发前均有前兆!

案例详解

LET'S  GO



 ●   深圳又一互联网装修品牌关门负责人失联  

——“零回复”是危机应对“下下策”



点评:继2015年互金平台倒塌的“一地鸡毛”,2018年互联网装修公司也照葫芦画瓢,从柠檬树装饰、泥巴公社,到本次案例的主角美得你,企业在陷入欠款困境后都不约而同关门停业,负责人“失联”,类似事件的频发似乎已经变成了“套路”。


从应对速度和信息发布的层面上看,公司直接“零回应”,无疑让欠款危机事态愈发严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家或有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虽然一切的曝光只能依靠记者多途径的求证,使得真相来的有点太晚,错过了倒逼解决的最好时机,但却也给公众提个醒:有任何问题均有先兆,不要放过任何细节


(▲点击图片查看早前报道)


总归来说,从危机管理的角度上看,商家遇到危机就采取“不做声”的态度永远是“下下策”,应对企业的危机,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至少也要坦诚面对社会质疑与监督。俗话说得好,危机也是转机。在利益相关方面前,及时回应关切、传播有价值的信息点、把控舆论风险、做好危机应对工作,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作坊,希望未来都能成为标配。


 ●  金亨利二期开盘前频传70万元“喝茶费”  

——报道方向的转移会给舆论引导带来新难度,找准“痛点”才能“化险为夷”



点评:公允而言,金亨利集团在处理“内部关系户选房”与“喝茶费”等舆论危机上,以两次掷地有声的 “告客户书”为解决之道,还是精神可嘉。无论在危机爆发早期的应对速度、信息发布质量以及过程中的舆论引导上,均可以看出金亨利集团此次不错的应对成效


然而事态在深圳本地媒体紧追与此相关的另一新闻后发生改变,在“一波未平,几波突袭”的情况下,金亨利官方只控制住了监管要害处,至于户型以及学位这些市场关心的因素,仍没有给出答复。从舆论层面上看,焦点也从原本的“抢房”变成了“学位不清晰”,报道方向的转移也带给金亨利在舆论引导上增加难度


(▲点击图片查看早前报道)


值得关注的是,在限价政策影响下,同一新盘,政府备案价与市场预估价之间的差异,很容易成为该楼盘开发商的导火索,在如何防止多方矛盾的激发和蔓延上,开发商或应吸取前人经验,发挥好企业公关部门的价值,在应对的速度、信息发布的效率、网络情绪的引导上,稳扎稳打。


何为热点事件

除了被包装出来的热点

 当事件、政策与“你”有关的时候 

便会自带流量成热点

本周到底有哪些事情你不得不知呢?

热点事件传播榜


 关掉“美颜”和“滤镜”更看出干货量——


点评:上一周,深圳政务领域的热点多是通报性的消息,鲜见政府部门主动包装的痕迹,关掉了“美颜”和“滤镜”,更可看出不同政策、事件本身的干货量。


开车打电话,开车聊微信,如今在司机群体中很多见,一个不留神,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深圳交警近期开展严查开车打手机专项行动,网友反应正面,不少网友还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警示开车打手机的危险,呼吁司机从自我做起。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134301fqsh&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与司机相关的还有停车难问题,深圳市发展改革委等4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停车设施建设专项规划,从扩大供应量的角度缓解停车难,并提出重点缓解医院、公园、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公共设施集中区以及老旧居住(小)区停车难问题。涉及民生热点,大家都关注,但真要落实,让市民有切身的获得感,还是一个难字


不少企业热点

其实都与时下政策或过往事件背景相关联

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




点评:深圳上市企业上周“动作”频繁,企业之间、或企业与城市间的合作、改造等项目良多,这些布局也让不少低调或沉寂多时的企业“浮出水面”,成为舆论焦点。如康佳收购新飞一事中,尽管康佳非常低调,并没有在此次事件中主动对外传达更多的信息,但也不免成为舆论场的主角。


同时,企业的人事变动也成焦点之一,如“最年轻上市公司总裁” 季圣智在康达尔卸任、聚飞光电24岁少东家接父业等消息也透露出一信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上市企业的领导层也渐有年轻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最年轻”、“24岁”等关键词也让企业人事变动的消息变得更加吸引,并留下有趣之感,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企业产生积极的印象。


深圳每周什么事老百姓最关心

深圳每周又有哪些问题被解决?

如果你想一一了解

敬请关注每周三推出的

 深圳大件事黄金24小时榜单 


*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你最关心哪些事儿?*


出品: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件事新媒体研究院

数据分析:王睦广 黄玮 黄玉凤 胡琛

数据收集:蔡红玲 罗文翔  司徒美子 崔灏 胡舒

制图:陈芳 

看今日大件事特选!



南都十年坚守,最后一次!请他们来深圳吧,告别留守……


唯一五星好评!大件事君在一堆推文中抢得C位!凭什么啊?


深圳超300亿级老牌P2P暂停运营,投资者挤爆营业部!经侦已介入


多班列车停售!超强台风“玛莉亚”来势汹汹,未来一周深圳要变成这样


点左下角看更多深圳大件事号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