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B车牌“摇号中签通知”竟摆乌龙,网友排队喊话!官微解释管用吗?

深圳大件事 深圳大件事 2019-11-29


  一条发错的短信   

到底会让几家欢喜几家忧?

近日不少深圳人收到的一条短信

就引发了大讨论

如果是你收到的这条消息

你一定很激动吧?

先别着急,事情有点不一样


“这个归谁管啊?10月10日才收到深圳小汽车摇号中签的短信,官网却查不到。”前几日,这样一条微博引起了很多深圳人的关注。

11日上午,有网友发帖称收到中签短信,但在官网查不到。其截图的由深圳交通发出的摇号中签通知显示:很高兴地通知,您已获得小汽车增量指标,并提示在官网查询中签结果,下载指标。

但不久,他们又收到了这样一条消息

网友纷纷询问


这是诈骗短信吗?谁能告诉我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直到10月11日10:43分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在官方微博做出解释


这样的解释让中签的网友们释怀了吗?



  但大部分的网友表示  


要知道

仅9月,就有1287434名深圳人在摇号

而车牌只有2933个

中签率仅为0.227%

因此一条中签短信

可是牵动着120多万深圳人的心


那么此事在应对上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为何微博道歉反而引来更多吐槽?

  而据南都记者观察  

这也不是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今年以来第一次出现“技术失误”

……

相关部门

应该如何处理此类事件呢?

我们与你共同关注


“黄金24小时榜单”


我们一直在关注

也请你和我们一起监督关注

危 机 应 对 榜



好的舆情应对应当兼具时效、信息、成效、后续监控等多维度多方位的特质,如果顾此失彼,轻则会让应对效果减弱,重则还可能引发二次舆情甚至导致情绪反弹。


在西乡街道办处置沙滩突现腐臭生猪耳事件里,在前期的应对中,街道办表现不错,不仅将涉事生猪耳处理并消杀,还表明了初步调查结果,消除了市民的恐慌情绪。


但需要注意的是,后续还应继续跟进此事并及时通报,进一步消除周边居民的负面情绪。


过去两周深圳发生的危机事件

又带来哪些启示?


案例详解 01

市民收到车牌中签短信官网查不到

官方回应


——缺乏诚意的回应及通报,极易引发情绪反弹


一图帮你看懂事件全过程!



点评:颇高竞拍价格以及超低中签率的大背景之下,某种程度而言,在深圳车牌摇号时中签算是走了大运。在这起乌龙事件中,不少市民经历了从大喜到失望的心路历程。


从交通部门简短的回应来看,交通部门承认错误,表明失误的原因,但缘何得不到市民的谅解,反而引发了部分市民的情绪反弹?


原因在于,通报缺乏诚意。


①  首先,交通部门的通报极为简短,只是转载“中签”市民微博进行的回应。某种程度而言,在严肃事件中,一份正式的通报往往能体现有关部门对此事的重视程度。此事中,乌龙事件的源头出自交通部门,这便更需要对此舆情予以重视。



②  其次,在通报中,对于乌龙事件发生的原因表述过于简单,仅仅表态测试时操作失误,这显然无法平息“中签”市民的负面情绪。


一方面,就结果来看,从误发短信到交通部门回应,其中有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下,一个突发事件经历十几个小时才有回应,因信息的滞后而无法在第一时间遏制舆情的发酵。同时,在这十几个小时里,有“中签”市民表示已买好了车,当然这大概率是段子,但此事对市民造成的精神影响肯定是现实存在的。



另一方面,因自身失误导致的舆情事件里,一定得有“挨打立正”的态度,同时也得保持足够的信息透明,对于可能存在的质疑进行相关解答。


比如有“中签”市民存疑:会不会这次因操作失误,而导致这次中签的再日后就没有中签几率?为何此次误发只有部分市民收到短信,未收到无法短信的是否不在摇号范畴内?

诸如此类质疑,交通部门还应在前期有所研判,做出相应的回应和释疑。


③  最后,早在前几个月,深圳车牌竞价系统便已经出现了可以查看别人竞价信息的漏洞,尽管两者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但短时间内连续出现两次因自身原因导致的事件,十分损耗自身作为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点击查看早前报道


坊间有句俗语,叫事不过三


连续两次事件后,我们也希望交通部门能吸取教训,对于市民极度关切的车牌能做到谨慎再谨慎,营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摇号或竞拍环境。


案例详解 02

深圳初中生做义工挂钩升学惹争议

教育部门回应


——及时发现及时引导,前置性工作能事半功倍


一图帮你看懂事件全过程!



点评:一股“做义工”的风潮在深圳初中生之间兴起,不少家长为了抢一个义工活动的名额甚至需要定好闹钟去抢,有家长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抢个义工名额比抢春运火车票还难。


▲点击查看早前报道


这个颇为哄闹的事件缘起于去年深圳教育局发布的《深圳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评价方案(试行)》,在官方发布的通知中,这套评价方案将作为学生升学的重要参考,而其中一个评价标准提到,“学生每学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累计24小时及以上”,即可在综合素质档案中获得4分。


在不少论坛中,此事引发了家长和义工群体的大讨论,不少义工群体认为这种颇有些形式主义的义工活动已经背离了官方预期,显得有些变味;而不少家长群体也坦言,知道活动有变味的趋势,但某种程度上这是小孩“综评”达标的方式之一。


估计政策制定部门

也想不到此事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差


值得肯定的是,教育局的回应十分详细,先是解释了实施“综评”政策的原因和作用,同时也对普遍存在的质疑进行了集中的回应,最后还指出了获得“公益活动”时长有多个途径。一份通报,几乎涵盖了前因后果以及解决方案等多个维度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能消除不少市民的质疑。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有关此事的大讨论集中爆发于前几天,但在今年夏天新生即将入学之时,已有不少学生和家长投入到“抢义工”的行动中,有关部门应及早的监控到这一信息及时的对外发布相关情况


同时,出现此类情况也从某种程度上发映出,有关部门对于“综评”政策缺乏一定量的引导,倘若能及早发现及时引导,这种颇有些荒诞的“抢义工”活动应该很难发生。


除了这些事情

还有很多事是你所关心的

也和你息息相关的

热点事件传播榜



  热点事件传播可以合理“蹭热点”—— 


点评:在信息化时代,政府部门为了借势传播相关政策或做法而进行的“蹭热点”行为某种程度上并不是贬义词。但“蹭热点”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性。


最简单的便是将热点事件进行简单的拓展或者直接嫁接到传播事件上;更高一层的是,找到热点事件与传播事件的相同点,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高阶的则是,利用热点事件,创造出新的热点事件。


但也应该注意,政策发布也需时刻关注受众反映,毕竟热点和危机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要让政策成为众人接受的政策,其中重要一点是应做到换位思考,政策、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绝不能仅凭一己之愿,需要事前充分考虑对于市民群众所带来的影响。


深圳每周什么事老百姓最关心

深圳每周又有哪些问题被解决?

如果你想一一了解

敬请关注每周三推出的

 深圳大件事黄金24小时榜单 


*也可以留言告诉我们,你最关心哪些事儿?*


出品: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件事新媒体研究院

数据分析:深圳大件事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 刘晨

数据收集:南方都市报深圳大件事新媒体研究院

制图:陈芳



✪ 深圳湾口岸将迎变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附篇透露:计划24小时通关

✪ 3深圳人被困西藏雪山,当地民警紧急救援:鸣枪驱野狼,吃雪解渴

✪ 官宣!深圳新年迎春花市移至户外,选址定了




点左下角看更多
深圳大件事
我们一起关注你关心的那些事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