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迈出这道门,10万深圳人每天都需鼓足勇气……

南方都市报 深圳大件事 2020-08-25
来自专辑
星期四记路仪


你知道盲道是什么吗?

这个我知道,就是人行道上凸起来的板砖铺成的路吧。

对的。那你怎么看盲道呢?

很少看到有盲人走盲道,感觉没什么实际用处?


据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数据,深圳市户籍持有残疾人证的人数3万多。粗略估计,在深圳市至少有10万残疾人


但是

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残障人士?

他们不出门吗?


不,他们出门,但是太难了。

久而久之,也就不愿出门了。



在深圳有近10万人

需要鼓足勇气

才能走出自己的家门

他们需要时刻防范这些风险


 缘石坡道成了“致命陡坡” 



 敢问盲道指向何方? 



 以及需要折返的“断头路” 



“害,这条路又白走了!”

一个人的时候,无助又无奈

人行道,有些细节做得真不行


针对这些问题

“星期四记路仪”第十一期

聚焦道路无障碍设施



突然改道,盲道变“盲”道

无障碍坡道坡度落差过大



8月11日10时左右,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南方都市报一行人出现在福田区梅林路与梅东一路交汇处,开展“星期四记路仪”无障碍设施体验活动


残障人士每个月,甚至每天都会经此路段,前往位于梅林路2号的市残联做康复运动,参与教育、培训等活动。



参加此次“星期四记路仪”体验活动的三位市民分别是——


❶ 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会长、深圳市盲人协会副主席、罗湖区盲人协会主席余冠彬


❷ 深圳市无障碍环境促进会副会长邓志新


❸ 无障碍设施督导员陈女士


梅林片区正进行福田区道路品质提升工程的收尾工作,南都记者走过时发现路面大多已经完工,但市政管线井处仍旧用简易木板覆盖。走过的路人生怕木板下面有坑,需要不断绕过木板前行。


余冠彬每天都在梅林路、梅东路片区行走,在他的记忆地图里,这条路没有断头。



“盲人依靠记忆,把路线藏在脑海中,一旦有了改变,就无所适从了。”


——余冠彬



据余冠彬介绍,以前梅林的路坑坑洼洼,盲道不连续。经过品质提升后路面已经没有以前的情况,但施工中仍有一些衔接没做到位。


“不是大家不人道,而是大家不知道。不是大家不理解,而是大家不了解。这是(设计方、施工方)不了解、不知道(无障碍设施的人群需求)所造成的。”



在体验的路上

我们还遇到深有同感的市民

因为人行道上的障碍

不得不走到危险的机动车道


体验者在人行道上行走,72岁的市民林大爷拄着拐杖在旁机动车道走过,边走边吐槽说着,“台阶这么高,我们老人家走路都不太好上去。”



体验者行进到路口

遇到了一段陡坡(缘石坡道)


“这里落差坡度太大了!”体验者邓志新表示,自己使用轻巧的运动轮椅已经很吃力,何况使用正常轮椅的人。


据了解,邓志新曾是原广东省坐地排球队队长。



陈女士坦言,“如果你们自己来体验一下,就知道危险系数多高了。”


“无障碍设计”并不是弄一个坡就得了。据了解,符合无障碍规范的缓坡比例至少不大于1:12,且坡面应平整、防滑。前述“致命陡坡”皆不符合标准,对无障碍出行人群来说,相当于一道悬崖。



“最近遇到好多断头路,路面清障工作、临时无障碍指示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陈女士




路过的市民董先生跟记者表示,“路面设计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我们没有这种需求,但他们有。”


市民姜大爷看到体验者邓先生在陡坡滑过,急忙赶来,“送孩子去上学,这个坡,电动车我推不动,开学后天天都是个麻烦。”



该路段施工单位深圳市鹏润达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董德回应——


因该段施工尚未完成,未来还会在坡道上加盖沥青。


“我们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社会各类人员的出行体验,经此次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社会各类人员的出行需求,目前我们已经把现场的情况反馈给设计单位,务必会完善社会各类人员的出行需求”


当天下午,施工方与设计单位沟通后已将坡度根据需求做出更宽、更长、更便捷的人行道,方便各类人员出行。



无障碍通道平如镜

盲道细节需改进



随后,体验活动小分队

驱车前往福田区侨香路


南都记者走过侨香路路口发现,各个过街路口提前降低坡度,过街人行道无台阶。体验者、轮椅使用者邓先生、陈女士的体验变得顺畅。



“这条路确实是铺平、无障碍,走起来很轻松。”


——邓先生



余先生注意到,城市道路设计中,关于盲道设计仍有不足。


因侨香路盲道砖为透水砖(PC仿石混凝土透水砖),易受侵蚀。余先生在盲道行走时,脚底已经感觉不到盲道凸起。而按照相关规定,盲道纹路应凸出路面4mm高。



另外,余先生发现过马路时,根据盲道的指示,他走向了危险的机动车道。


“按照行进盲道砖引导的方向,不是走向了人行道,而是走向了机动车道。”若按照规范铺设盲道,可减少危险发生。



看到这里你是否以为

无障碍设施只是为残障人士设立的?

实际上

无障碍设施是全民使用的


日常生活中拖着厚重行李箱的我们,需要推婴儿车的家人朋友……皆为无障碍设施使用人群。老人、儿童、孕妇、伤病者、旅行者,每个人的全生命周期中都有需要使用无障碍设施的时候。


通过本次活动,余先生希望道路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有所关注、提升。“广大的市民,特别是我们残疾人士,能够提出自己合理合法的诉求,一起提升我们的无障碍设施,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无障碍并不是搀扶一下老人

或者帮忙抬婴儿车、轮椅

而是令老人、小孩、孕妇、残障人士

能不需依靠任何人走出家门

能顺利融入社会



对此,侨香路路面修缮设计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深圳分院负责人,路桥总工程师许朝华回应——


“在我们施工图上,很难对每个细节都能体现,对于无障碍设计这块,以前重视不够。后续我们会协调业主,建议施工单位进行调整,进行正确引导。”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联合市残联组织开展道路无障碍设施规范培训工作,从技术源头规范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工作。



对于普通人来说

走出家门根本“不值一提”

但对于残障人士来说

“奢侈不已”


如今,深圳正处在

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一个城市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上

更体现在对少数群体的人文关怀上



对残障人士而言

无障碍设施就是他们的眼睛、腿脚

反思解决人行道“盲点”问题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

把这份关怀落到实处!




你在日常生活中

有没有遇到因挖路而造成的困扰?

“星期四记路仪”

线索持续征集中!


线索提供方式看这里!


扫描或点击下方二维码

或猛戳文末“阅读原文”

向给我们提供线索!

每条信息我们都将认真收集记录



违规施工扰民

“星期四记路仪”必查必究!

下周四见!约定你~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 & 南都智媒中心

联合出品


监制 | 陶然

策划 | 付可

统筹采写 | 南都记者 张艳丽

摄影摄像 | 南都记者 赵炎雄

新媒体统筹  | 刘洋子

项目执行  | 研究员 韦雯

创意支持  | 陈芳 郭晓扬

技术支持  | 李秋兴

编辑 | 余思敏‍



点左下角
向我们提供线索!‍

点个“赞”和“在看”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