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独家!多张罕见老照片曝光,这些只有“老深圳”才见过!她们说……

南方都市报 深圳大件事 2021-10-13
你对深圳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一千个深圳人

或许有一千零一个回答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明天(8月26日)

深圳还将迎来经济特区建立41周年


在这41年的发展过程中

每个阶段都留下了不同的历史记忆


☞ 蛇口工业区那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牌,喊出深圳创业口号、代表深圳城市精神开端的地方。



☞ 国贸、地王、京基100……不断更迭的高楼,不断刷新的最美城市天际线,都为发展写下了注脚;



☞ 也许是熙熙攘攘的东门步行街,载满童年回忆的笋岗批发市场,有着“深圳珠宝看水贝”的黄金珠宝聚集区



☞ 或许也是腾讯、华为、大疆、顺丰等一批优质企业的扎根,让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有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不管是哪个选项

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独一无二的答案

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

也在一代代传承


有这样一个东西

能唤起很多深圳人的集体记忆

那就是 暂住证 



这张暂住证

来自深圳少年霍嘉琳一家

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张暂住证

凝结的特区故事


1995年,霍家琳的奶奶张述维带着身份证、边防证、暂住证,从辽宁老家来到罗湖蔡屋围,在一家建筑公司里做财务工作。一下车厢便看到高耸的国贸大厦,不远处的地王大厦正在轰隆隆建设中。


1997年,她还曾亲历香港回归的场景,兴奋到一整夜没睡觉。


张述维在罗湖区人民南路深圳国际贸易中心留影。


“那时,要在深圳安下身来必须要有三证,它们是身份证、边防证、暂住证。”


张述维说,一开始就想着来这个被称为“改革开放窗口”的城市看看,不过这一看就是好几年,最后还在这里扎根了。


多年来,她把青春奉献给了深圳的建设,庆幸有机会成为深圳发展的见证者之一,也希望儿孙们接棒,为把深圳建设得更好尽自己的一份力。



两封家书

牵起的鹏城情缘


“说起和深圳的缘分,主要是靠两封家书。”


张述维对深圳的感情

也影响了她的子女们

霍嘉琳妈妈林丽利重点提到了

两封来自其婆婆张述维的家书


 ❐ 第一封家书>> 


据林丽利介绍,2000年,随着深圳的高速发展,婆婆张述维给他们夫妇俩写了封家书,邀请在上海工作多年的他们来深圳。随后林丽利夫妇俩决定南下,照顾母亲同时翻开人生新篇章。


 ❐ 第二封家书>> 


在草埔生活半年后,林丽利夫妇一人做设计,一个做服装销售相关工作,在深圳扎根了。2011年,女儿霍嘉琳出生。由于多种原因,夫妇俩一度带着霍嘉琳回了老家。而这时,霍嘉琳的奶奶张述维寄来另一封家书,促使夫妻二人选择再度回到深圳,开启创业之路。


期间,夫妇俩在草埔做过早餐店生意,也利用业余时间到笋岗文具玩具礼品批发市场批发一批儿童灯饰,到洪湖公园摆地摊售卖。


副业有起色后,林丽利夫妇决定专职开网店卖灯饰、接灯饰装修工程,日子越过越红火,并把家安在了最初来打拼的罗湖。


2000年,林丽利在罗湖口岸留影。


说起深圳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口号

让林丽利尤为暖心


她还记得2013年的一天,自己背着重重的批发货物和2岁的孩子,准备上前往洪湖公园的公交之时,沉重的人和货压得她抬不起脚挤进公交。这时,周边乘客帮忙把货一点点挪上公交,让她很是感动。


“大家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奋斗,遇到有需要帮助的,常常会伸出援手。”


她说,整座城市的氛围很包容,让来奋斗的人更容易融入深圳、爱上深圳。


三年级学生画笔下的

深圳新面貌


长辈对深圳的深厚感情

也烙在三年级学生霍嘉琳身上



每每看到家里的老照片,她都会好奇奶奶、爸爸妈妈以前看到的深圳长什么样子。喜欢画画的她,偶尔还会到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地标建筑附近写生。


她说,自己要在长辈奋斗过的热土好好学习,期待以后也能为这座城市的发展付出自己的一份力。



奶奶的“三证”

记载了过去的奋斗岁月


两封来自长辈的“家书”

见证了父母和深圳的情缘


家中的老照片

定格了鹏城多年发展的模样

……



这些“传家宝”

也将激励深圳少年们

继续与这座城市一起奋斗、成长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

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市委网信办指导

南方都市报社推出了

“最潮中国观 看我圳少年”主题活动


作为“圳少年”策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罗湖区委宣传部和南方都市报

在深圳联合启动了

“红色传家宝”征集活动



活动启动以来

收到了不少小伙伴的积极投稿

评论区也成为大家分享的平台



除了"圳少年"霍嘉琳一家

我们还征集到了更多

和深圳有关的老物件


记录这座城市

怎样在改革开放浪潮下“创业”

老一辈如何在这片热土里拼搏追梦


一本证书

记录作品“上天”的经历


在词作者蒋开儒的家里,有一块蓝色的玻璃证书。这是2006年由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寄出的,告知他创作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和《走进新时代》入选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播放曲目


回想收到证书时的心情,他说——


“未来,我还要将证书作为传家宝留给儿孙们,让更多孩子在这些‘信物’里找到情感共鸣,感恩党和国家,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奋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纸聘书

记录罗湖医改6年变迁


孙喜琢也将来罗湖之初收到的聘书珍藏起来。这是2015年他被任命为罗湖医院集团院长时收到的,见证自己和罗湖医改走过的每一个日夜。


6年过去了,年近花甲的孙喜琢仍奔波在征求业界多方意见、探寻深化医改方向的路上。他鼓励后浪们牢记“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的目标,并为之探索、总结、实践。


孙喜琢


目前征集环节已告一段落

接下来,我们将选取数十件“传家宝”

在罗湖热门商圈用最潮流的方式

让TA们集体“出圈”!


究竟有哪些值得一看的?

提前“剧透”一波~




宝物介绍:

“张珈铭:右上角的烈士证是我妈妈的外公的。他是于1949参加革命工作,1953年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其余三张是我的外公在东北参军时的背包带,腰带和棉手套。



宝物介绍:

“杨悦琛:这是我家爷爷的勋功章。在1979年2月17日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上,爷爷带领两名士兵,经过一整夜的坚守阵地,迎接胜利的曙光。任务完成,全班荣获集体三等功。



宝物介绍:

“刘子熙:这是我爷爷的军官转业证书,上面记载了爷爷参军的记录,是爷爷的荣誉证,也是爷爷正直、善良、勤劳的证明书。


说了这么多

你是否也想起了

家里的某个老物件的故事?

快来评论区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总监制丨戎明昌

总策划丨陶然

统   筹丨张一鎏 李润

制   作丨陈杏花 蔡红玲 陈芳 余思敏 毛伟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