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磅!毗邻深圳这片区,将迎巨大变化
昨天(10月6日)上午11时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
在特区立法会
发表其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
这也是本届特区政府
最后一份施政报告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份报告聚焦香港未来,包括经济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完善香港空间布局,积极为香港谋划未来。
点击可看相关报道↓
这份施政报告题为《齐心同行 开创未来》,全文共有10章,包含168小节,涵盖政治、经济、民生等多个领域。报告提出了“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概念,并建议重点发展北部都会区等港深融合方面的内容,颇受外界关注。
同时,报告在推进香港基本法第23条的本地立法工作等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上,也着墨不少。此外,报告还回应了长期困扰香港的土地、房屋紧张等问题。
正如港媒评价——
““告别政治争拗与社会动荡,香港正由此进入聚焦发展、全力解决深层次核心问题的新阶段。”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6日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她任期内的第五份施政报告。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谋划香港未来
▼
提出“北部都会区”规划
拟建设铁路通至前海
林郑月娥在宣读施政报告时表示,“在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香港迎来良好局面,是砥砺前行、重新出发以及谋划未来的时候。”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次施政报告提出重点发展北部都会区,成为一大焦点。
据悉,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并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
有六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是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
林郑月娥介绍,北部都会区是具规模的城市空间,拥有多达七个跨境陆路口岸,将成为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连系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
连接北部都会区的运输系统将以铁路为主,其中建议的铁路项目包括兴建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
以及把正在规划的北环线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港府探讨将东铁线延伸至深圳罗湖,并在深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以释放罗湖/文锦渡及上水北一带的发展潜力。
林郑月娥提到,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共同构建“轨道上的大湾区”。
林郑月娥表示,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整个都会区发展完成后,将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并提供65万个职位,包括15万个创科产业相关职位。
新界北洪水桥未来发展模拟图。
林郑月娥还介绍,北部都会区将具备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特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
有港媒评价指出,随这次施政报告首次亮相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是首份由香港特区政府编制,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港深两地行政界线的策略和纲领,充分因应了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香港的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前海方案”对香港的期盼,因应了社会大规模觅地建屋改善居住问题,大举发展新界北成为“北部都会区”的呼声与建议,为香港的长远发展谋定新方略,在香港重回“一国两制”正轨的时刻,“别具突破性和前瞻性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施政报告还提出了“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概念。
林郑月娥介绍,“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
她指出,“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于港深政府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一起通过航拍画面看看
香港未来大发展的区域
↓↓
从深圳保税区长富金融中心(CFC)遥望即将大开发的香港300平方公里北部都会区。南都拍客 唐念敏 摄于2021年5月14日
香港北区米埔湿地,正在施工的河套地区(中部亮灯处),与深圳只是一河之隔。南都拍客 张远文 摄于2021年5月17日
从香港上水粉岭遥望深圳罗湖。南都拍客 林军 摄于2021年1月16日
天水围,在即将大开发的北部都会区范围内。南都拍客 林军 摄于2021年7月26日
聚焦民生发展
▼
兴建33万个公营房屋
建议重组架构提升管治效能
南都记者注意到,此次施政报告对于民生关注的住房、土地等问题,也给出了回应。
“让市民安居,是我的房屋政策首要目标。”林郑月娥表示,在公营房屋供应方面,未来10年(即2022/2023至2031/2032年度),特区政府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比去年公布的数字略高,足以满足该10年期预计的30.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的需求。
林郑月娥还表示,本届政府5年任期内的公营房屋建屋量达9.65万个单位,相较上5年增加3万个。但未来10年的建屋量,将会出现“头轻尾重”的现象,30多万个单位可能只有三分之一在首5年落成。她已督促运输及房屋局局长要竭力压缩香港房屋委员会的建屋程序,争取尽快建成更多单位。
俯瞰香港摩天大楼。香港要实现让市民安居的目标,需要的是持之以恒供应土地的决心。南都拍客 蔡润文 摄于2021年7月4日
在公共屋邨重建方面,她表示,将研究在合适条件下重建西环邨及马头围邨这两个楼龄约60年的旧屋邨,并争取把周边土地纳入重建地盘,用以多建公营房屋单位,满足市民诉求。
在私营房屋方面,林郑月娥透露,特区政府争取未来10年准备好约170公顷土地,通过卖地或铁路物业招标为市场提供可兴建约10万个单位的用地。林郑月娥称,有信心令私营房屋土地供应维持稳定。
至于土地供应,在多管齐下的土地供应策略下,特区政府同步推进多个新界新发展区项目以及东涌东填海工程;为确保10年后有持续土地供应,特区政府积极推进交椅洲人工岛填海工程和新界北多个发展区的相关研究。
一道彩虹浮现在香港尖沙咀上空。南都拍客 林军 摄于2021年9月5日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南方都市报(nddaily)报道
采写:南都记者 余毅菁
图片编辑:高永佳
编辑:郑煜晓
更多独家猛料,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
✪ 上热搜!8小时车程,深圳一车主走了16小时?有人到家了,有人还在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