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这支“神秘”队伍,目的地曝光


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

多多少少有一些小小的仪式感

比如冬日里的一盏热茶

或者一杯温暖香甜的咖啡


而此时此刻,你是否好奇过

 我们平常用的水从哪来? 



这群深圳少年也有同样的疑问

于是他们决定一探究竟

深圳市委宣传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方都市报社承办,深圳市教育局、中共寻乌县委共同协办的“深寻携手 青春向未来”主题活动正式启动。11月下旬,“怀抱梦想”又“敢想敢为”的深圳、寻乌两地少年学生,用脚步丈量革命老区寻乌的土地,畅想美好青春未来,进行一场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少年实践。



01

由缺水到自给自足

“秘诀”藏在这座山上



这里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觉得深圳的水多吗?

深圳是沿海城市,降雨充沛

看上去似乎水量还算丰富?



然而实际上

深圳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

1990年,全市缺水共2.65亿立方米

1991年,受缺水影响的深圳市民达60万人


1991年11月1日,报纸刊登的深圳市自来水公司紧急公告称,水源严重短缺。(图源:深圳水务)


从1990年至今,深圳经历了

由缺水到罕有停水之忧的过程


1996年11月30日,“东江水源工程”正式开工,也称为为深圳的“生命线工程”


2021年,深圳全市供水量达22.09亿立方米,其中境外引水量高达18.86亿立方米、占比85.4%,这些水都来自 东江 


东江水源工程线路图(图源:深圳水务)


你也许听说过东江

但是你知道它发源于哪里吗?


由深圳向北400公里,在赣南连绵起伏的丘陵之中,藏着一座宁静的小县城——寻乌,东江的源头就在寻乌县境内的桠髻钵山上。



为了深入了解东江源头

10位深圳少年前往当地

与4位寻乌少年组成调研团

开启了一趟寻源之旅



02

从严重污染到封山造林

东江源头水流汇聚从未停歇



经过调研

少年们惊讶地发现

深圳赖以生存的水源曾经遭遇过严重污染

这是他们以前从未了解到的


由于历史、人口增长与产业发展模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东江源曾备受污染困扰。从1985年至2008年期间,东江源水质趋于恶化,地表水质由I类水质标准下降至III~V类之间


为保护东江源头的绿水青山,当地采取了封山、造林、退果、关矿等系列措施。2017年,为彻底保护桠髻钵山这一东江水发源地,寻乌县累计投入资金6亿元、实施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土地房屋征收工程,包括东江源村在内的多个村落、592户村民整体移民搬迁进了寻乌县城,桠髻钵山的森林得以休养生息。



目前,桠髻钵山情况怎么样了?

11月19日上午

深寻少年调研团来到桠髻钵山

让我们跟随少年们的脚步一探究竟


经过多年的封山造林保护,桠髻钵山已经逐渐恢复原始风貌,因此山路并不好走。


只能容一人通过的小路崎岖难行,有些陡坡需要常人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冷不防还会因为青苔湿滑、沙土松软跌上一跤。路边不时显露出的山涧潺潺流淌着,学生们踩过变得泥泞的小路,脚上的鞋被水浸湿、沾满了黄泥,爬陡坡时学生们或拄着木棍、或手脚并用,衣袖、裤脚、膝盖处也都难免裹上层泥。


寻乌的严晓丹同学,还给来自深圳的伙伴们教起了江西话来自嘲:“休命!”(注:要命)



随着山势向上、坡度越来越陡,水流渐渐隐没。在靠近山顶的一处泉眼边,他们看见了一块大理石砌成的石碑矗立在旁边,碑上写着“东江源头”,四个红色漆字在常年的日晒雨淋后已经有些泛白。



与学生们一同上山的三标乡副乡长凌建辉告诉他们,这里就是经考察认定的东江源头,目前正值秋冬季、所以那处泉眼没有水流出来,但是东江源地下的水流汇聚从未停歇。


看到东江源头,少年们纷纷兴奋地合影留念。来自深圳的同学陈欣桐突然想到,人体构成的7成都是水,“东江又是深圳的水源地,那我来到这里算是找到我自己的源头了”。



03

同饮这一江水

深圳从未忘记反哺寻乌发展



在后续调研中,少年们还了解到这十余年的生态治理工作带来的显著成效——


  • 如今,寻乌县森林覆盖率已达81.5%,桠髻钵山的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95%

  • 东江源饮用水源水质稳定在Ⅱ类,地表水和东江源保护区水质满足环境功能区水质要求。


而同饮这一江水的深圳,自然也不会忘记反哺寻乌发展。



自2019年两地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关系,深圳已累计为寻乌提供各类帮扶资金3.51亿元,实施产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重点项目60余个。


2021年12月,深圳明确将按照“模式不变、力度不减”的标准在2021-2025年继续支援合作寻乌。



经过这趟东江寻源之旅,少年们真切感受到了深寻两地在生态保护上唇齿相依的联系,也让他们对书本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深圳学生李飞扬和寻乌学生袁博都在调研报告中写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深寻两地携手开展的对东江水源的保护工作正是对这一表述的生动实践。


深寻少年们在桠髻钵山上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将见证东江水源生态治理区域协作迈向新的未来。



从上世纪90年代初

深圳在缺水时期限时供水

人们排队到消防车前接水


图源:深圳水务


到1996年

东江水源工程开工


东江水源工程开工建设场景(图源:深圳水务)


到2001年

东江水源工程正式通水运行


2001年12月28日,东江水源工程(一期)通水运行(图源:深圳水务)


到2019年

深寻两地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



直至今时今日

深圳少年们跋山涉水回到桠髻钵山

探寻东江水的源头



桠髻钵山南侧

东江源头的涓涓细流静静流淌着

最终汇入深圳的城市脉搏

满足这座城市近半人口的用水需求



二十多年来

东江累计向深输水超100亿立方米

现代都市与宁静小城之间

产生的这份血脉相依的羁绊

正可以化用那首古老歌谣来吟唱

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携手向未来,共饮一江水。




在寻乌

少年与少年的相遇

不止讲述了有关“水”的故事

除了向“源头”探寻外,他们还在不断朝前奔跑


更多“深寻少年”的经历

正在等待我们逐一探索

青春向着未来,出发!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总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总策划:陶  然

策  划:付  可 亚  牛 徐全盛 刘洋子 戴越

统  筹:张一鎏 伍曼娜 胡  可 郑煜晓 陈  芳 李秋兴

采  写:焦明梁 陈杏花 谢粤蕾 吴灵珊 林敏儿 何思敏

编  辑:李  晶  余思敏  张盼梅 欧阳彤欣

编  导:刘  奥 陈皓晖 钱  艺 黄诗慧

摄  影:刘有志 赵炎雄 霍健斌 冷  锋 许松龙 

产  品:张子珊 常乃天 冯漫润 朱信杰 陈董董 任朝州

线下执行:陈璐璐 夏利霞 程亚娟  曹  琼 陈秋诗 郑梅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