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触动!深圳95后海归女硕士:那次经历,让我恍然大悟


近些年

在深圳,一群少年不断登上热搜

多次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报道


苦练钢琴13年

屡获大奖的17岁深圳少年舒海峰

(戳图片查看详情)


脸庞干净、眼神清澈

吹陶笛走红的16岁深圳少年李岱沣

(戳图片查看详情)


他们是“孤独症”人群

虽然看起来和普通孩子无异

却眼神躲避、不善言辞

但他们依然拥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世界


在这些孩子引起大家关注的背后

有一个特殊的群体

也逐渐浮出水面


他们的工作平凡却又伟大

平淡却又精彩

他们用青春

为特殊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他们就是

特教老师


今天(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我们关注的,除了“来自星星的孩子”

还有这些“星星”的引路人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位

深圳特殊教育老师的故事

作为95后海归深二代

她走过欧洲,跨过山沟

毅然回国服务“孤独症”少年



为了从事特殊教育,1995年出生的“海归”女教师赵紫悦踏上了一条勇敢而坚毅的路。


自2019年8月入职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以来,她从事“孤独症”、视力障碍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副班主任、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


“对于普通人而言,“孤独症”人群的世界看起来是模糊的,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世界是色彩斑斓的,我们要理解他们,守望他们,才能发现他们的美好。”赵紫悦说。


到底是什么触动了她

让这个95后女孩

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

特殊教育行业?


01

一次支教改变职业目标

为深圳特殊教育贡献一己之力



学生时代

赵紫悦一直是绩优生

但是,她最开始的人生职业目标

并不是特殊教育

“父母上世纪90年代来到深圳从事教育行业,我2岁时跟随父母来到深圳,是一个‘准深二代’。我也很喜欢外国语言——高中就读于深圳外国语学校,当时便对世界语言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赵紫悦说


后来,赵紫悦被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取得了德语和英语专业八级双证,还曾到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学习语言学。



如果一切顺利

赵紫悦将会在语言学科上继续深耕、进修

这是一条方向明确的职业规划道路

曾经也憧憬过能成为一名外交官


但不期而遇的经历与契机

让原本“按部就班”的人生

发生改变


比如

一段让她深有触动的短途支教经历


“有一年暑假我报名了一个小型支教公益团队,前往西部一所小学支教。那时候班上有一个很调皮的学生小费……这个孩子,可能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赵紫悦清晰地记得,去小费家家访那段一个多小时山路,小费和奶奶住在一间摇摇欲坠的房子里,墙壁用报纸糊起来,锅里是冷冰冰的吃了一大半的馒头。


正是这次支教经历

让赵紫悦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世界

有一些非常需要关爱的群体

尽管他们并不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这让

赵紫悦有了新的感悟和憧憬


本科期间,赵紫悦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担任学生干部,积极投身各类公益活动——譬如,她曾赴北京市盲人学校担任视力障碍学生的助教,又曾为白血病儿童、脑瘫儿童、农民工子弟提供教育服务。

“在北京市盲人学校,每次走进教学楼都会看到一句标语:爱创造奇迹(love creates miracles.)不知何故,每次看到这句话,我都会心头一紧,倍感振奋。”


正是因为“爱”的感召,作为一名非师范生,她萌生了“转型”到教育行业的念头。“我开始自学盲文、手语,经常到北师大去旁听课程。面对研究生专业选择时,我遵从了内心最真实的愿望——从事特殊教育事业,于是我转专业,从零开始,到英国学习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



在英国求学期间,赵紫悦走访了多个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了解特殊需要学生的学习处境,再对比自己在北京做志愿者几年间亲眼目睹的国内特殊需要学生的境况,我非常坚定地想回到中国,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为深圳的特殊教育事业贡献一己之力。”


现在

赵紫悦如愿以偿地

成为了一名“特教”人

02

他们内心纯粹

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



回国后,她就职于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从康复教育教学部“孤独症”学生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做起。


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91年,是深圳市第一所公办特殊教育学校,是为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学生提供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为智力障碍等其它类型特殊学生提供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孤独症”的孩子们因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语言障碍、刻板行为等,往往难以融入社会,但深入了解这群星星的孩子,就会发现他们特别单纯,干净,自由……”


赵紫悦说,“社会上有些传言,说“孤独症”孩子在某些方面是‘天赋异禀’的,但实际上大部分孩子都只是最普通,最平凡的个体。我们特教老师,就是要理解他们的特殊需要,帮助他们更好参与社会、融入社会。”



学生作品


廖子涵《秋天的小镇》

邱日桦《山》


一些“孤独症”孩子的行为

流露出了别样的内心世界


比如一位叫“悦悦”的女孩,有时喜欢在家里的床上跳,有时喜欢在草地上奔跑,有时喜欢仰望天空并伴有自言自语的呼喊声。悦悦的妈妈说:“悦悦此刻一定在想,我想变成鸟,所以跳起来,这是属于她的自由和快乐。”



为了给特殊学生

一个温馨、舒适的成长环境

赵紫悦无微不至地关注每一个细节


比如,班上有孩子对嘈杂的声音非常敏感,她就要用各种方法为教室“降噪”;


有的孩子会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发呆一整天,她就想方设法吸引孩子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有孩子不会主动喝水、上洗手间,每节课间我就按时提醒,从点滴小事上培养孩子们的生活好习惯……


毕竟,‘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不同,普通人能轻松学习的知识、技能和习惯,特殊儿童则需要更长的适应周期,他们需要更加‘特别’的教育,更加耐心的关爱。”

赵紫悦还努力建构“家校互动”的特殊教育育人环境。“我们班有个同学,每次他妈妈来看望他时,他都会紧紧牵着妈妈的手。”这个细节让赵紫悦很受触动——特殊儿童对陪伴,对亲子互动有很高的需求,但他们并不会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

03

她说:

希望为特殊需要学生

接受公平的教育提供支持



赵紫悦透露,欧美的特殊教育,与中国的特殊教育相较,分别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它们是殊途同归的。

“欧美融合(特殊)教育发展经历了隔离式教育——回归主流运动——融合教育的漫长发展史,融合教育理念广泛传播,对特殊需要学生形成了一套支持和服务体系。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也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实践,比如富有时代特色的‘随班就读’”。


如何实现“中西合璧”,把国际流行的特殊教育理念与中国本土的教育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的专业领域。


目前,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正在打造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力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岭南风格的广东省特殊教育精品课程。而她,也正在积极发挥自身及团队的教研力量,针对性地研发课程,为特殊需要学生接受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提供支持。

04

一部分学子融入社会

成为自力更生的劳动者



经过系统、科学的教育和扶持,相当一部分特殊学子能够独立生活如,一些特殊学子从事行政事务助理、邮政快递运营、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汽车美容与装潢、等领域的相关工作,还有一些特殊学子凭借自身在音乐、美术方面的优势,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坊,举办了精彩的作品展。


 中西面点专业学生在酒店饼房实习


“特殊群体纷纷走向不同的职业生涯,也正是深圳这座职业选择多元化的城市所赋予的一份‘福利’,特殊群体的人生也因此而增添了一份靓丽色彩。”赵紫悦表示,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已有许多毕业生进入球会、餐饮、洗车中心、酒店、综合服务中心等企业和单位就业。


比如,(智障)职业教育教学部 2019 届一位毕业生,在某酒店洗衣房工作至今,因勤劳肯干,为人踏实,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员工”;(自闭症)职业教育教学部 2021 届一位毕业生,进入某企业洗车部就业,乐观开朗,礼貌待人,用细致的服务赢得顾客的肯定和尊重,工作仅 3 个月就被评为优秀员工;还有一位重度智力障碍(智障一级)学生于2021年7月毕业,他努力提升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及适应社会生活的技能,成功成为一名合格的洗车工人。



在赵紫悦看来,深圳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深圳的特殊教育在全国范围内也走出了相对领先的身位。

“我希望每一名残疾儿童青少年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和普通儿童青少年共同成长进步。这也是我作为一名特教人的使命和愿景,通过我的专业去支持特殊学生的教育需要,为他们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道路上照亮一束光,也希望能帮助他们找寻到人生的光。”


最寂寞的事业

却是最温暖的归宿

那一年,她遇到一个不一样的儿童

自此与这些孩子结下不解之缘



 特教老师是什么样的?


是耐心

一遍又一遍

不厌其烦教授最简单的知识


是爱心

发自内心喜欢这些与众不同的小天使

不为回报

只希望看到孩子的进步和笑容


是责任心

每一堂课程的背后,

都是无数看不到的付出

不求完美无瑕,但求问心无愧


是同理心

能理解每位家长的付出和不易

听得见孩子的心声和呼唤

是“师”是“友”更是“亲人”


她是赵紫悦

爱与责任

让人披坚执锐

让人无所不能

让人闪闪发光


今天,是“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希望“来自星星”的“孤独症”患者

能在地球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圳青年” 栏目由南方都市报、深圳市教育局联合推出。


总监制 | 戎明昌 刘江涛

总策划 | 陶  然 郑秀玉

策   划 | 付  可 姚  平 亚牛 刘洋子 李  润

统   筹 | 周正阳 胡可 冷锋 陈芳

编   导 | 冷锋

执   行 | 李晶 朱信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