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App被曝侵权!记者实测:部分问题已解决,但仍有新乱象
大家玩手机的时候
是不是都和大件事君一样
打开APP后小心翼翼
生怕跳转到其他应用……
还有骚扰电话、短信来袭的时候
往往十分恼火
到底哪个软件又在泄露信息
前不久,工信部通报了
31款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上下滑动查看名单
▼
南都记者通过实测、调查
揭露这些热门APP是如何运用套路
布下一道道“陷阱”!
记者实测:
多款APP在通报后有所改进
在工信部通报的这份名单中
共有10款APP存在
“开屏弹窗乱跳转,误导用户”的情况
3月11日,南都记者实测发现
多款APP在通报后有所改进
一起来看3个案例
▼
闲鱼
实测中南都记者看到,闲鱼APP仅有三秒的开屏广告,广告内容为闲鱼APP“龙抬头”日设置的活动广告,并且点击右上角跳过广告即可关闭。
南都记者观察到,虽然“乱跳广告”的现象在闲鱼APP内没有出现,但却能从其他软件跳转到咸鱼。
实测过程中,南都记者点开豆瓣APP,摇晃了一下手机,屏幕则立刻跳转到了闲鱼APP的活动界面上。不过相比于轻轻一碰就跳转,豆瓣的广告页需要有一定的晃动范围才会触发。
高德地图
从目前实测的结果来看,高德APP相较之下整改效果较好。
南都记者打开APP时只有高德地图的开屏界面,它不仅取消了其他第三方应用的开屏广告,并且开屏页占用时间也十分短暂,进入应用界面的速度较快,记者甚至都来不及截屏。
下厨房
一位名为“小梁同学”的网友,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使用“下厨房”APP的视频。“下厨房”同样位列此次工信部通报名单,通过视频南都记者发现,该APP频密的广告对用户很不友好。
经过联系,南都记者采访到了“小梁同学”,其告诉记者,“下厨房”作为美食菜谱类APP常在家庭中被使用。
vivo应用商店的评论区也涌现了大量用户投诉。
实测当天,南都记者再次打开下厨房APP进行测评,发现摇一摇跳转广告的情况已经消失,只有五秒的第三方应用广告,且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按钮进行关闭,使用体验相较以往已经有较大改善。
网友吐槽套路满满
“指甲都不敢留长”
南都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
以“APP 广告 跳转”关键词搜索
许多网友都表示有类似经历
购物平台APP在用户界面中加入了“摇一摇”功能,本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增加交互乐趣。然而,这一功能在实际操作中却演变成了频繁触发广告跳转的“帮凶”。
这些开屏弹窗不仅“乱跳转”而且还“关不掉”,关掉广告的按钮以极其隐蔽的方式安插在视线盲区,甚至明明找到了、点中了关闭按钮但还是进入了广告。
不仅如此
一些不良商家利用跳转广告诱导用户点击
进而推销劣质商品或服务
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
陈女士抱怨道:“都说某平台买东西便宜,但广告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妇女节,点进去就是三八节红包领取,388红包卷、五折、满200减50、限时秒杀等倒计时弹窗一个接一个,结果是被这些广告冲昏头脑下单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陈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在社交平台上,南都记者发现,因“乱跳转”误导消费的网友也不在少数,其中不乏资深网友“老马失前蹄”,掉进诱导跳转的陷阱,消费广告被包装在“公益”“高仿”的外壳之下,令网友真假难辨。
网购达人王先生表示,他平常很喜欢在网上购物,应该是身经百战了,但是却被“李鬼购物页面”骗进去消费过,网站相似,价格更低,最关键的“二手信息”字样被有意淡化。
图源:IC photo
事实上
近年有关部门多次发布整改通知
为何还总有APP“硬刚”?
南都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开屏弹窗广告“耍赖”的真相,业内人士表示,弹窗广告转化率要比其他广告高很多,而与弹窗广告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相比,其违法成本不值一提。
该业内人士表示,有关部门要求APP要在显著位置展示“点击跳转第三方”标识,但现在流行的“互动点击”开屏广告,甚至把开屏广告设置成可全屏点击,其目的都是收获大量用户的误触,以此来获取经济效益。
侵犯用户隐私惹人忧
“权限索取、用户协议看不懂”
除了开屏乱跳转的现象屡禁不止
让消费者叫苦不迭的
还有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在工信部通报的名单中
超过一半的应用软件所涉问题为
“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或“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其中,中油好客e站APP被指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及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问题。在通报发布后,仍有用户指出该应用的“隐私政策”与“用户协议”页面存在文字过小、排列过密的问题。
对此,公司表示在接到通报后已着手整改,并已修正被指出的问题。3月11日,南都记者实测使用APP,发现字体已经做了加大处理。
同样被工信部批评“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还有“模拟来电”APP。
该应用曾被吐槽有“八百个心眼子”,他们在系统界面提供了开通权限按钮“忽略”,但曾有用户反映点击“忽略”后便无法提供相关服务,因此仍存在强制收取个人信息的情况。
南都记者实测后发现,忽略开通权限的按钮也可以正常使用应用的简单功能,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基础使用需求。并且APP在“隐私政策”页面中给出了对应权限的目的,对用户做出了解释,也有撤回隐私政策这一选项,给网友收回权限许可的机会。
通过测评可见,该APP已进行了整改。但其“用户协议”的界面相对“隐私政策”的界面来说字体要小得多,该页面仍然存在字体小、排版密的问题。
部分应用盯上老年用户
新的乱象仍在不断出现
南都记者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APP还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喜好和焦虑
为老年用户定制“流量深坑”
在深圳从事自媒体行业的小曹谈到这个现象就很生气,他父亲的手机常常有“内存不足”“病毒威胁”等信息的弹窗,然后手机就被稀里糊涂地安装了好几个手机管家、清理大师等各类App。
南都记者了解到,一些软件在安装后会偷偷收集用户信息,进行数据画像,给老年用户标注“容易被误导和诱导”的群体标签;随后,各种劣质内容、欺骗套路的广告,就会定向往这类老人的手机上推送。
在采访中,不少用户感叹,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他们是互联网领域的“年轻人”,也是互联网领域的“弱势群体”。面对复杂的网络套路,往往难辨真伪,一旦放下戒备心理就容易被骗。
图源:IC photo
小曹告诉南都记者,工信部列出的31款存在问题的APP只是众多乱象的冰山一角,如今还有不少新乱象出现,比如点开地铁乘车码过闸机之后弹出某购物小程序界面;跟朋友聊天谈及某件物品随后就在某书首页刷到……
在调查中,不少用户表示,他们在使用APP时经常会被这些广告打断,导致原本的计划被打乱,不得不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这些问题。
图源:IC photo
在采访中,多名业内专家指出,一味把用户当羊毛薅,甚至以坑骗用户为目的,不仅引发用户反感,还可能被相关部门下架。比起和用户“斗智斗勇”,更应把精力用在提升用户体验上。
深圳市人大代表、广东深宝律师事务所主任黄振辉进一步强调,App治理方式应当坚持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目标导向,将治理重心落实到各类常见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技术霸凌上,尤其是在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保密、App功能选择等领域,更应当以常态化监管措施保障APP的良性发展。
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
人民的分量,其重无比
听民声、解民忧、暖民心,人民的分量,其重无比。“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南方都市报推出民生栏目“新坐标”《进一步》,着眼群众民生诉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民生的具体实践做出积极评价,并结合专家学者意见推出建设性观点,进一步提高民生问题关切。
民生现场,我们,不仅是同行者、更是推动者 。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深圳大件事(nandusz)、N视频报道
监制:陶然
策划:付可、杨红辉
统筹:南都记者 潘莹瑜
采写:南都记者 潘莹瑜 实习生 罗梓文
编辑:余思敏
更多独家猛料,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
点个“赞”和“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