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圳这个公交站名火了,网友:是认真的吗?


不知道大家伙注意到没

深圳有一些地铁、公交站名

挺有意思的

比如

花果山、牛栏前、留仙洞

铁扇关门、翻身……


近日

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帖称

深圳坪山有个公交站

“对面喊居民小组”

直呼太有梗了

网友不禁问:是认真的吗?



“对面喊”这个地名确实是认真的!南都记者了解发现,对面喊居民小组位于坪山区石井街道,是个具有300年历史的老村,不仅名字“有梗”有趣,人文底蕴也丰富。



对面喊位于石井街道田心社区,村名的由来有多个版本,2018年石井街道党工委出品的《发现城市之美·石井》一书中记载:


对面喊村始建于清朝初期,因许氏祖先入赘叶氏家族慢慢发展壮大而形成村落。关于对面喊村的村名来历有一个故事:以前许氏先祖在田心老围(今新联村)居住,叶姓先祖到今对面喊所在地开垦士地建房,家人常在田心老围喊其回来吃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面喊”这个村名。


“对面喊”村名石。田心社区工作站供图


对面喊村所在地四水汇聚,故又名“水龙围”。对面喊村主要有许姓、陈姓两大姓氏。许姓为立村之姓,许氏祖先从河南高阳迁移至福建汀州,后又从福建迁徙至广东坪山田心。清朝初期,再从田心村迁移至本地,在此建基立村。陈姓族谱缺乏具体迁徙历史不详。


南都记者了解发现,对面喊居民小组里有很多老建筑,始建于清代初期的凤昇许公祠,每年春节,许氏子孙都会来这里缅怀祖恩。在大岭古山下,许让成故居坐落于此。


许让成是1920年赴香港谋生,20世纪30年代回到广东支持多地公路建设,抗战期间,他建立赈济委员会,在多地广设立救济站,开展急赈活动。抗战结束后,他发动组织难民救济会,在港九地区设立14个施饭站,施赈14个月,接济难民2万余人。因其急公好义,常为社会公益奔走呼吁,被香港人称为“火车头许让成”。


南中学堂。南都记者 曾海城 摄


对面喊附近还有一所著名的学堂——南中学堂。南中学堂始建于1931年。据田心的老人介绍,1930年以前,对喊村和树山背村各有一所学校,分别称为秀南小学和培中小学。当时两村不和睦,当地的富豪许让成见状想新建一所学校团结两村人,这个想法得到了族人的支持。


居住在香港的华侨许其卓提供了七亩地作为建校场地,同时带回了学校设计图纸。许让成捐资三分之一,剩下的由每家每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1931年,在全族人的齐心协力下建成了新学校,从之前两个学校名中各取一字,命名为“南中学校”,后来人们习惯称为“南中学堂”,两个村子的孩子都可以来此上学。学校落成后还有人赠一副意味深长的对联:“两村敦睦干戈化玉帛,一堂明德新民止至善。”


作为新式学校,南中学校不仅仅外观上中西合璧,办学也迥异于传统私塾,完全是新式教育,课程包括国文、数学、地理、自然、历史、美术、音乐和体育等。在当时的宝安县,南中学校不仅仅是最早的新式学校之一,也是课程最完备的之一。


2012年,当地道路扩建时,原规划需将南中学堂拆除,当地居民和媒体纷纷表达了护校心声,希望能够留住南中学堂。政府部门在听取居民的诉求和愿望、并经会议讨论和现场勘查后,决定留下这座学堂,新道路绕着学堂而建。2018年4月,南中学堂作为城市书房的试点,在加固修缮、恢复建筑的使用功能后,同时注入图书阅览、会议交流、社区活动、娱乐休闲等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而深圳技术大学、深圳高级中学东校区距离南中学堂不远。


对面喊隔壁的水祖坑,也是一个300多年老村,村中的水源世居是东江纵队营救文化人士的重要接待站,它先后接待过邹韬奋、茅盾、何香凝、柳亚子、廖承志的夫人经普椿,以及一大批美、英等籍的国际友人。


你觉得深圳还有哪些

地铁、公交站台名有意思?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哟~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深圳大件事(nandusz)、N视频报道

采写:南都记者 曾海城 

编辑:张盼梅

✪ 连续暴雨+强对流!广东清明假期天气有变!至于刚刚入夏的深圳......

✪ 遍及全国,超3600人受害!起底巨型“灵修”骗局:有人休学、流产

✪ 已致13人死亡!病例暴增!国家疾控局最新公布,这些症状速就医


更多独家猛料,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点击左下角下载 N视频
点个“赞”和“在看”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件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