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受害者“软弱无能,态度反复”,帮她是不是浪费时间?
可能不少女性都觉得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糟透了——家庭催婚催生、春晚性别歧视,看看社会新闻也让人心惊胆战。
年初二微博曝出一件严重的家暴事件:
此条微博已被删除,截图来自发布者微博下的评论
1月29日,一位15岁女孩发布微博,讲述自己目睹家暴并报警的全过程。由于发布者描述的家暴场景非常残忍,引起很多网友愤慨,也有不少网友留言对报警的女孩表示支持。
然而第二天发布者就删除了该微博,并表示“男女愿意和解,警察说孕妇平安”。
发布者微博及简介声明
可能是出于对事件发展的困惑和不满,一些关注者开始指责选择和解的受暴妇女“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被打死活该”、“受虐狂”:
对发布者微博的转发与评论
这些评论让人联想到反家暴法受热议的那段时间,网络上除了对家暴救助体系缺乏的反思之外,还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相关部门之所以在家暴救助方面不作为,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受暴女性“太软弱”,即使报警最终还是选择和解,白白浪费外界的援助力量。
“反家暴要靠受暴者自强”、“软弱的受暴者要被谴责”,这些观点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受暴妇女不“自强”的话,干预家暴就会显得“吃力不讨好”,那么,我们应该干预家暴吗?
在这次的事件中,表达不满的网友可能是对自己的转发和关注没有收到预想结果而感到失望。但是有一点被忽略了,那就是在这短短一天时间里,受暴妇女实际上并未获得多少支持:除了报警的少女之外,无人伸出援手。而之后除了“男女愿意和解,警察说孕妇平安”之外,关注此事的人再也无法获得更多信息。
她是否长期遭受家暴?之前有没有求助?现在是否真的安全?被殴打之后有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是否自愿选择和解?即使选择了和解,之后有没有专业机构介入,对她的心理状况和家庭关系进行干预?我们对这些一无所知。因为她受环境所困,沉默、孤立。微博上的转发量并不能形成对她的直接支持。
——不是她“辜负”了外界的帮助,而是外界对她的帮助远远不够。
插画师:小米粒
一个长期遭受家暴的女性,想要逃离环境,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她可能遭受威胁“敢报警就杀死你”、“如果逃走就伤害你的孩子/父母”;她可能受到经济控制,离开家庭后难以生存;她可能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即使她使用法律保护自己,还可能面临举证难……
图片来自微博
截图自《青年时报》:《反家暴仍面临举证认定两大难题》
不少关注者们可能有感于自己身为女性在社会上面临的重重困境,并且担忧着随时可能降临的、无法控制的危险,因此格外期待看到一个“励志”故事:受暴者在少女的帮助下彻底摆脱糟糕的环境,重获新生。但是现实毕竟要残酷得多。受暴女性之所以无法轻易与家庭“断舍离”,正是因为她的处境比外界想象的更艰难也更复杂。
为什么外界有义务帮助家暴受害者?
因为正如推行反家暴法时喊出的那句口号一样:“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网友想看到一个勇敢无畏的受害人,认为“软弱的人帮她也没用”,其实还是将家暴视作受害者自己的问题,并且试图通过把一切责任归咎于受害者的“软弱”,来消除自己面对性别暴力的恐惧和无力感。
如果我们把家暴视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非家庭内部矛盾,承认它与扎根于性别歧视的社会结构,承认性别暴力与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就不会指责受害者“愚昧”、“软弱”——这种指责无视了受害者承担的风险和精神压力,对于改变纵容家暴的社会文化也毫无帮助。
家庭暴力的本质是权力控制,不平等的性别关系造就了滋养家暴的社会土壤。作为个人,我们身处不平等的社会性别文化之中,每个人都难逃其影响。想要消减对自己处境的恐惧感,最好的方法不是一味否认,或者凭空幻想出一个强大的自我。承认自己的恐惧,并对其进行表达和反思,也可以成为女性之间相互理解和团结的源动力。
在意识到自己身受性别压迫的时候,除了把反抗的希望寄托在遥远的受害者身上之外,我们还有更多的事可以做。比如对身边随处可见的性别歧视予以反击,在目击暴力时勇敢制止,或者通过公众倡导推广反家暴理念。你能做的比想象中更多!
眼下就有一个参与倡导的机会:尖椒部落和橙雨伞公益发起反家暴视频征集大赛,希望以影像的力量,集合反家暴的声音,进行一场反家暴的斗争!现征集以“反家暴”为主题,表现手法不限,拍摄并剪辑时长为15s~1min的短视频。截止时间为3月15日,最高奖金一万元!详情点击→短视频大赛:奖金一万元|祝虐妻虐家人行为绝种
你的行动,会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延伸阅读
尊重原创,保护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