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级一流课程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四项“新基建”之一,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是教育最微观问题,解决的是教育最根本问题;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因此,要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建设的有关精神,提前谋划,精心培育,不断夯实课程建设基础工作,设立专项经费,加快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引进课程平台、加大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力度,积极推进课程综合改革,促进课程迭代更新和教学模式创新,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大力开展“金课”建设,建设完成了一批教学理念先进、方法科学、质量高、效果好、风格独特的一流本科课程,成效显著。

为持续推进课程改革创新,着重加强内涵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着力打造更多遵循“两性一度”标准、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我校一流本科教育,将逐步推出我校一流课程,进一步推进“学习革命”向“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

课程负责人: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袁小平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在传统的数字电路课程基础上,及时跟踪现代电子技术的最新成果,增加了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和硬件描述语言应用知识,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加强校企合作,以项目化、模块化的知识点组织教学,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追求“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建设了丰富的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和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平台,提高了教学效果;以赛促学的教学手段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拓展了学生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应用和数字系统设计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涵养家国情怀,牢记使命担当。

国家级一流本科获奖证书


二、课程亮点、特色、创新

1.及时跟踪现代电子技术发展最新成果,引入硬件描述语言HDL和大规模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优化了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能够使得学生熟悉数制与编码、逻辑函数及其化简、集成逻辑部件、小规模集成组合逻辑构件。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异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中规模集成时序逻辑电路分析和设计。本课程跟踪现代电子技术最新成果,引入硬件描述语言HDL、大规模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系统设计方法,掌握数字系统的基本算法与逻辑电路实现,掌握HDL设计数字系统,为学生进入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引入EDA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自制实验箱,实现虚实结合、软硬兼施,建立不受时空限制的数字逻辑与数字实验平台。

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建立实验环境和实验教学条件一流的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引入EDA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研制适合学生、自主设计的不受时空限制的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平台”,满足“软硬兼施”、“虚实结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创新型实验教学新体系,便于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学生课外学习、实验实践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扩展了学习空间。


3.教学内容以项目为线索,以模块组织教学,开展研讨式、探究式等教学活动。

本课程是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担负着巩固并升华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电子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任,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为此我们与美国Xilinx、Altera公司中国大学计划部、广州风标电子有限公司、青岛Robei公司合作,建立基于项目驱动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实施“做-学-悟”三维一体立体式方向式的教学体系,且将实验贴近工程实践及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式、探究式的多层次多目标模块化教学,以促进教学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建立基础验证性、综合设计性、创新研究性的多层次、多模块的“虚实结合”实验实践创新教学体系。

4.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项目,成效显著。

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中国矿业大学“电子设计与创新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以国家级、省级、校级的“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为后盾,积极开展电子技术学科竞赛和“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学探索。

出版教材

自制实验教学仪器

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



三、课程教学团队

本团队由13名成员组成,有教授1人、副高职7人、讲师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硕士以上学位13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1人。配以助教团队6人左右。

近年来采用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云霄博士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陈正升博士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周淑燕博士来自重庆大学承担数电课程教学)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陈烨在职获得博士学位)相结合的办法,使师资学源结构合理。

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治学严谨,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意教学质量,更注重教书育人,能够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遇到学生的不文明行为,给予及时的正确引导。尤其在学生的学习上,每位教师都能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在师生中树立良好的教风与学风。

团队在30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了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为主体的老中青结合、团结协作、锐意进取的教学团队。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团队部分成员

袁小平教授指导青年教师陈正升博士批改实验报告


四、课程评价(教学效果)

1.课程评价情况

(1)教师督导评价:教学内容先进、知识衔接得当;教学方法与手段有特色;注重职业技能培养;促进思考,激发潜能,涵养正确价值观。

(2)学生评价: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效提高听课率和听课效率;教学手段先进、直观,促进知识吸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利于技能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加深对数字电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且激发思考,明确未来职业规划与使命担当。

2.课程改革成效

课程组依托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课程组负责人曾担任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主任、校级大学生电子设计与创新实践基地创始人、负责人,带领课程组教师在示范中心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重要成果。

课程组编写3部教材,具有新颖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层次分明,难度和深度符合课程教学的要求。先后获得校级、省级精品教材、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等。此外,利用课程教学网站等教学辅助资源、新技术等网络资源、在线辅导QQ群、远程仿真实验系统等组织教学活动。

课程组先后开发3套实验系统,实现了校内“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场所;虚拟项目开发--仿真模拟学做情境;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共管教学生产融合。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 课程分别获得首届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首届江苏省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团队负责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团队成员获得各种教学奖励50多项,指导学生获得各种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累计达100多项。


3.课程示范辐射情况

2016年-2020年8月袁小平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在河南省电工学会进行了4场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自主研制“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平台”的设备开发经验,如何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扩大了我校与其他兄弟学校的学术交流,为提高学校知名度、促进相关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1年7月8日,南通理工学院邀请,袁小平教授在南通理工学院“2021年暑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上做“《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报告,介绍如何开展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分享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经验。

2021年7月19日,受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邀请,袁小平教授在“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论坛”上做“《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综述”报告分享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建设经验,然后就“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教学示范。

教育部工程认证专家检查袁小平教授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课堂教学

课程负责人袁小平教授在“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论坛”上做报告 


五、课程宣传片




—END—


新闻来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编辑:沈钰霖

审核:史强


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

关注我们,学校资讯早知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