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庭观察:儿童心理问题哪里来?


当一个家庭生病了,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成员把家庭的病症呈现出来。而这个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较弱的,敏感度较高的,年龄较小无力自我保护的那一个——我们的孩子。




1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母亲的作用远大于父亲。想想孩子是从母亲的身体和怀抱中逐步的分离出来,你就相信这样的观点没有错。与母亲的关系几乎决定了每个人内心是否具有足够的安全感、亲密感、快乐感与成长动力。而父亲却是他最初的成长和自我认同中重要的伴侣和领路人。 


和这样的家庭打交道,要说服母亲给予孩子犯错误说“假话”干“坏事”的自由有时比登天还难。因为这样的母亲肯定是一个很讲道理的人,做事总在理上,做人做得勤勤恳恳,当母亲当太太也当得很认真。和她们说话,你常常感觉有点气短,有点理亏。 


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柔弱,对其逆来顺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2

观察2:倾斜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


在临床治疗中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互动中,没有因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


久而久之,成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母亲的咄咄逼人和父亲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但是,另一方面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了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其实,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3

观察3:平衡

母亲与孩子死死纠结在一起,有时不是为了要挟丈夫,而是为了自保!


在一些家庭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很权威的父亲,斥责母亲过度的娇惯和纵容孩子,而不争气的孩子一心一意的粘着母亲。 “母子结盟”常常是经久绵长,无坚不催。这样的母子关系可能会是男人心中无穷的烦恼。你和太太红脸的时候,就能从孩子的眼中读到恐惧或是愤怒,你叫他“宝宝”的时候,他会扭头不理你,甚至不再管你叫爸。如果你有心要给孩子一些苦头,找孩子的一些别扭,你立即会发现自己陷入一种困境,因为任何对孩子的不满都自然的归因于太太,本是一腔的好意转眼就成了驴肝肺。


 “母子同盟”的心理学描述是父亲在家庭情感关系或权利系统中缺席,比如长期的出门在外,个性松散自由,放任不羁,没有责任感等。母子依恋成为家庭情感维系的中心,母亲和孩子构成一种补偿性“婚姻关系”。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是父亲腿上的一个“袢马绳”,母亲会主动的给丈夫呈现甚至夸大孩子的问题, 以此来向丈夫“索取”应该得到的关心。在旁人看来,这样的母亲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永远长不成熟的丈夫,一个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4

观察4:束缚

不做事的人,永远也不会做错事!做事的人,总是从犯错开始的。


“双重束缚”是家庭治疗大师贝特森对家庭动力学中一种矛盾情景的经典描述,他认为:“双重束缚是这样一种情景,即父母之间或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时在关系水平与内容水平之间有明显的矛盾,使家庭交流发展出一种矛盾的不确定性,家庭成员不知道对方是关心自己还是抱怨自己”。正如父亲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爱你!”,而孩子却知道接下来可能是大祸临头。


在中国的文化中,父母喜欢把对孩子的愤怒,包藏在一种对孩子的貌似关心中,越是与子女关系不好的父母,越易于通过“教育”来发泄对子女的不满。结果,孩子长期处在一种内容水平被关心,关系水平被伤害的悖论情景,而且还不能评述或反抗这些矛盾信息。慢慢地孩子会借助矛盾的信息来逃避惩罚,以扭曲的行为方式来应付所有的关系,失去了发展正确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出现人格分化延迟。母亲生气的对女儿说:“瞧你都15岁了,还不愿替母亲分担一点家务,你真是太懒了!”即表达一种对子女的成长期望,又表达一种对女儿的失望与抱怨。 女儿要平衡母亲的情绪,觉得该做点什么。女儿对母亲说:“好吧,我来拖拖地”。表达的是一种服从,甚至是一种刻意的讨好,但内心隐藏着一种防御,害怕与母亲继续交流。女儿在拖地的时候,如果得到母亲夸奖,则应答成功,内心得到满足,拖地行为就转为成长的动力。但母亲却大声叫到:“瞧你拖的地!还不如不拖。养你这么大,连拖地都不会!”女儿被迫处在一种应答无措、左右为难的位置,无论如何都是输,变与不变都毫无出路。不拖地,要继续忍受母亲的指责和埋怨;去拖地也要忍受母亲新的指责和埋怨,横竖都是不快乐。由于来自母亲的信息矛盾,反倒使子女成长的动力被减弱。孩子心中的感觉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摆脱母亲对我的不满。”



5

观察5:矛盾

许多孩子都是在“战争”中成长的!


应对这样的“亲密交流”使孩子们变得圆滑而成熟,最终胜利的还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都是社会精英,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蒙混过关,父母与孩子不交谈则罢,一交谈就要触及孩子的“灵魂”,直到把孩子的心灵挫伤得百孔千疮。心理学专家塞奥多尔·利兹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长中的适应不良,发现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问题越多,解决症结也更麻烦。从遗传学的角度,由于孩子智商很高,他们在与父母的“交锋”中易于找到或创造一种情绪或行为障碍来有效地应答困境,并从中获益。


心理医生看到许多孩子的问题是被不当的教育孕育出来的,企图用教育父母的方式达成一种家庭内部交流的平衡,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效果难以预测。有些家长听信心理医生的建议在教育孩子中变得束手束脚,无规无矩,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更大的危险中。聪明的治疗师不去为难父母。相反,在孩子的面前表示出对父母足够的尊敬与肯定。我们会和家庭一起重新来描述家庭的“情景”,并改变家庭呈现给我们的“故事脚本”,让家庭得到一种新视觉和新感觉。


6

观察6:关爱

许多对孩子的无力要求都被包装在美丽的语言中。


来看看这样的一种情景:孩子快乐的回到家,兴奋的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妈妈认真的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的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


也许是文化的原因,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书就业,仿佛不仔细管就是父母的失职。大多数喜欢韩国音乐的孩子不会和喜欢看韩国电视剧的父母交谈对韩国文化的感觉,如果这样做一定是自讨不愉快。喜好争强好胜的孩子不敢与同样好胜的父亲讨论人际关系,即便讨论也会是一些虚假之词。许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讨论父母的对错,或参与父母间的情感活动。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得的特点,恰巧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成长的动力。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


如果您的家庭有以上的问题,您应该适当的进行一下调整,改变家庭各成员的相处方式,逐步的让我们的孩子从原有的生活窘境中摆脱出来,这样对于家庭关系、孩子自身的心理成长都是有帮助的。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来源《儿童心理课堂》, 转载请标明出处



近期热文(点击即可阅读

你不一定知道的传统“孝”之道!

孩子真正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管理!

如何抓准孩子“开智”的年龄节点?

孩子捡的不是石子,而是灵感的素材!

亲子: 我爱你,并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

父母控制欲过强,会给孩子带来终身伤害!

68个高考满分学霸给中国父母的10个忠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