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大智慧——2017智慧校园广州论坛”在广州召开
2017年11月1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微服务·大智慧——2017智慧校园广州论坛”在广州召开。论坛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转变,推进智慧校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出席会议并致辞,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信息处处长李岩等到会作主旨报告。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康凯主持了上午的会议。来自全国近400所高校1000余名代表参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致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康凯主持会议
张大良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举办的,具有重要意义。他充分肯定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所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高校在信息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此他提出了六点建设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是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工作的管理体制机制。要着力从管理组织架构上确定能统筹规划、统筹预算、统筹协调与建设信息资源和技术的学校领导岗位及其执行体系,建立信息化部门为牵引,职能部门为主导,全员参与的良好机制。
二是高校要坚持“系统设计、建以致用”的原则,在“用”字上下功夫;要坚持“应用驱动”导向,加强“用”的绩效考核。智慧校园不是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堆砌,技术和设备在各应用场景中必须用起来,真正实现“课堂用、管理用、经常用、普遍用”,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支撑“双一流”建设。
三是要加强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强校园无线网络环境建设、移动学习平台建设和“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建设,打造更为智慧的教与学环境,使得泛在的、移动化、碎片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不仅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且要让“课堂”随着教师和学生“移动”起来。
四是要着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通过开展相关培训、进修、研讨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职后教育,增强一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增强管理人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改变部分高校存在的信息化“难用”“不会用”“不愿用”的状况。
五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高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SPOC、微课等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种形式的课程,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参与相关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开展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扩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课程数和教师数。
六是依法治理,加强网络安全工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维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网络安全责任制和问责机制,要坚持“事先预防”,把网络安全与智慧校园紧密结合进行同期、同步建设,提升智慧校园网络安全水平,为智慧校园建设保驾护航。
张大良副会长最后指出,本次论坛主题鲜明,联系实际,在服务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评估数据库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作报告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作了题为“大数据驱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引用了大量的国际国内典型案例和数据分析,从背景与机遇、实践与探索、趋势与展望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新生态建设与创新发展。他重点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在大数据驱动教育创新发展方面所做的实践与探索,如数据驱动下的个性化学习、数据驱动的教育信息化监测、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科学决策、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数据驱动的教学管理评价创新、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大科学研究、面向科教结合的教学创新等。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信息处处长李岩作了题为“基于国家数据平台的高等教育质量常态监测”的报告。她重点介绍了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在服务院校评估、专业认证、满意度调查、决策参考、常态监测、质量报告、多维排名及国际认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外,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分别围绕“微服务·大智慧”这一主题,就大数据技术手段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管理及应用进行了实践经验分享。会上,联奕科技、华为、阿里等企业围绕服务智慧校园建设,建立大数据管理平台,进行了案例分享。
本次论坛由联奕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协办。
点击识别二维码 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