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石中英:“双一流”建设应从提升高等教育自信开始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重大论断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改革也必须主动适应新的历史方位,主动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促进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就是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在入学机会供给、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历史性成就,得到国际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赞誉,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支持和丰沛的人才资源。不过,实事求是地说,与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加公平和优质高等教育的期盼相比、与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无论在类型结构和区域布局上、还是在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上都还存在许多不足,总体上还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过渡期。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发展理念和重点任务。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自信是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些人一直缺乏高等教育自信,其主要表现就是在学习借鉴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过程中,以西方的某些理念、制度、模式、经验来衡量我国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言必称希腊”现象:以西方高等教育为标准,西方大学里有的我们不能没有,西方大学里没有的我们也不应该有。高等教育自信不足,使得一些人对于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的理念认识不深,导致对何为一流大学、何为一流学科、如何建设“双一流”等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一些人习惯于用一些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理解和判断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其实,这些排行榜过滤掉的恰恰是大学及其各个学科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界要推进“双一流”建设、使我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首先必须解决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信心不足、自主性不强问题。
高等教育自信从内涵上讲包含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我国近现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传统、培养目标、发展道路、体制机制、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所拥有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是对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在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方面所具有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等的高度认同和充分自信。前一方面的自信直接属于教育方面的自信,是高等教育自信的核心内容;后一方面的自信则属于社会和国家方面的自信,是前一方面自信的重要保障。这两个方面的自信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自信。树立高等教育自信,必将极大激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活力,为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当然,强调高等教育自信,并不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需要向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学习、不再借鉴高水平大学的建设经验,而是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和使命,要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博采众长,以更加自信的姿态为世界高等教育新发展积累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
树立和提升高等教育自信,必须牢固树立“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自信的坚实思想基础。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自觉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美好期盼来审视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实际,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制度和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必须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在弘扬中国古代教育和近现代高等教育优秀传统、汲取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价值、体现中国精神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本文原载《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9日)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