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别敦荣 易梦春|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战略选择

2018-01-18 别敦荣 易梦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8.01.11 

      摘  要:新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与此同时,区域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扩大。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值将可能突破50%,主要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在学规模增长可能放缓,除中国、印度等少数国家以外的主要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地区)将仍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地区)难有大的突破。为实现“教育2030”的愿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包括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包容性,发展基于公平与优质的高等教育体系,探索更有效的终身教育模式,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援助等。

  关键词: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预测;战略选择

  21世纪以来,人类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知识经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科技和创新越来越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社会需要更多接受良好教育的、能够不断学习的、拥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世界公民。当然,高等教育发展不仅限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还在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2015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审议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重申了联合国机构当年发布的《仁川宣言》中所提出的“通过教育改变人生”的新愿景,以及面向2030年,“确保包容、公平、优质的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的教育发展目标。同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Education 2030 Framework for Action)提出:到2030年,要确保所有人获得接受负担得起的、有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一般高等教育的公平机会。《教育2030行动框架》表明,推动高等教育向普及化发展不仅仅是21世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选择,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过去十多年的发展状况,世界高等教育一直在助力经济社会进步和个体全面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奋进,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前进的道路充满挑战,要顺利实现目标,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对现实形势有清晰的认识,并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一、新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态势

  新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的受众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普及化进程逐步加快,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但同时,区域之间、国家(地区)之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公平、包容的全球高等教育体系还未形成。  

(一)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

  21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0—2009年,在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快速攀升的同时,世界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和毛入学率都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远大于20世纪的后30年。(见图1)2010—2015年,世界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经历了自“二战”之后的首次持续下降,但这并没有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和毛入学率继续增长: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从1.81亿人升至2.12亿人,增长了17.1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值从29.29%上升至35.64%,增加了17.32%。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UIS)2017年5月公布的数据,目前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达到100万以上的国家(地区)有35个,这35个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学人口占据全世界高等教育在学总人口的88.16%。其中,中国赶超美国和印度成为世界第一高等教育超级大国,三者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均超过1000万人;紧随其后的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其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均超过500万人。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21世纪以前,有20个国家(地区)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进入21世纪后至今,又有50个国家(地区)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若以普及化进程来衡量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截至2015年,统计范围内的195个国家(地区)中有70个为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有65个为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地区)、有60个为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地区)。

 图1 1970—2015年世界高等教育在学规模、适龄人口数与毛入学率变化情况

(二)高等教育发展区域差异扩大

  尽管普及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受到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新世纪以来,除了英国、瑞典、卡塔尔、乌兹别克斯坦等少数国家(地区)以外,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总体上保持着增长态势,如图2所示。但从发展速度来看,20世纪末高等教育处于相同阶段的国家(地区),在之后的十多年里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1999年前后处于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的国家(地区)中有一半以上没能在2014年前后迈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其中,包括人口大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埃塞俄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等;与此相对的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这四个人口大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毛入学率均从不足10%上升至25%以上。1999年前后,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地区)有一半在2014年前后进入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例如,希腊、土耳其、日本、德国、伊朗、泰国等。其中,土耳其和希腊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推进速度最为显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80%。但另一 40 40396 40 16129 0 0 3358 0 0:00:12 0:00:04 0:00:08 3358 40 40396 40 16129 0 0 2779 0 0:00:14 0:00:05 0:00:09 3506 40 40396 40 16129 0 0 2370 0 0:00:17 0:00:06 0:00:11 3360 40 40396 40 16129 0 0 2066 0 0:00:19 0:00:07 0:00:12 2669方面,也有一半的国家(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幅度有限,到2014年前后未能突破50%,例如,墨西哥、菲律宾、埃及等。1999年前后,只有芬兰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80%以上,而到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地区)进入到这个行列。与这些国家(地区)相比,另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却并不顺利,例如,英国、瑞典、意大利、法国等。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极化趋势十分明显,国家(地区)之间、地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在有些国家(地区),80%以上的适龄人口都能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而在另外相当一部分国家(地区),这个比例却不到10%。经济社会发达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依然保持着绝对的优势,而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焕发生机,其他发展中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则始终处于较低水平。  

图 2 1999年与2014年前后世界各国(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变化情况 

(三)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Larry Summers)曾说,在工业时代最重要的投资是工厂,在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投资则是人脑。进入到21世纪,知识和创新又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不论是培养大规模的高素质劳动力,还是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新知识、新技术,高等教育无疑成为承担这项时代使命的首要对象。世界经济论坛自2004年起就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应用著名的“发展阶段(Stages of Development)”经济理论来阐述竞争力,该理论根据人均GDP水平的高低将经济发展阶段分为“要素驱动的第一阶段”“效率驱动的第二阶段”以及“创新驱动的第三阶段”。同时,指出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地区)要想进入到第二阶段则需要通过推动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来提升竞争力;而进入“创新驱动的第三阶段”则需要非常完备的商业环境和较好的创新能力。21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向第二或第三阶段迈进,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二者的关系也愈来愈紧密。就2015年的数据来看,人均GDP在1万元以上的国家(地区)的25岁以上人口中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基本都超过15%;人均GDP在5万元以上的国家(地区)除了中国澳门和卡塔尔,其余国家(地区)的25岁以上人口中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均超过30%,具体见图3。当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仅仅是反映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的指标之一,高等教育能否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还在于其理念与质量。所以,部分国家(地区)即使拥有较高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但因为高等教育与民众生活、社会生产相脱节,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经济发展并未达到相应水平。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如何为广大普通民众提供优质的、适切的高等教育,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更好地互动,真正实现“通过教育改变人生”的美好愿景,是各个国家(地区)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图3 2015年前后世界各国(地区)25 岁以上人口中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与人均 GDP 

二、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新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呈现出很多的问题。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格局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区域间差异能否得到改善?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地区)将会遇到什么挑战?以过去十多年世界各国(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和适龄人口的变动为基础,构建模型对这些问题进行预测与分析,对制定“教育2030”发展战略大有裨益。 

(一)发展趋势预测模型

  为广大民众提供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人人都能享受到优质、有获得感的高等教育既是《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所倡议的目标,也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核心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15年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进程将直接影响“教育2030”目标的实现。民众的入学意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主要因素。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显示,个体永远都有追求自身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当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之后,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的愿望也会越来越强烈。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赖同样与日俱增。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普及化还将是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受很多外部因素限制,如人口变动、政治动荡、经济下滑、文化桎梏等。其中,人口因素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最直接,1970—2015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数据与人口数据显示,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与适龄人口之间有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世界高等教育在学规模与适龄人口数的相关性

  基于上述考虑,在预测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时,笔者主要采用趋势外推法来测算2030年世界总体及各国(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其作为分析的主要参考指标,并考虑人口变化对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影响,据此提出其他可能性,具体测算模型如下:

(二)结果与讨论

  1. 2030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可能突破50%。根据数据统计,2000—2015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的年均增长量为1.08%,若未来仍按照此速度增长,到2030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将达51.89%,结合适龄人口预测值进行推算,高等教育总在学规模将达3.37亿人,具体见表2。这意味着,到2030年世界高等教育将达成阶段性目标——全球将有超过一半的适龄人口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世界高等教育将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需指出的是,2000—2015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自“二战”结束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平均每年增长约735.27万人,未来若要保证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稳地增长,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平均每年则需在此基础上再增加95.63万人。这对于世界高等教育系统来讲,既是一项挑战,也是发展契机。对比高等教育三类国家(地区)适龄人口的变化,(见表3)可以发现未来这70个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的适龄人口数将持续降低,而65个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地区)和60个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地区)的适龄人口数则将继续增加,世界高等教育总在学规模的增长幅度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地区)和欠发达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

表 2 2030年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学规模预测

     表 3 高等教育发达、发展中及欠发达国家(地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亿人)

      2. 主要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在学规模增长可能放缓。根据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在学规模格局,表4中的16个国家(地区)可以看作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的主要代表,其中,土耳其、泰国、伊朗和巴西都是在2010年或之后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属于新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的代表。21世纪前15年,法国、韩国、西班牙等10个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呈现负增长态势,传统生源数量的下降使得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的增长大多相当缓慢,日本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甚至呈现出负增长,韩国、西班牙、俄罗斯等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年均增长率均不足1%;只有伊朗这一新兴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没有受到适龄人口下降的影响;从2016—2030年的预测值来看,除了法国和西班牙之外,其他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还将继续下降,韩国、泰国、伊朗等国家(地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幅度还将增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阿根廷等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总体维持着一定的增长,其中,美国和英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在学规模在近些年呈现出下降趋势;2016—2030年,这些国家(地区)中的大部分,例如,巴西、英国、美国等都将面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下降的挑战,澳大利亚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增长也将减速。从理论上来讲,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并不一定会导致在学规模的减小。但是,对于大部分进入普及化阶段超过十年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而言,其普及化进程的演进速度已基本稳定,毛入学率年均增量基本维持在1%左右,此时,适龄人口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学规模的增长。因此,未来十几年,如果这些国家(地区)不能在适龄人口下降的情况下及时调整招生策略,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的减少将成为必然。

表 4 主要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及适龄人口预测

      3. 除中国和印度外的主要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地区)将仍处于大众化阶段。根据预测模型的测算,到2030年,中国、阿尔及利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巴林岛等15个国家(地区)将进入到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行列,其中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地区)只有中国,具体见表5。到2030年,中国和印度仍将是世界高等教育在学规模最大的两个国家,分别达到6538万人和5442万人,二者总和约为世界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的35.61%。在适龄人口还将持续增长的趋势下,若要保持过去十多年毛入学率的增长速度,印度尼西亚、埃及、南非、苏丹、伊拉克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增长幅度还必须加大,否则,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无法达到预测值;其中,埃及高等教育在学规模未来每年的增长量还需翻一番。中国和越南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未来还将继续下降,直到2020年之后才会趋于平缓,若要达到预测值,其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还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增长。墨西哥、菲律宾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增长在2016—2030年将趋于平稳,在学规模增长幅度变动不大。印度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的扩张起于2007年,较之其他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地区)时间较晚,2007—2015年其毛入学率的年均增量达到1.70%,远大于前7年的年均增量0.33%。未来,印度高等教育若保持2007—2015年期间的增长态势,到2030年,其毛入学率将达到52.07%,在学规模将达到6363万人。结合人口变动来看,到2030年,印度将成为世界人口最多且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印度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扩张若能保持2007年以来的水平,年均增量达到210万人左右,到2030年,也能顺利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表5 2030年主要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地区)毛入学率、在学规模预测

      4. 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地区)未来难有大的突破。目前的60个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地区),若按照过去十多年的发展情况,到2030年将有24个国家(地区)迈进高等教育发展中国家(地区)的行列,但仍有18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无法突破10%,其中,包括人口大国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等。从表6中所列的9个总人口超过5000万的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地区)毛入学率年均增量来看,过去十多年里,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地区)发展的内动力明显不足。而未来,人口的持续增长将使这些国家(地区)的普及化进程更加艰难。2016—2030年期间,除孟加拉国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于2022年开始下降以外,其余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都将继续上升。即使是维持过去较低的毛入学率增长水平,这些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都需要突破目前的规模扩张幅度。未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和缅甸的高等教育在学规模若无法在目前的基础上有大幅增长,则无法达到预测值,也就无法顺利进入到大众化阶段。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肯尼亚和乌干达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毛入学率的年均增量不足0.4%,而未来其人口还将继续大幅增长,到2030年,这4个国家(地区)的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将分别增长72%、64%、44%和63%,若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跟不上这样的速度,其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则可能面临停滞或倒退的危险。 

三、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根据上文的预测与分析,未来15年,大部分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都将继续面对传统生源下降带来的挑战,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将面临生源供给不足的危机。而对于大部分高等教育欠发达国家(地区)而言,适龄人口的持续增长则使得其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外界的支持。除此之外,如何在普及化进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化转型也是困扰许多国家(地区)的问题。为了破解难题,顺利实现“教育2030”的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尤为重要。  

(一)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包容性

  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到公平、优质的高等教育,继续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是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构建起更具包容性的高等教育系统。这种包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开放全纳,二是灵活多样。前者可以拓展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空间,后者则可以增强高等教育系统的支撑能力。开放全纳就是要打破限制人们进入高等教育系统的一切藩篱,例如,年龄、性别、种族、收入水平、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从精英化时代过渡到普及化时代,世界高等教育就是在不断打破各种人为限制、满足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各种发展需求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仍有大量因为各种各样的限制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例如,在大部分国家(地区)高等教育的主要受众还是18~22周岁的年轻人,高校给在职人员提供的受教育渠道仍然很少。因此,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首先要注重增强系统的开放性,推广全纳教育理念。其次,具有包容性的高等教育不仅为广大民众敞开大门,还在于能够使教育基础和背景各异、求学动机各不相同的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发展,使社会各方面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得到满足。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系统是灵活多样的,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和多变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拓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形式。 

(二)发展基于公平与优质的高等教育体系

  普及化进程伊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创造更多的机会,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21世纪以来,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加快,规模的持续扩张使得高等教育体系越来越庞大,公平和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优质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又进一步引发了新的公平问题。面向2030,对大部分高等教育处于发展中和欠发达的国家(地区)而言,要实现真正的普及化,就必须解决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和权益保障的问题,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发展基于公平与优质的高等教育体系。尽管目前世界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十分庞大,但仍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仍有近2/3的适龄人口无法接受高等教育,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还极其有限,大量的毕业生无法达到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未来还应当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通过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改革高等教育制度,采取多项保障措施,为广大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提供更充分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更加注重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支持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利用信息网络搭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各项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体验。为每一个人提供公平优质的高等教育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也是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构建和完善基于公平和优质的高等教育体系是面向2030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探索更有效的终身教育模式

  《仁川宣言》再次将“为每一个人提供优质的终身学习机会”作为2016—2030年的教育发展目标之一,此时距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在《富尔报告》中首次提出终身教育理念已过去40多年。终身教育理念的兴起让教育不再局限于在特定的时间吸收固定内容,而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持续不断地完善自己。尽管终身教育的理念早已受到人们的认可,但受到教育体制、资源不足等现实因素的制约,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另一角度来看,终身教育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人类发展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动力本质上就是源于人们对自身发展无止境的追求。高等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与创建有效的终身教育模式是普及化时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有效的终身教育模式有助于高等教育突破传统适龄人口的桎梏,将生源拓展到所有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民众,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地区)普遍面临的生源问题也将迎刃而解;探索创建有效的终身教育模式还将进一步丰富高等教育内涵,使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最大化。  

(四)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与援助

  《仁川宣言》特别强调,必须在发展的大背景中审视“教育2030”,增加对人类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可继续性的共同关注,增强教育系统之间的联系。当前,人类社会仍面临着各方面的挑战:地缘政治的动荡、金融市场的脆弱、劳动力市场的变革、生产率增长的减速、失业率的攀升、贫穷的困扰、不平等的扩大、自然环境的不断退化以及社会的迅速老龄化。在全球化时代,这些挑战和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广泛的、深远的。全球化不仅联通了世界各国(地区)的经济市场,同时也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人才的流动。通过建立国际高等教育网络,促进国际间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推动国际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的互认,使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高等教育机构、管理部门以及学者能够联系得更紧密,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凝聚力量攻克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共同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能参与全球治理的世界公民。从前文的分析中可知,全球还有60个高等教育欠发达的国家(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经济水平不高以及教育资源的匮乏使得这些国家(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动力不足,未来若没有外部力量的协助,也很难有大的发展。高等教育的繁荣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加强国际间的援助是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到,到2020年,要逐步提高针对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以及非洲国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奖助力度。当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协助高等教育欠发达的国家(地区)建立起符合自身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自身文化特点的大众化或普及化高等教育体系。

       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易梦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福建厦门 361005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8年第1期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推介高教研究前沿最新学术成果,倡导学术争鸣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微信:zggdjyxhwx

网站:http://www.hie.edu.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