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016-10-18 小白 整理 一棵树的独白

欢迎来到“一棵树的独白”,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免费关注。

①文言文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复习资料,各位读者如有需要,请随意收藏。

②动动手指滑倒底部,还可以点击题目,阅读往期内容。

③扫底部二维码可加入语文教师微信群,随时参与微信互动。

文言文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之

(1)代词,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它(她、他)”“它(他)们”等。

例:①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叉至。

    ②忿恚尉,令辱之。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④欲报之于陛下也。

(2)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舒缓句子语气,不译。

例:①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

例:①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4)助词,凑足音节,不译。

例:①久之,目似瞑。

    ②怅恨久之。

(5)动词,相当手“去”“到”。

例: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其

(1)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

例:①恐前后受其敌。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③下视其辙。

(2)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

例: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3)代词,其中的。

例:其一犬坐于前。

(4)语气词,表推测、反问、命令或期望等语气。有时候也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①其真无马邪?

    ②其真不知马也

    ③安陵君其许寡人!

3.以

(1)动词,以为,认为。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

(2)介词,引出动词行为所使用的具、凭借的条件等。可为“把”“凭借”“用”“靠”“按照”等。

例:①蒙辞以军中多物。

    ②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3)介词,表行为动作的原因。可泽为“因为”“由于”

例: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徒以有先生也。

(4)连词,可以用来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也可以用来表示结果,可译为“以致”。

例: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③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表连接,相当于“而”。有时也可不泽。

例:①近岸,卷石底以出。

    ②手笔录,诗日以还。


4.而

(1)表并列,可译为“并且”,或不译。

例:①妇拍而呜之。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表承接,可译为“就”,或不泽。表承接前后的动作有时间的先后关系,而并列没有。

例:①若夫日而林霏开。

    ②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表修饰,即“而”前的词修饰“而”后面的词。可译为“着”“地”

例:①面山而居。

   ②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吾恂恂而起。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可是”。

例: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5)调节语音,不译。

如:朝而往,暮而归

5.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翻为“在”“到”“向”、“从”“对于”等。

例:①于厅事之东北角。

    ②公与之乘,战于氏勺。

   ③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2)介词,表比较。

例:①贤于才人远矣。

   ②曹操比于袁绍。


6.为

(1)动词(单用或与“以”连用)

①以为、认为。

如:见上。

②是、就是。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制造、雕刻、接受等。

如: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②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介词

①对、向。

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替、给。

如:士卒多为用者。

③为了。

如:故不为苟得也。

(3)与“以”连用,构成“以为”“以……为”,可译为“把……当作”“把……作为”“由……变为”。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②以弱为强。

7.则

A、连词

①表承接,可译为“就、于是、那么”等。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②表假设,可译为“如果”等。

如:入则无法家拂士。

B、副词,当相于“就是”。

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乃

A、副词

①于是、就。

如:乃重修岳阳楼。

②才。

如:乃悟前狼假寐。羽、飞乃止。

③竟、竟然。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④表判断,相当于“是”。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代词,可译为“你、你的”。

如:家祭无忘告乃翁。

C、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9.焉

A、代词,可译为“这、那,哪里等”。

如:且焉置土石。

B、助词,一般用于句尾,可译为“啊、呢、呀、了等”,也可不译。

如: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

   ②有子存焉。

C、兼词,可译为“于之”。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0.然

A、连词,表转折关系,可对为“却、然而”。

如:然而不胜者。

B、代词,可译为“这、这样”。

如:然则何时而乐也?

   ②虽然,受地于先王。

C、词缀(词尾),表“……的样子”。

如:怡然自乐。

   ②佁然不动。

   ③若听茶声然。

D、形容词,可译为“对、正确”。

如:吴广以为然。

E、相当于“地”。

如:杂然相许。


11.且

A、副词

①将近、将要。

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②姑且、暂且。

如:存者且偷生。

B、连词

①而且、并且。

如: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②况且。

如:且焉置土石。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2.所(所以)

A、表处所,可译为“地方”。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不知何所人也。

B、与后面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可译为“什么”。

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C、所以

①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如: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表目的,可译为“通过……的”。

如: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表手段,可译为“用……方法”。

如:吾知所以距子矣。

欢迎转发&收藏

往期回顾

名著阅读:《名人传》复习资料

名著阅读:《傅雷家书》复习资料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复习资料


欢迎全国各地中小学语文教师扫码加入我们的微信群。

语文教师群②

(一棵树的独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