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散落在宁海各地的古建精灵,你见过几个?

2018-01-29 宁海发布

地处江南的宁海,依山靠海,

民间艺人活动频繁,

发源于几十公里之外

嵊州的越剧、本土的甬剧

或者风靡一方的南戏,

它们翻山越岭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落地生根

戏曲的繁荣和发展

促进了戏台的形成

宁海一共有800多个村庄

原有戏台600余座

留存至今仍有120处


在时间一遍一遍的洗涤之下

这些孤傲地矗立在村中的戏台

即便失去了它们的功能性,依然灼灼其华



清代诗人王梦赉的《宁海竹枝词》写道“元宵演剧到春残,乘兴何妨日日看。共道经年辛苦甚,三时工作一时欢”, 宁海本地习俗,每逢祭祀、社火、宗教仪式、庆典和丰收时。村中定要请戏班子做几场,一年当中更有“正戏”(农历正月)、“夏戏”、“重阳戏”、“十月戏”、“冬戏”等是必不可少的。



往往一个村开戏,邻村乡民扶老携幼纷纷赶来,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多时竟可至千人。在枯寂漫漫的乡村生活中,看戏成为了人们精神世界的一道窗口,彼此分享、彼此温暖。

“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宁海县

至今保存着120多处古戏台

且有10多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点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历史留下的珍贵宝藏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

如何欣赏古戏台

宁海的民间戏台一般都建造在祠堂和庙宇中,通常安排在纵轴线上,置戏台于主要位置,从前到后依次是门厅、戏台、正大殿、后大殿,左右为厢房,以戏台为中心,构建四合院式的建筑群。戏台的朝向与其他建筑相反,面向正大殿,对准神位和祖宗灵位。


而戏台包括了主台、后台、看楼及藻井。所谓藻井,民间又叫鸡笼顶,是古戏台顶部的圆形穹顶。藻井随着戏台的奢华程度而有所区别,而宁海古戏台通常有纵向排列两个或三个不同形式的相连藻井,顶心部分雕龙画凤,极尽精巧,在国内也属罕见。


藻井的层层叠木向上凸起,空间仿佛被拉长,高远而深邃。如此繁复的装饰不仅仅是出于美化的考虑,一方面叠木的结构解决了穹顶的承重问题,另一方面藻井的结构在声学上对戏曲演唱具有拢音的效果,增加了音量。古人的智慧总是如此优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审美,那些经历过风吹日晒色彩剥落的木头上依稀还能看到过去如锦似幻的模样。


下蒲魏氏宗祠戏台

宁海县强蛟镇下蒲村魏氏宗祠


下蒲魏氏宗祠古戏台位于强蛟镇后舟、下洋两村之间。魏氏宗祠为二村共有,二村合称为下蒲。浦江魏氏于清康熙八年(1669)在大园地镇福庵之右建大堂三间,道光年间扩建成五间。光绪十六年(1890)建仪门、戏台、厢楼等。 


魏氏宗祠额枋头出跳,上安角神及凤穿牡丹等圆雕件,平板枋上施平身科四攒,叠拱一斗六升。内额座斗刻成龙凤状,里外拽各七踩,用如意网拱。内部正中挂“可以观”木匾,台后立屏风八扇,彩绘以八仙故事,并书“月落鸟啼霜满天”诗句。



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

宁海县强蛟镇加爵科村


加爵科林氏宗祠古戏台位于强蛟镇加爵科村。林氏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从杭州仁和里迁此。宗祠始建年代不详,现存规模为清代晚期所建。



崇兴庙古戏台

宁海县西店镇石家村

  

崇兴庙古戏台位于西店镇石家村与后溪村之间,为二村共有,石家、后溪同宗同姓,村民均姓石,为宋乾道问奉直大夫石羡问之后嗣。至康熙中期,石成窝(1643—1722)创建索兴庙,石云台、讳义鼎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迁崇兴庙于石家宗祠左侧,戏台及三连贯藻井系同时建造。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宫村陈氏宗祠戏台

宁海县深甽镇陈氏宗祠


龙宫陈氏宗祠位于深甽镇龙宫村村口。堂号是“星聚堂”,明崇祯十六年,始建大殿三间、中厅平屋三间、车门三间二弄。


戏台为单檐歇山顶,青灰筒瓦,正脊龙吻双尾作S形上翘,直刺青天,显得古朴灵动,飞檐角脊饰卷草镂空雕件,纤丽中见庄重;戏台台底悬空,由四根石柱延四角边固定,同台顶联成一体;用简化飞椽。



马岙村俞氏宗祠戏台 

宁海县深甽镇马岙村俞氏宗祠


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深圳镇马岙村,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后因两次烧毁重建。


戏台为四柱重檐歇山顶,无脊饰,瓦面有瓦神,四周飞檐,直刺青天,显得古朴灵动,角脊饰卷草雕件,纤丽中见庄重。四周绕以低栏,由木构成回字形图案,并镶以戏曲《白蛇传》、《桃园结义》等图板多块,后有4扇屏风。


清潭村双枝庙戏台

宁海县深甽镇清潭村双枝庙


双枝庙,原名灵隐庙,为深甽镇里岙片清潭、上张、横山、孔家等六个自然村的张、竺、孔三姓共祀神明之所,为里岙境主庙。


庙坐南朝北,戏台为歇山顶,上有两只石狮。正脊塑有双龙抢珠。藻井特大,用牛毛纹罗旋叠涩盘筑,明镜之中雕一麒麟。楼分高低两层,以便看戏。



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

宁海县深圳镇大蔡村


大蔡胡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深圳镇大蔡村。大蔡胡氏宗祠始建于南宋,后几经兴废,现今规模为清晚期所建,戏台藻井亦同时建造。宗祠坐南朝北,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前天井、仪门、戈台、勾连廊、正厅。



城隍庙古戏台

宁海县跃龙街道桃源南路


城隍庙古戏台位于跃龙街道桃源南路。城隍庙始建于唐永昌元年(690),南宋隆兴元年(1163)改建。1935年对城隍庙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卸下了台前影响观众视线的四根万柱,换上了二根铁柱,今存的仪门、戏台及两厢均修建于此时,2002年又进行过全面维修。



岙胡村胡氏宗祠戏台 

宁海县梅林街道岙胡村胡氏宗祠


岙胡胡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梅林街道岙胡村。清嘉庆二年,邑庠生胡元实(1729-1812)建造胡氏宗祠,号为“积庆堂”


前厅较为简陋,平屋三间,咸丰四年(1854)以胡寅阶为首事,将前厅三间平屋改建成五间楼房,资金由族内各房捐助,以“劈作做”手法而建。上世纪二十年代,改造戏台和勾连廊(俗称工字屋),并增设三连贯藻井。200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岙村潘氏宗祠戏台

宁海县桥头胡街道潘家岙村潘氏宗祠


潘氏宗祠古戏台位于桥头胡街道潘家岙村,清代乾隆甲辰(1784)由潘家兴、家思、家瑜等倡建。


潘氏宗祠在文岙之北,戏台为方形四柱平台,上下台门挂“归去”“来兮”扇形小匾。整座宗祠紧凑小巧,彩绘原汁原味,古韵盎然。



下次逛古村的时候

路过古戏台

记得按照我们教的方法

抬头感受一下

古建精灵的建筑之美


供稿:县旅委

编辑:黄浓珍

 

往期推荐 

宁海再增2样国家级“宝贝”!网友:我们吃的原来这么珍贵!

抗雪防冻!他们为你坚守在第一线......

@所有人:注意啦!宁海交警发布春运“二公布一提示”

厉害了!宁波这4个旅游好去处,上了两份重量级榜单!其中有1个在宁海

县委书记杨勇参加述职评议会,快来看看都说了什么!

| END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宁海发布

宁海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认证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