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海印记40】储吉旺下海记

宁海发布 2022-01-18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这是中华民族和新中国历史上令人难忘的很不平凡的40年。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并深刻影响了世界。一滴水可以映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国家的风貌。宁海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建设生态名城、打造两湾明珠的目标更加明晰;63万宁海人民抢拼新时代,争当排头兵,不忘初心,勇毅笃行,早日跻身全国强县第一方阵的步伐更加坚定。


不忘初心志愈坚,勇立潮头再出发。从今日起,我们开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开设“宁海印记40”栏目,回顾重要历史事件,展现普通百姓的奋斗历程和情感体验,看清宁海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大变革大开放中迎接新的辉煌。敬请关注。



放弃“铁饭碗”,改革开放后宁海第一批个人办厂的创业者——储吉旺下海记



30年开发经验,110项生产专利,200个销售网点,26%市场占有率,享誉156个国家和地区……S214甬临线一路向南,下穿G15高架后,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赫然立于东侧。33年时间,“宁海县塑料九厂”完美蜕变,成为一个拥有千名员工、总资产5亿元、占地12万平方米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稳居宁海50强工业企业第一梯队。


放下铁饭碗,当个体户,寻找商机,投资办厂,跑展会,创品牌,研发技术,突破贸易壁垒……作为改革开放后头一批个人办厂的创业者之一,如意创始人储吉旺一路摸爬滚打闯市场,遍尝酸甜苦辣。可以说,储吉旺的创业创新经历,映射了市场经济发展几十年的巨大变化,为我们观察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增添了一个新的视角。


敢为人先,“三无”企业闯缑城


1984年下半年,经反复思量,储吉旺从宁海县公共汽车站站长的位子上,作出了“下海”决定。下海,意味着“铁饭碗”敲破了,意味着不能再领那份丰厚的工资了,意味着要盈亏自负了。他与五位“兄弟”日夜筹划,逐渐形成了办厂思路——挂靠城关环卫部门,进军塑料行业。


1985年的那个春节,对于储吉旺等人来说,注定难忘。农历正月初九,“宁海塑料九厂”挂牌。为何是“九”,因为当时塑料行业十分热门,全县已有八家塑料厂。


成立之初的塑料九厂,是一个“无资金、无设备、无厂房”的“三无”企业,真正的“白手起家”。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改革事业的判断,“摸着石头过河”也是九厂初创时期的真实写照。


塑料九厂从县环卫管理所和镇政府共筹集到5万元启动资金,储吉旺还前往北京借款。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工厂的效益一直不好,入不敷出成为常态。逐渐地,80多人的工厂,走了大半,创始人也纷纷出走。到1986年下半年,办厂最困难的时候,储吉旺连绍兴车站五毛钱一份的盒饭都吃不起。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储吉旺的“第一桶金”来得这么意外——拉紧器生产订单。这个主要用于货车打包的连接部件,国内当时还闻所未闻,但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普遍使用。从塑料件转做金属件,这对于塑料厂来说是一个重大变革,塑料九厂也更名为“宁海机械设备配件厂”。


从杭州把拉紧器样品带回厂里后,储吉旺克服设备少、技术不足等困难,“使出吃奶的力气”,终于成功开发拉紧器。并很快,以96%的合格率通过了美国钢链公司方面的样品测试。这票拉紧器订单,让储吉旺的企业起死回生。

如果说拉紧器的成功,是如意前身的一个重要转折,那么后来进入搬运车行业则是储吉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面对危机,坚持创新求壮大


许多人讲到改革开放后高速发展的浙江经济,首先想到的是以市场为主导的“草根”浙商。办企业之路,自然与沟沟坎坎和危机分不开,但浙商的敢闯敢拼,坚持品质信誉,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终究能够换来企业发展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30年的如意之路,对于储吉旺而言是一部创业史。同时,他的下海记也是宁海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一个缩影。


1988年,储吉旺第一次到美国考察。在参观展销会时,他仔细观察搬运车的性能结构以及市场行情,一心要做大做强的他,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回国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第一台搬运车样品试制成功,并顺利拿到了第一份120台的出口订单,开始批量生产。


当年10月,“宁波如意机械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然而,质量问题成为心魔,为德国人制造的搬运车,因为油箱漏油,油打不上去成为了一堆废铁,客商提出退赔。储吉旺意识到了质量的重要性。


如意就此开展了大规模的全厂职工质量培训,GS、CE等质量认证体系在如意建立。如意很早就有了品牌意识。“西林”牌早在2006年、2007年,就先后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这些都为如意不断壮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战”成为国际贸易领域“扎心”的字眼。越发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给当下的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从2003年的欧盟反倾销调查,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再到今天的贸易壁垒,危机对于储吉旺来说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聊起应对外贸纠纷,储吉旺十分强调“创新”两个字。“只有创新,你才能把握主动权,避免同行的低价竞争,并蓄力更上一层楼。”


储吉旺总结的创新论有三条。“旧酒装新瓶”,通过外观的改变,让传统产品更灵巧、更实用,应对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美女论”,借鉴美的因素,运用到产品,应对消费者的视觉需求。“领跑论”,要着眼于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把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础,领跑于行业才能有生命力。


不忘初心,传承责任做企业


毫不夸张地说,“储吉旺”三个字在宁海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不仅因为他的如意,还因为他的担当。


抚今追昔,储吉旺时常感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几十年来,如意也从初创到发展、到占据行业形成自己的品牌。可以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政策,就没有这批人的今天。也因此,他不忘初心,在承担社会责任上,如意与储吉旺始终走在宁海民营企业的前沿。


如意的上下游企业多达五百家,如果如意停产或者削减生产规模,至少涉及到15000人的就业问题。但33年来,当发展陷入困境,储吉旺第一反应绝对不是裁员,而是走到员工中间,希望与大家共渡难关。


“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挡,我们的企业要学会自己去克服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通过独立思考,激发创新的潜能。”储吉旺说,民营企业是否有活力,关键看是否有创造力。


今天,在宁海,“吉旺助医基金”“如意医学奖基金会”“如意消防基金”“西林文学基金”等等为诸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也因此,“中华慈善奖”、“浙江慈善奖”、“宁波市慈善楷模”、“中华慈善突出贡献奖”……这十多年来,大量慈善方面的荣誉奖项纷至沓来。储吉旺说他自己没有统计过慈善捐赠的具体数额。但我们从公开报道来统计,储吉旺和如意公司已累计向慈善公益事业捐款超过1.3亿元。


从“三无”企业到细分市场的行业领军,改革开放后,如意创业创新的历程,改变着个人、家庭的命运,也书写着区域发展、经济转型的篇章。如今,储吉旺的儿子也接过了转型升级的接力棒,年逾七旬的商界传奇者退出公司的管理,全权交由下一辈打理。但他的慈善之路、传奇人生之路都还在继续……


□ 记者:金一恒

□ 编辑:林佳怡

———点击下方寻宝图片了解寻宝详情——


 

往期推荐 

明天,宁海文博会开展啦!

致广大市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公开信

11月16-18日,“沥阳红”红美人与您相约西子国际!

省级美丽河湖评选,请为杨溪投票!

【宁海教育40年】宁海校园旧貌新颜之强蛟

|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