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广之声大篇幅报道!看宁海前岙村如何打造田园综合体

宁海发布 2022-01-18


Q:《站在潮头看振兴》A:

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进一步指明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行动方向。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国乡村之声特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站在潮头看振兴》,邀多位权威“三农”专家,和编辑、记者一起深入十个典型村镇,进行实地采访调研,为全国的乡村振兴寻经问道。

本期聚焦宁海一市镇前岙村,看如何发挥产业引领,打造田园综合体



走村镇,看振兴:

宁海一市镇前岙村

前岙村的蟹塘


阳光播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小船在波光中划动,或是投食喂料,或是拉网捕捞。这样的景象,在浙江宁海的前岙村,随处可见。


一片片水塘像一面面镜子,照映着蓝天白云。在云水间穿行,便来到一处养殖工厂,这里有无数只螃蟹,在一个个独立的网格里“沉睡生长”。它们是“高科技”的产物。

养殖户向水底挥网打捞螃蟹

软壳螃蟹



访情况,探经验:

养殖产业如何焕发勃勃生机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守英教授,是第一次来到前岙村。他很想知道,这里养殖产业的勃勃生机是如何焕发出来的。当他得知村民叶德根是村里第一批养虾的人,便决定登门拜访。刚一落座,俩人就攀谈起来。

刘守英:回来养虾,钱从哪里来的?

叶德根:问朋友借的,养虾的时候没本钱,借了40000多元,鱼塘是从村里承包的。

刘守英:虾塘搞得多大?

叶德根:一开始搞了十几亩。

刘守英:一年租金呢?

叶德根:那时候租金还不贵,大约是2000元。

刘守英:没养过虾怎么办?

叶德根:我们就慢慢学啊。



塘坝里,养殖户们正撑着小船忙活着。一片欢声笑语。

养殖户甲:现在只要做得好,肯定能赚到钱。

养殖户乙:还可以,在家就可以赚到钱,比出去打工强,有人上门来收购螃蟹。


前岙村村支书叶常春告诉我们,村民们因地制宜搞水产,赚到了钱再扩大规模,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叶常春: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农民比较富?有些农民专门搞养殖,有些农民既搞种植又搞养殖,还有些农民既搞养殖又搞销售,整个产业就连起来了,所以农民的整体收入就上去了。

陈刚满:这就是我们的“蟹公寓”。

刘守英:这里面还有水啊?

陈刚满:是的,而且这是循环水,这些螃蟹和那些螃蟹是分开的。你看这个是装螃蟹的“单间公寓”。

刘守英:这一个里面装几只螃蟹?

陈刚满:一个“公寓”里面装一只。这就是我们的软体蟹,我们的要求是人体的皮肤摸起来是什么样的触感,软体蟹的壳摸起来也是什么样的触感。这样,软体蟹的价值和效益就会高很多。

刘守英:哦,都在“蟹公寓”里面。


陈刚满向刘守英介绍“蟹公寓”

养殖场是个恒温室。一只只螃蟹被分配在一个个盒子里,盒子和盒子挨在一起,称之为“蟹公寓”。现场能听到水流声,这是为蟹的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

软壳蟹,是陈刚满研发的新产品。蟹全身的壳都是软的,可以直接食用。

陈刚满:他们老羡慕我们了,要花很多的时间把壳剥掉。

刘守英:这些懒人们,以后吃软壳蟹就不费劲了,哈哈。

陈刚满:今年蟹的价格比往年都要高,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把市场打开了,而我们的产能就这么大,所以让价格居高不下,他们(螃蟹经纪人)肯定就要加价提前来收购。

“蟹公寓”

软壳蟹被装进了统一规格的小盒子


如今的陈刚满,已经被当地人封为“青蟹大王”,他的“蟹大人”,也成了当地的知名品牌。在电商平台上,他每年能销售30万只青蟹。前岙村的水产养殖户,搭上了陈刚满的“顺风车”,再也不会在销售季节愁得火烧眉毛了。

“蟹大人”已经成了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


陈刚满引领我们来到村子旁边的观景台。他说,一市镇政府对前岙村的产业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资修建塘坝防波堤,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还提供了农业保险。有这样的坚强后盾,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陈刚满想做的赶海码头,是一种依托水产养殖业打造的“田园综合体”。

陈刚满:我对那片地方的设想就是做一个赶海码头,游客享受美食、乡村旅游都在那片地方了。

刘守英:这样你就是一个整体性的发展思路了。这一大片地方,都是你们未来操作的空间。

陈刚满:旅客在这里吃着,在那里住着。村庄的原貌我们不改变,一改变就变成标准化,乡村的味道就没有了。我们计划建一个体验渔园,游客住在这,顺便赶一下海,这样整个项目就做出来了。

在观景台上,陈刚满正在畅谈未来


评今朝,话未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对前岙村的调研采访即将结束。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把村庄风貌尽收眼底。刘守英教授发表调研感言:前岙村发展经济,前两步都走得很好。第一步是因地制宜,找到适合的产业;第二步是借助科技的力量,走“科技+农业”的路子,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对于前岙村未来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赶海码头,刘守英教授认为,这是乡村产业振兴最核心的一步,可以解决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刘守英:听着就很有意思!乡村振兴一定要“活”村,村庄想要“活”起来一定要有外面的人进来。如果外面的人不进来,一个产业虽然可以让原住民富裕起来,但是不能让村庄“活”起来,这样的村庄是发展不了的。外面的人进来了,才能展现这个村对外的吸引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前岙村的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企业家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市场导向引领、政府提供服务的发展模式。刘守英认为,这是乡村振兴的成功模式,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刘守英:前岙村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村要实现振兴,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第一要找到最独特的资源;第二要有人开拓市场;第三是企业家的作用;第四是政府在这里降低行业的风险;第五是农民的主体作用。最终的目标是产业一定要富民。


□ 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 供稿:一市镇

□ 编辑:林大海


———点击下方寻宝图片了解寻宝详情——


 

往期推荐 

明天,宁海文博会开展啦!

致广大市民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公开信

11月16-18日,“沥阳红”红美人与您相约西子国际!

省级美丽河湖评选,请为杨溪投票!

【宁海教育40年】宁海校园旧貌新颜之强蛟


|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