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佳何镇:融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探索艺术振兴乡村之路

宁海发布 2022-01-18

大佳何镇

2019年宁海县委县政府启动“艺术家驻村”行动,探索艺术振兴乡村之路。同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系丛志强教授带领的宁海首个驻村艺术团队入驻大佳何镇葛家村。驻村期间,丛教授团队通过“激发内生动力”方式,就地就近取材、培养本土“乡建艺人”、挖掘乡愁元素,通过融合设计理念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艺术改造家园,让环境更整洁、更美观、更具艺术感,葛家村也成为了一座有生活情趣、有文化内涵的全国网红村,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宣部、学习强国等90余家重点媒体争相报道,前来葛家村参观交流的团队达130余批,吸引游客近万人,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艺术振兴之路。


01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是以“人”的提升为核心,赋能给村民。大佳何镇通过开设了艺术技能培训班,发动妇女、儿童、手工匠人踊跃参与,只要有一技之长,劈竹、缝纫、砌石、画画、包饺子、和面的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每个节点的打造,从选点、设计再到施工、建造,都由村民全程参与完成,通过驻村艺术家的启发和引导,学会用新的角度去认识自己生活的乡村,用新的审美去大胆设计,用自己的手艺去艺术创造,成为各自领域的艺术家。例如村民葛运大以连绵起伏的山为造型,用石头和竹子制作成纳凉的桌椅,成为村庄客厅。村民叶仙绒用家里三代人的书法、自己的手工以及老家具、老式收音机、朱金漆木雕等,成立了村中第一个家庭美术馆,传承文化的同时也成为村中一处亮丽的景点。如果没有艺术团队的挖掘,这些珍贵物品将一直蒙尘。通过艺术家团队与村民的深度融合和手把手指导,村民也从一开始的“我很笨,我做不来的”慢慢变成了“做做试试”“挺有意思”,到后期的积极主动参与“我能行”,消除了村民的顾虑和排斥心态,调动和激活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投身艺术活动的村民人数也呈指数型增长,年龄跨度小至10岁,大至79岁。举办第一届艺术节,评选出竹木匠、粉刷匠、家庭妇女等乡村艺术家24位,肯定村民创作的同时,也激发他们内生式创作的积极性。


02就地取材,大幅降低艺术创建成本

大佳何镇一开始最大的疑虑是艺术家来了,是不是要花大钱大拆大建,然后买一批现代设计堆在村庄角落,或者请广告公司完成制作。丛教授打消疑虑,设计团队坚持就地取材,充分挖掘村庄里面的特色和资源,特色、易得、低成本的材料多元利用,让村民行动起来,花小钱做出特色。因此,葛家村在节点打造过程中积极采用村内随处可见的毛竹、石子、稻草等作为原材料,甚至是把农作物葱、蒜、韭菜栽种在竹筒、猪食槽里,也化为美丽的风景盆栽,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不失村庄原有的韵味。例如毛竹,将它制作成篱笆、窗户、椅子、花盆、风铃等等;石子用于铺地和打造桌子、椅子、花坛;每家每户不要的布匹制作成娃娃、布画、门帘等等。除去一些花木采购和帮工成本外,基本没有其他开支,真正的花小钱办大事,不给村集体造成负担。


03留住乡愁,显著提升和谐文明乡风

在保留现有村容村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乡愁元素,以时光的记忆凝聚村民的共识,共同将曾经环境整治“钉子户”中的老房子、残墙断垣、脏乱庭院等,通过艺术改造,焕发生机和美丽,例如将葛家桂花王所在的破败院子改造成桂王院,提升环境的同时保留乡愁记忆;例如四君子院、和美苑、玉兰王院等,均遗留了很多邻里矛盾,通过艺术打造、干部牵线,化解了多年矛盾,邻里间通过共同打造美丽庭院,显著提升了乡风文明、和谐。


04业态融合,持续拓宽振兴致富之路


业态融合是村民享受艺术振兴乡村红利的关键,也是可持续的必然。葛家村在丛教授的指导下,热火朝天的发生着改变,但也产生了新的疑虑,设计师来了,乡村热闹非凡;设计师走了,乡村会不会又回到从前。两期的艺术驻村,启蒙了村民将美学融入到村庄美化、庭院打造、产品设计,甚至日常生活中,在丛教授团队离开后,部分村民一直在持续创作,村民袁小仙设计制作了布玩具70多个,毛竹用品10余种,已开始被游客购买,村民自豪地当起了乡村艺术品掌柜。葛家村已成为周边人们周末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吉林、上海等地游客慕名前来,带动了村庄民宿、农产品、服务等产业发展,提高村民经济收入,目前,葛家村共有葛家之光、嬉乐园等休闲共享空间24余处,巾帼画院、仙绒美术馆等业态空间23余处,带动26家乡村民宿营业,民宿入住率为去年同期的三倍,桂语7号的自我设计制作的手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让村民切实享受到艺术振兴乡村带来的环境提升和改革红利。


下一步,宁海县还将继续深化打造艺术振兴乡村“2.0版”工作,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点上提质”,深化葛家艺术特色村创建,实体化运行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村民知识技能培训,培育更多木工、泥瓦工等手工艺人和博物馆、酒吧、民宿等商业人才;进一步挖掘和打造乡村艺术馆、玩具馆、咖啡馆、创意小店等业态空间,引进专业餐饮研发公司--丹氏国际,合作开发桂花系列农创产品等,持续扩大“网红村”效应。二是“线上串连”,将“葛家经验”内输至周边村落,推进石门村、团联村、涨坑村等村庄艺术建设,串点成线,规模化打造集商业、娱乐、休闲、研学游等模块为一体的“艺术谷”;外输到结对扶贫乡镇,帮助晴隆县脱贫后采用艺术提升乡村品质,拓宽村民致富渠道。三是“面上整合”,在艺术振兴中,发扬和传承当地特色的江南红妆文化和方孝孺“正学”文化,打造本土艺术主题品牌,并将主题品牌融合进城镇建设、重大项目、全域旅游等发展中,让大佳何蝶变为艺术创意小镇,成为艺术振兴乡村的样板镇。


专家点评

大佳何镇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资源,积极践行习近平"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开展“艺术家驻村”活动,积极探索艺术振兴乡村之路。在艺术振兴乡村活动中,乡村民众转变观念,热情参与,挖掘艺术开发潜力,在村镇环境治理上开发多出乡村盆景;在生态产品、生态旅游、产业转型上开展艺术加工,展现出了乡村旅游景观的艺术特色,提升了生态产品的艺术附加值,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双赢,丰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阿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自2004年以来,在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从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及研究工作。曾担任多个联合国与中国政府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生态资产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和生态文明等。

往期回顾
胡陈乡:搭建农旅融合平台 打造绿色示范小镇

□ 供稿:县生态办

□ 编辑:林大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胡陈乡:搭建农旅融合平台 打造绿色示范小镇

喜讯!宁海中学又一学子被北大录取

8月13日,县交通局与您相约"百姓事马上办-民生热线"

宁海这项举措,央媒组团头版点赞!

融媒发布厅 | 县卫健局多措并举做实做细创城工作

| END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宁海发布

宁海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认证微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