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海这个小山村火了!引来央省市多家媒体纷纷报道

宁海发布 2022-01-17

近日

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光明日报客户端等媒体

多次报道聚焦

宁海大佳何镇石门村的这场“艺术普查”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人民日报客户端

详细内容

“竹子做的高跷,怎么玩?竹水枪射得远的诀窍在哪里?你还会做什么玩具?”4月1日一大早,南开大学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吴立行带着他的研究生团队开始在浙江宁海大佳何镇石门村开展“艺术普查”,一走进村民潘康安家,吴教授团队就被各式各样的竹制玩具吸引。

“这种高跷适合初级玩家,关键把绳子拉紧,就可以走得稳;水枪要想射得远,水抽得足,推的力道更足;我脑子还有好多好玩的,来不及做出来呢。”潘康安腼腆地说,感觉自己有点不务正业了,电工变成做竹玩的“老玩童”了。

“接下去我们会开展一系列的劳动竞赛,想邀请你参加,把你做竹玩的手艺展现出来,通过劳动竞赛改造村庄,你愿不愿意?”吴立行教授一边在村民才艺特长表上记录着,一边向潘康安介绍艺术驻村的想法。“我当然愿意,我还可以教孩子们做竹玩具。”潘康安非常兴奋,跃跃欲试。

“教授,你猜猜看,这是什么?”77岁的村民潘家成突然递上来一对竹片放在吴教授手上。“哈哈,猜不出来吧,这里我们以前的‘竹鞋’,绑在自己的鞋子上走路就不会把自己的鞋子弄脏了。”潘家成主动请缨,报名参加竹玩大赛。

乡村是一座“金库”,“艺术普查”目的在于建立石门村乡艺人才库。“我们的到来就是把外面的各种可能性跟村里对接,发挥村民的技能,激发村民自己建设村庄的能动性,同时寻找更多传统和创新的碰撞点,擦出吸引外来游客的‘火花’。”吴立行说,艺术振兴乡村关键在这批能人,先摸清家底,建起艺术人才库,同时引导他们多做创意思考,把乡土才艺变成财富。

“这个真是太精美了!你有这个竹编手艺在,能不能做竹制的灯罩?”在村民袁德品的小院里,吴立行拿着一个用来罩剩菜的羹罩赞不绝口。“只要有样品,就能做,这些都是我自己摸索做出来的。”74岁的袁德品满脸自信地说道。

同样,普查团队在陈小秋、叶三英、方香莲、潘桂英等几位剪窗花的老人身上看到了自信。“这个叫‘吃不完’,寓意年年有余,还有这顶虎头帽,也非常的漂亮。”“寓意非常好。有没想过,把纸变成布,把布变成纸。”吴立行说完,几位老人就开始讨论起来。看到这个场景,吴立行脸上露出微笑,“村民们其实很聪明,你稍微引导一下,他们就会给你很多惊喜。”他建议可以把有些剪纸作品用布料来做,设计成村庄的旗帜、家里用的门帘,反而,布料做的虎头帽可以简化成纸做的,让游客随时可以体验童趣。变一变,效应就会几何级地放大。

“我们都被村民的才艺震撼到了。”团队成员之一的王俪颖说,这次普查下来,有150位才艺特别好的村民,有木匠、雕刻、篾匠等18个种类。

2019年4月以来,宁海县坚持“赋能、财富、友好”这一理念,实施以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为核心的艺术振兴乡村行动,同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和资源,发动县内相关部门力量,把这一模式向全县14个乡镇19个村推广,加快推动艺术振兴乡村提质扩面,让宁海的乡村更有活力、张力、生命力。吴立行教授团队此次将在石门村开展为期两周的“世外石门”艺术驻村行动,团队将根据村庄各个改造点位,分成10组,开展篱笆大赛、笋王争霸赛、竹艺品创意大赛、竹玩竞赛等多个劳动竞赛,让村民在愉悦的竞赛中,发挥才艺,充分挖掘乡村生活中的元素,扮靓周围的环境,以此赋能,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


人民网


光明日报客户端


浙江新闻客户端

详细视频


天目新闻客户端


宁波晚报·甬上APP


□ 来源:各大媒体

□ 编辑:谢盈翎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剧透!就在明天,蛏子节强势来袭!
紧急提醒!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返(来)宁海人员注意啦
@宁海人,清明期间这些路段易堵!这份绕行方案请收好
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宁海这个社区获全国表彰
每天可接种700人,宁海首个基层方舱式新冠疫苗接种点启用!

| END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