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宁海珍鲜的故事 | 宁海名茶与陈洋珠的故事

宁海发布 2022-05-16

编者按:



 品牌,已经成为农产品发展的必要条件。2020年底,“宁海珍鲜”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注册。目前,青蟹、蛏子、茶叶、香榧、翠冠梨、土鸡、黑猪、山茶油、竹笋、桃子、洋芋、白枇杷、网纹瓜、对虾、柑橘、猕猴桃16大类农产品都已统一标识、统一穿上“宁海珍鲜”的品牌,并由宁海珍鲜品牌发展有限公司承担“宁海珍鲜”品牌的运营。

 打造“宁海珍鲜”品牌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宁海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值增效,为农户和农民直接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品牌富裕一方百姓。让农业产业兴旺、农民生活富裕之路越走越宽,这是“宁海珍鲜”创牌的使命和担当。

 好品牌,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好故事,讲好“宁海农民的故事”也是宁海珍鲜品牌脱颖而出的一大关键。

今天推送《宁海名茶与陈洋珠的故事》。


宁海名茶与陈洋珠的故事记者:戴一


宁海自古以来一直是产茶的胜地。嘉定《赤城志》(1208——1225)寺观门之园艺载:“宁海禅院十一有二……相传开山初有一白衣道者,植茶本于山中,故今所产特盛……”但宁海茶享誉浙江,走向全国,却还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从名不见经传到中国精品名茶,从市场低迷到助跑农民致富,这里,我们要记住一个人的名字——陈洋珠,一个把毕生事业都交付给茶叶的人,一个刷新了宁海茶叶新时代的人,一个创造了望海茶、望府茶等茶品牌的人,一个把茶农冷暖紧紧放在心上的人。




提高茶农收入成了他心心念念的事
 陈洋珠原籍余姚,1967年从浙江农业大学茶叶系毕业后,成为了宁海县林业特产总站的一名茶叶技术员。从此,宁海成为了他创业的沃土,成为他再没离开的第二故乡。
 60年代宁海百废待兴,各行各业求贤若渴,年轻的陈洋珠一到宁海,就接受委托,扛起了茶叶生产调研、研制的重任。 很短的时间内,陈洋珠就从人生地不熟的异乡人变成了地道的行内人。他踏遍茶场山脊,把茶业种植生产情况摸了个透。调研中陈洋珠发现,宁海茶农劳作辛苦,收入却很低,大部分人挣扎在贫困线上。根本原因是,茶农一直沿用传统的、粗放型的采摘模式,即采摘茶叶“一芽三叶”,制茶时又采用最原始的烘青制法,这种茶叶虽然只有2元一斤,但市场上一直不待见。 得让茶农走一条品质化发展之路,陈洋珠这样想着,晚上潜心研读茶叶方面的资料书籍,又向行业里的专家们请教;白天则跑茶场找茶农,有时一去就是好几天。当时条件下,大多数茶场或不通车或通车班次极少,稍远一点的至少得住上一宿。陈洋珠每次去望海岗,从城区到马岙乡政府要花上2个多小时,再爬2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8公里外的山上茶场。为此,陈洋珠上山一蹲就是数天,最多一次住了20多天,生活极为艰苦。 但大部分茶农墨守成规不敢尝试新路。 1980年以后发生的事让陈洋珠印象很深。 那一年统购统销政策被国家叫停,茶农们不能再依靠供销社统购,而要设法自谋销路。惯于面朝大山的茶农们束手无策,大面积的茶叶困在山里找不到买主,茶农们只好贱卖解局,导致当时全县的茶叶价格下跌50%。这无疑给茶农贫困的生活雪上加霜。 省委省政府及时关注了这些民情。省农业厅提出“恢复或创新历史名茶”的口号,号召各地农业部门加强调查和研究,推动茶叶产业振兴,帮助茶农增加收入。 这个指示更坚定了陈洋珠的选择。 那段时间,他一会儿跑杭州一会儿跑北京,积极邀请中国农科院、浙江农业大学的专家们来宁海,请他们把脉宁海茶的特点,一起研究焙制门道。有一次陈洋珠听说雁荡山的茶叶“雁荡毛峰”很有特色,在当时通讯条件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他想方设法联系乐清那边的技术员,历经周折,赶过去悉心学习取回“真经”。这些学习经历奠定了他坚实的制茶功底。 与此同时,他目光聚焦望海岗,开始了他划时代的探索。 为了鼓励茶农的积极性,陈洋珠一番番跑上级部门,为望海岗争取到5万元工作经费,并用这笔钱在茶场造起5间房子,茶农们笑曰“名茶车间”。望海岗的茶叶第一次告别破烂的制茶草棚,有了像样的砖木房子。 此时的望海岗,面对新形势,因循守旧的固冰已慢慢融化,很多茶农开始反思。他们的耳边响起陈洋珠一次次对他们说的话——“为什么会卖不出去呢?如果茶叶真的好,不用你们出门叫卖,人家上门也会来找你们。……为什么一定要‘一芽三叶’呢?‘一芽一叶’虽然采得少,但是品质高,‘采得多’跟‘卖得高’,你们选哪个?” 1980年4月,陈洋珠在望海岗开启了一场宁海茶史留青的革命和战斗。


敢为人先试新茶
 宁海多山,涵养高品质茶叶的自然条件宁海几乎都具备——“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天然地貌里,四明山和天台山两大余脉交会,土质肥沃偏酸性,有机含量丰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用下全县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而望海岗则把这种地理和气候上的优势进行了浓缩。望海岗地处宁海、新昌、天台三县交界,海拔931米,树木葱郁,山土肥沃,云雾雨露终年不绝,生态条件优越。茶场又远离村庄,无人蓄污染,是培制名茶的绝佳之地。 天时地利具备,陈洋珠在望海岗茶场选择了10位采茶妇女和马岙乡一位茶叶技术员一起上山采茶。上山时分,正是晨曦微露之时,云雾笼罩下的望海岗峰峦叠嶂,树影婆娑,宛若仙境。一株株茶叶细嫩挺秀,色泽翠绿显毫,尽显名茶的气质。陈洋珠指挥茶农们严格用“一茶一叶”的要求采摘,使用茶叶末梢最娇嫩最精致的部分。从清晨到下午太阳下山,足足采了10多个小时,共采得4斤不到茶叶。 经摊晾萎凋后,晚上八点多,在微弱的煤油灯的照耀下,陈洋珠支起农户平时做饭用的大锅,开始动手杀青。



 除了一位茶农在底下烧柴火,乡里的技术员和茶农围成一圈,目不转睛地看着陈洋珠干活,他们与陈洋珠一样,在等一个重大时刻的到来。 陈洋珠沉着地在锅里翻动茶叶。他感觉到自己手掌的分量。这是时代给他的使命,也是茶农对他的期待。他只能成功。作为农技员,如果不成,于他来说也许仅是一次技术创新的失败,但对茶农而言,他们的希望之火会扑灭,生活也将再次陷入困顿…… 陈洋珠心里压着砣,手里捏着汗,脸上却纹丝不露。他稳稳地掌握着火候,让这黄金般金贵的茶叶听话地跟着他的节奏一遍遍在锅中翻卷。在这个偏僻的山岗上,一切制茶设备近乎原始,唯一可以仰仗的就是陈洋珠的手感。陈洋珠缓缓地调动着手臂,也调动着一直沉淀着的知识储备,与他手下的茶叶会合、呼应……一锅又一锅,一道工序接一道工序,直到次日凌晨二点多,陈洋珠才全部完工。 上秤一称,才九两多。看着这薄薄的一摊茶叶,茶农们有些沉默。有一个茶农忍不住小声地嘀咕:“辛苦了一大晚上,原来才这么一点东西,这能卖多少钱? 陈洋珠看这茶叶色泽翠绿秀挺,样子清秀脱俗,拿过几撮放在茶杯里,用开水泡了。顿时,茶叶像精灵一样舒展开来,汤色清亮,叶色葱绿,让人眼前一亮。陈洋珠闻了一下,清香盈鼻,说不出的神清气爽,饮一口,舌蕾回甘满嘴生津。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陈洋珠把茶水依次让众人品了一遍,大家都说从没品到过这么好喝的茶。一贯沉稳的陈洋珠很兴奋,他看着几个茶农说:“你们别看只有这么一点,可是它们好喝,好喝人家就愿意买。钻石和普通的石头有什么区别?你们如果能找到一颗钻石,那还要用得着去搬死沉的普通石头么?这‘钻石’是在望海岗上找到的,那我们就把这茶叶叫做望海茶!等着吧——我们宁海的茶叶有希望了,我们茶农的生意有希望了!” 陈洋珠回家之后难耐心头的激动之情,把这好消息分享给了妻子。妻子是县茶叶公司的副经理,她告诉陈洋珠一个信息,茶叶公司马上要召开一个评茶会议,她建议陈洋珠拿着这茶叶去听听专家们的看法。 陈洋珠兴冲冲地去了,县茶叶公司的评委说:“香气、滋味很出众!”不久,又有宁波市茶叶公司的评茶会议在宁海召开,陈洋珠再一次捧茶而往,市里评茶专家也给予好评。这给了陈洋珠很大的信心,当他听说省茶叶公司也将召开评茶会,立马踏上赴杭之路。在省里的评茶会上,专家们一致评价:“这望海茶具有名茶的风格!” 望海岗首战告捷。


把自己变成山上的一株茶树
 之后几年,宁海茶捷报频传。 1982年至1984年,在省农业厅组织的名茶评比中,陈洋珠负责研制的望海茶连续三年荣获一等奖,其中1982年那年,全省一等奖只有四个名额,望海茶荣列其中。1984年,望海茶拿到“浙江名茶”荣誉证书,这在当时宁波地区是唯一的一家。 望海茶一时名声大噪。陈洋珠也为业内外所瞩目。 但成功并没有让陈洋珠止步,他清醒地认识到,要推广望海茶,让名茶帮助茶农增收致富。1987年,我县提出扩大名茶生产,陈洋珠把目光锁定望海岗附近的马岙村。 当时马岙村的茶场有800多亩,比望海岗大出好几倍,从气候条件来说,马岙村的茶场4月初就可采茶,比望海岗早了20多天。早茶贵如金,这多出来的20多天就是送给茶农的黄金。如果能把马岙村的名茶做起来,将大辐度撬动马岙茶农未来的收入空间,并带动其他各地茶场积极效仿。 但是陈洋珠的想法一出口,就遭到了马岙茶农们的反对。他们说,“望海茶是在省里获了很多奖,但这仅是政府部门的评价,至于到市场上到底有多少经济效益,我们没看到,我们不想冒这个险。” 陈洋珠苦口婆心地做工作:“我们做茶叶要有品牌意识,这跟其他商品是一个道理,你们看同样一件西服,地摊货只卖100多元,但‘雅戈尔”名牌就要1000多元,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我们做事情要有长远目光,别看现在望海茶没有大批量生产,老百姓没卖到好价钱,但是我们的名气已经打响了。只要我们能做出名符其实的茶叶,到时候市场一定受欢迎。” 陈洋珠的想法得到了时任马岙村书记俞叶根的支持。他觉得望海岗已开了一个好头,宁海茶叶品牌化发展大有希望,现在又有陈洋珠这样专业又热心的人士指导扶持,马岙村应该做积极的尝试。他发动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动员广大茶农勇敢创新。陈洋珠每天到茶农家里现身说法,还赠送炒茶设备、上门传授工艺,最终说服一户茶农同意试制。 当年四月,陈洋珠没日没夜地“泡”在马岙茶场,几乎把自己变成了山上的一株茶树。每天天蒙蒙亮他就带领茶农奔赴茶场,手把手地教他们采摘“一芽一叶”,晚上则连夜指导他们炒制杀青,每天工作至凌晨,一天工作近20个小时。当一天的工作结束,精疲力尽的茶农们回去休息时,陈洋珠还不忘做笔记,把茶叶生产、采制的各种数据、情况悉数记下,以备比较、查阅,一年下来,光笔记就记了十多本。 马岙茶场出产的茶叶果然不负众望,口感成色出众,且别具特色。因马岙茶场地处“宁海第一尖”,陈洋珠就把此茶取名为“宁海第一尖”。 除了制茶,陈洋珠还帮茶农做了一件暖心的事。 “宁海第一尖”成功诞生后,摆在茶农面前的大问题便是“待嫁”一事。陈洋珠这边制茶刚结束,那边就走亲访友,四处打听宁波各地茶庄开业的消息,并经好友牵线,联系到宁波的兴甬茶庄老板,几番谈判,最终让这老板兴冲冲赶来以每斤50元的高价买走。跟以往烘青每斤2元的价格相比,这个数字在马岙村引起强烈反响——这在当时宁海的茶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次年四月,马岙茶场的其他茶农也投入到“宁海第一尖”的生产之中。至此,名茶规模化生产迈出坚实的步伐。 陈洋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在宁海名茶的研制上一直没有停步。1988年之后的几年,陈洋珠又研制了水车的“望府银毫”、桥头胡的“汶溪玉绿”,岔路的“赤岩茶”、王爱山的“冠茗”…… 1990年以后,名茶战略在全县大面积铺开,茶农的名茶意识越来越强,名茶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回望陈洋珠参加工作至2004年退休,他与其他科技人员一起,推广名优茶生产面积2万亩,占全县面积的一半以上。望海茶各类金奖多达十多项,如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国际名茶金奖,指定用茶等,首届浙江省十大名茶等。望海岗也因名茶脱贫致富,有名的光棍村一去不返,家家住新楼,户户皆小康。陈洋珠则荣誉等身:1999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2001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2009年获评“60位为宁波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终身享受国务院津贴……



 陈洋珠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推动着宁海名茶一路劈波斩浪,凯歌高唱。他把宁海茶推向了一块高地,而他,成为了那面旗帜。   茶农们永远不会忘记,宁海人民也永远感谢他。

□ 编辑:张嘉宸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关于宁海县跃龙街道南馨苑二期临时全封闭管理应急演练的结果通报
宁波市北仑区病例24-26活动轨迹公布
就在今晚!宁海这一“发财果”,上央视啦
省级示范!有你家小区吗?
最新!宁海这些出行方式有变

| END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